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走”實體店後,電商也“出問題”了?不少從業者做不下去了?

最近幾年,電商行業有如風起雲湧迅速崛起,取代了不少線下的實體店,也讓實體店經營得越來越困難。眼看著街頭巷尾都貼上了“旺鋪轉租”,迎來了倒閉潮,許多實體店的店主開始試著轉型,和線上平臺結合,透過私域流量的擴散給自己招攬客源,最終還是堅強地“活”了下來。

“擠走”實體店後,電商也“出問題”了?不少從業者做不下去了?

看到實體店經營如此不易,很多人會以為電商從業者或許都很輕鬆,其實不然。我們看到了那些抓住紅利期,一躍而起的成功者,卻沒看到千千萬萬剛入局不久就賠得血本無歸的“韭菜”。時至今日,電商平臺已經過了紅利期,開始下行。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大量入局者的搶奪,電商存在的“問題”已經逐漸浮現。

電商行業兩極分化,電商平臺頻頻倒下

截至2020年12月底,國內共有電商上市公司74家,總市值達到了10。94萬億元,其中排名前三的電商巨頭公司市值相加就接近7萬億元,而處於100億元至1000億元的有25家。總體來看,各公司市值兩極分化十分嚴重。

“擠走”實體店後,電商也“出問題”了?不少從業者做不下去了?

不僅是市值方面,兩極分化一直是電商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從去年來看,阿里巴巴、京東和蘇寧等龍頭企業不僅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銷量業績還節節攀升,相反地,中小企業都紛紛陷入經營困難的境地,最終也沒能熬過2020年。

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倒下了114家電商公司,平均每3天就會倒下一家。在這些倒下的電商公司中,易果生鮮、飛凡網都是背靠大山的燒錢玩家,最終卻還是潦草離場了。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擠走”實體店後,電商也“出問題”了?不少從業者做不下去了?

曾經風生水起的電商巨頭都倒下了

以生鮮電商為例,過去的一年裡因為受到“黑天鵝事件”的影響,生鮮品類的需求量迎來爆發式的增長,生鮮電商也迎來了流量紅利期。這也使得許多新玩家湧入生鮮電商這條賽道上,生鮮電商的市場規模也隨之擴大。

然而,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盒馬鮮生等等生鮮行業的巨頭髮展迅猛,已經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壁壘,加上新入局者的層層攻勢,越來越多生鮮電商頻頻倒下,就連生鮮電商的開創者——易果生鮮也被消費者無情地拋棄。

“擠走”實體店後,電商也“出問題”了?不少從業者做不下去了?

再比如說曾經年銷售超過30億元的化妝品電商平臺樂蜂網,在殘酷的電商市場摸爬滾打了足足十年,最終還是黯然離去。原因也是在於越來越多美妝品類的電商崛起,像聚美優品、亞馬遜等等,流量一旦被其他平臺搶奪和瓜分,必定會逐漸衰落,曾經的光環也就褪去了。

大批從業者都做不下去了?

話說回來,競爭激烈是一方面,但成千上萬的電商平臺倒下,也不僅僅只是因為這一個原因,經驗不足、燒錢過快、經營不善都是電商行業亟需解決的難題。有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電商行業門檻低,入行早也賺了一些錢,但是紅利期過後就越來越難做,身邊有很多從業者都放棄了。

“擠走”實體店後,電商也“出問題”了?不少從業者做不下去了?

雖說紅利期已過,但是電商依然有前景。據知名電商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電商零售額將在2021年再創新高,從2014年到2021年將實現高達265%的漲幅。再加上影片電商、直播電商悄然崛起,未來相信還會有入局者想要分一杯羹。

但如果因為電商行業門檻低,就低估了這一行業,不積累經驗就草率地決定入局,很快也會被趕下電商市場的大舞臺,因此入局還需謹慎。

“擠走”實體店後,電商也“出問題”了?不少從業者做不下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電商平臺、直播電商亂象叢生,為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從2020年的下半年開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按照《網路直播營銷行為規範》、《電子商務法》、《網路資訊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等政策法規,針對電商平臺、直播電商進行細化監管。

相信今年,各大電商企業都將面臨更加嚴格的法治監管。你看好未來的電商行業嗎?你認為在法制監管下電商平臺會更規範穩健地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