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品"是怎樣養成的

作者:莞姑娘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不久之前,我們這群老父親老母親悄悄在一起開了一場“吐槽大會”,槽點滿滿的當然是各自的寶貝:

“每天下了班做了飯,尤其是偶有加班的時候,我明明累的要死,孩子還在追追打打大聲瘋玩,一下子打翻水杯,一下子又把玩具撒一地,簡直想衝他咆哮!”

朋友們紛紛附和。

“我也是,我也是。有時候晚上整理完家務,還要陪孩子做早教手工,他又做得慢,說實話真的想去躺一躺啊,看見他磨磨唧唧又馬馬虎虎,我的手心就癢癢。”

……

如果我們把一整天的時光切割一下,基本是工作、睡覺、陪孩子三個板塊。而似乎陪孩子的時間,只能放在下班之後、睡覺之前。彼時,辛苦了一天的爸爸媽媽們,“能量槽”幾乎見底,非常容易發怒。我們細細的看父母們吐槽的點,雖然言語間“埋怨”的是寶貝,但無一不流露出“我很累、我想休息”的訴求。沒有孩子是不“聒噪”、不“磨嘰”、不“貪玩”的,畢竟年紀與認知所致,他們需要的是耐心引導。而忙了一天的我們,耐心分配已經用完了。

基本上,每一個爸爸媽媽在心情好的時候,都是耐心的媽媽/爸爸,但是心情差尤其是疲倦的時候,就會變成吼叫的媽媽/爸爸。因為此刻我們進入了不假思索的反射行為過程,這也恰恰是我們缺乏“累品”的表現。什麼是“累品”,它由耐心、意志力組成的,它是當你覺得疲倦、低落、“電量低”的時候所表現的狀態。任誰在累的時候,都是沒有道理可講的,累,並不會因為我們做了爸爸媽媽而繞道而行。下班之後,我們的睏倦、疲勞聚集在一起。在“一夜酣睡”這個大招回血之前,孩子,變成了“洩洪”的出口。

試想,我們的憤怒真的來自於孩子嗎?

不盡然。經過了漫長的一天,一連串的大小瑣事與起伏情緒的疊加,形成了我們對孩子發脾氣的“助燃材料”,因為孩子的行為摩擦出一點點火星,以至於熊熊燃燒。我們需要養成“累品”,不僅僅是因為將負能量代謝給別人是錯的,更深層的原因在於:我們的一言一行很可能會對孩子產生愛學習或不愛學習,喜歡探索或不喜歡探索等等“大是大非”的潛在影響。此時,我們的“累品”養成不是一種修行,而是教育孩子的剛需必要,作為牽引著孩子看世界的我們,無從選擇。

怎麼控制情緒養成累品,大概是一個漫長且日復一日的過程,耐心的確是需要沉澱的,就像我們總用“溫和的老人”與“急躁的年輕人”來修飾,不無道理。而我們此刻要養成“累品”,全憑一顆誠摯的父母心:

1、 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當我們剋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時候,我們看看耐心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是如何的堅定、溫和且理智。我們再看看“吼叫式”家庭養出來的孩子,又是怎樣的衝動、易怒又急躁。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地,孩子的行為在我們自己身上都能找到根源。也唯有我們自己播種和善,也才能收穫和善。

2、 跳脫情緒。

面對孩子,當我們感到怒氣值不斷攀升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深呼吸,提醒自己從這一刻情緒中跳出去,為我們的事情畫下一個休止符。比如我們跟孩子說,“媽媽真的非常疲倦,需要十分鐘休息,然後我們再繼續。我們的寶寶,比媽媽有更強大的自控力和耐心,媽媽需要向你學習”。待“不假思索的暴怒反射”逐漸煙消雲散後,便能理智的繼續投入與孩子的互動中了。

3、 隔絕"助燃材料"。

在我們工作中所遇到的不順心的事情,需要透過建立自己的代謝機制及時排出,讓我們的家庭不要“煤氣”、不要“枯葉”、不要“木柴”。或者可以在下班後,扎進咖啡館,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躲躲”工作、“躲躲”孩子,“見一見”自己。

4、 看看我們自己的孩子。

現在的父母們閱讀時間十分碎片化,動輒就聯想到自家孩子。因此催生出無限的焦慮。比如父母看到許多文章強調社交的重要性,就在發愁自己兩歲半的孩子不會social,但實際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並沒有社交需求。因此,放下焦慮,建立自己的養娃作息,盤摸自己孩子的規律、瞭解自己孩子的特點,才是“累品”養成的根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