好名字比普通名字強17倍(品牌起名)

好名字比普通名字強17倍(品牌起名)

據研究,一個

普通名字與有特色的名字之間相差

17

倍的記憶量。

不過,起一個真正的好名字又何其難,好多公司不過是拍拍腦袋或者起個對自己有意義的就行,比如京東。

然而,對於創始人來講,每個品牌何嘗不是自己的兒子,給兒子起名字往往還要翻翻字典,查查八字啥的,給品牌起名能不慎重嘛。

我們且看看高手都是怎樣玩的?

一、關於好名字的標準已成定論

比如有人講過一個好名字的標準是

合定位、好記憶、可註冊。

我認為概括的挺到位,不過關於“好記一定要短”那條我比較懷疑,主要原因是字數少的好名字基本都被註冊了,想破頭想到的可能早被人佔了。而對於大多數公司,這個事是既不願花錢又不想花時間的。

所以不超過5個字的長度都是可接受的,但是一定要口語化,可以多借勢熟語、網路詞或者熱度詞。

在這種詞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產品屬性與場景定位,加以變化就好。比如最近Android 8。0 借勢“奧利奧”的名字就頗有新意。又比如衣二三、來伊份、去哪兒、丸來玩趣、感覺要火等等。

二、好名字還要自覺避開幾個雷區

首先避免直接山寨,特別是同一領域內的抄來抄去。這方面國人的想象力是無敵的,試看康師傅、娃哈哈的山寨版都有無窮變。

其次,國內市場不要用英文名字,也戒用生僻字。

好名字比普通名字強17倍(品牌起名)

三、起名字的基本步驟

參考一位資深起名大牛的,主要4步:

1、對自己產品、所在行業、使用者痛點深度剖析

取名字時,我自己的思考是去研究產品的本質是什麼,身上有什麼獨特賣點,以及產品的延伸服務。使用者對你的心理認知是什麼,你就是什麼。

這是基礎,保證起的名字不跑題。

2、逼死自己和小夥伴

相信有量才有質,不僅要拼腦力,還要拼體力。

在公司里老板去給大家去講解品牌、產品核心賣點等等細節,然後每個人去回去至少想 10 個名字。

想名字的過程可以用一些工具:微博、大眾點評、簡書、片刻、MONO、一個、花瓣、古詩文網等,查詢好的關鍵詞進行聯想。或者是透過產品定位,查詢使用者習慣及口頭禪進行聯想

3、真實目標使用者測試

好不好使用者說了算。找目標受眾,至少要100人起, 按照年齡、性別、行業分開測試,測試過程不要刻意引導做到客觀。

4、註冊保護並畫logo

註冊好名字之後,就可以畫logo,做品牌VI這些了。

四、起名字的花招

數字取名:十點讀書、30秒懂車、一條二更等等、都是從數字上暗示。

動物取名:網際網路圈比較多,因為動物比較記憶。天貓、螞蟻金服、獵豹瀏覽器、搜狗等

名人取名:這種取法一定要考慮使用者和場景。特斯拉、吳曉波頻道、諾貝爾瓷磚等

寓意聯想:一些心理暗示與聯想的名字。比如非誠勿擾、很久以前、江小白等

拆字+拼音:知吾煮、知安餐等

好名字比普通名字強17倍(品牌起名)

自來,收益與投入時間成正相關。

你隨隨便便起名,消費者連“隨隨便便”都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