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專案背景

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裝置自動化、智慧化程度越來越高,為裝置資訊化提供了條件。於此同時自2015年始,國家提出“智慧製造2025”戰略,已推行三年,國家智慧製造基礎路線已經確定在十大重點領域推行智慧製造,而傳統的

低壓電氣

行業是其中一個方向。基於國家推行智慧製造的政策,同時結合地區特色,經信局在省領導的支援下,推出企業產線上雲專案,應用行業聚焦低壓電氣。該專案旨在推動行業資料上雲,同時也探索雲系統及雲服務在企業服務的應用。此次上雲專案選出10-20家企業,先行實現資料上雲及雲上APP應用。

在低壓電器製造行業競爭尤為激烈,各企業比拼的是產品生產成本、產品新技術、企業的管理水平、對市場的相應能力。只有低生產成本,高產品附加值、強企業管理、快市場反應在能在市場中立足;智慧雲系統能夠從企業的某條產線出發,縱向從計劃工單開始直至產品包裝出貨,橫向從人、機、料、發、環、測等要素,實時反饋底層生產的資訊。在車間級實現生產現場管理首先就需要構建裝置資訊化網路,也就是裝置聯網。裝置聯網後,對生產資料進行分析再加工,更好展示、管理。從而降低裝置維修時間,減少資訊傳遞時間,提高裝置的利用率,提升產品品質,提高生產效率。

本方案是針對XX科技裝配線,採集各個工序裝置的生產資訊,上傳至網路。

業務現狀

生產模式

XX科技斷路器,相對普通斷路器產品的附加值高,單價相對也高。其主要的客戶是中國電網,主要應用在變電站的控制。產品中的電路整合板自己生產(有SMT產線),其餘所有的部件均是採購,本次上專案的產線用於產品組裝,整個組裝分組裝+測試+包裝三塊;

裝置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裝置及採集引數列表

產品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產品

工序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工序

業務需求

XX科技的剩餘電流動作保護斷路器的裝配線的自動化工序為瞬時綜合動作特性測試臺、自動耐壓測試、綜合特性測試單元。

本專案需要對裝配線各個自動化工序的裝置狀態、產量、關鍵引數進行採集,對採集後的資料進行再分析,方便車間現場管理者進行科學的排程、人員的分配、裝置的保養以及生產計劃安排等工作。

解決方案

智慧專案涉及到裝置通訊改造、協議開發、組網除錯、防錯、安全、系統部署、培訓、運維等方方面面,對中小企業來講,從成本、時間、專業人員的投入等方面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省和市政府推動的SaaS雲服務模式,由專業的公司來開發、實施和運維,透過將大批的中小企業上雲的方法,分攤裝置投入、開發投入、專業人員投入和運維投入,使得更多的企業能夠應用新技術提升企業的管理。

整體思路

在數字化和基礎應用基礎上,診斷問題和根源,再精準實施解決方案和應用,是SaaS製造雲平臺方案基本思路。

第一步:裝置數字化+基本生產管理,整合裝置並實施基本生產計劃管理、異常管理、人員和裝置管理應用,低成本實現製造上雲和透明化生產管理。將有助於瞭解企業的生產資源現狀,為進一步診斷問題提供客觀準確的資料和基準,避免傳統IT專案的臉譜化、過分理論化和目標發散化,並減少中小企業在IT諮詢上的投入。

第二步:診斷,透過資料分析人員效率、裝置效率、質量、工藝、節拍等,發現生產過程中影響效率、質量的因素和改善機會。診斷有助於企業瞭解真實現狀並發現真實問題以及問題的嚴重性和根源,為企業精準解決問題提供資料基礎,避免靠感覺、表象和經驗去判斷和處理問題造成的無效變動、不穩定及成本浪費。

第三步:精準打擊和改善,針對發現的影響效率、質量的因素實現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如生產線產能平衡、裝置常見問題處理,並實施新的應用,如物料追溯、裝置管理、質量管理、供應鏈管理等,解決影響因素並進一步提升管理。企業在資料基礎上發現問題及根源,並採取針對性解決方案包括系統應用,對症下藥,靶向療法,在低成本基礎上提升企業的健康水平。

整體方案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整體方案

M+雲平臺整體解決方案分為三個層面:

1。 生產要素數字化層:透過思凌專業工業網管與PLC和控制系統的通訊,實時採集裝置資訊,包括裝置狀態、節拍、異常、工藝等資料,透過4G通訊模組上傳到雲平臺。企業的人員、物料等也可透過條碼、RFID等形式進行數字化管理。

2。 M+雲端:M+雲端作為生產管理的源頭和資料最終儲存地,是整個平臺的核心,企業計劃員將生產計劃(來源於ERP,或Excel或手工)匯入或錄入到雲平臺後,現場生產人員可透過手機、PDA檢視待生產任務並組織生產,生產過程和結果將被記錄在雲平臺上。雲平臺支援面向車間大屏的報表展示和資訊釋出,企業管理者可以透過手機APP實時瞭解車間裝置、人員、計劃狀態併發布指示。雲端的另一部分資料來源於現場採集裝置。

3。 APP端:APP端是日常操作最頻繁和最重要的資訊輸入輸出終端,可安裝在手機,PAD 或PDA上,企業內部不同崗位的員工透過不同的操作如加工、完工、啟動異常、投料、產出等靈活、方便的完成生產過程的記錄。

裝置整合方案

拓撲圖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裝置整合拓撲圖

採集方案

為了監控每道工序的節拍時間,分析工序瓶頸,需對每道工序裝置引數進行採集。控制器型號為歐姆龍CP1H或者CP1E,通訊口被HMI佔用,無其他通訊口。只能增加通訊模組採集控制器資訊。

對於瞬時和耐壓校驗工序,由於裝置PLC並沒有做產量,合格和不合格的計數統計,需要裝置廠家將這三個引數在PLC程式裡做好並提供引數地址。歐姆龍CP1E的RS232通訊口被觸控式螢幕佔用,可增加Bcnet-CP模組,透過網線連線至閘道器直接進行資料採集,如下圖所示。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裝置整合(例)

應用方案

生產管理

計劃員下達生產計劃後,車間工作人員透過手機或PDA檢視到待加工的生產任,並啟動和結束生產任務。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生產管理

任務的生產過程包括員工、裝置、時間、工序、合格/不合格品情況將被完整記錄,並可實時查詢到生產歷史記錄。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生產管理

生產管理APP特點:

1。 生產管理支援離散生產、生產線生產和單件專案式製造等多種生產模式。

2。 支援計時和計件生產模式

3。 支援從ERP匯入生產計劃、Excel匯入生產計劃、手工錄入生產計劃等幾種方式。

4。 支援靈活的產品編碼定義,使用者可預先定義產品編碼,也可以在錄入生產計劃時自動儲存產品編碼

5。 支援靈活的客戶定義,使用者可預先定義客戶編碼,也可以在錄入生產計劃時自動儲存客戶編碼

裝置管理

企業的裝置在M+平臺上被定義或與ERP系統整合定義,透過安裝的工業採集器自動採集裝置引數包括狀態、節拍、異常、工藝等資料,並透過4G模組上傳到雲伺服器,M+平臺透過將物理資料與業務資料進行整合分析。形成以下分析圖表支援企業及時發現異常,透明化車間管理,並指導精準發現和解決問題。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裝置自動採集

人員管理

企業的人員在M+平臺上被定義或與ERP系統整合定義,透過員工啟動生產和完工生產來了解員工當前狀態,並透過對員工產量、質量等情況分析,對員工業績進行考核評價。

在APP層面支援對員工的調離、借調、新進等管理,確保現場業務不受系統基礎資料的影響。

支援員工績效自助查詢。

支援計件和及時工資模式。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人員管理

異常管理

及時採集、反饋、處理和解決生產現場的異常有助於提高生產效率,M+雲平臺支援透過圖片、語音和文字方式反應現場異常現象,相關處理人員將能夠收到通知(包括APP通知和簡訊通知)並初步瞭解情況後再進行現場處理,對於不能解決的異常可升級到下一個崗位處理。

異常處理的全生命週期都將得到管理,透過資料統計分析,可以發現常見問題、考核支援部門的員工績效。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異常管理

工藝圖紙

支援工藝圖紙下發到手機和PDA,可隨時檢視工藝圖紙。

車間大屏

實時的裝置、人員、計劃、質量、異常狀態將被實時投放到車間大螢幕上,用於生產和作業指導。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車間看板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實時採集資料展示

工業4.0實戰案例分享

實時採集資料展示

大連思凌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思凌M+智造雲平臺。該平臺利用移動互聯技術,透過生產任務將車間主要資源包括人(Man)機(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等關聯並啟動生產,透過底層物聯網技術自動採集自動識別裝置引數、數量、質量資訊。從而實現對生產計劃及時跟蹤管理、員工績效量化考核、裝置狀態及利用率管理、質量管理及追溯、車間異常過程管理及車間無紙化。且系統引進和維護成本低、對員工要求低。適應大規模現場實時應用的需求。

該平臺採用SaaS模式,企業無需配備伺服器、網路、專業人員,而直接採用平臺方的系統和APP,透過4G進行通訊和資料傳輸,平臺方提供終生的系統維護、升級和服務。企業將以5-10%的成本實現傳統MES系統的功能,滿足企業管理需求。

透過雲平臺上大量企業採購、銷售關係建立供應鏈協同平臺,使得企業之間的溝通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並且為行業、區域提供大資料分析,為行業和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大連思凌科技有限公於2018年獲得Pre-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