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供應鏈思維來聊聊“4+7帶量採購

用供應鏈思維來聊聊“4+7帶量採購

4+7帶量採購作為“重磅武器”,取得了不俗的戰果。

藥價相比之前平均降幅超過50%,最高降幅近90%,是首輪4+7交出的成績單。與此同時,質量問題、中標企業產能問題等也隨之產生。

首先我們來聊聊質量問題:“藥價降幅這麼大,質量有保證嗎?”這是我們首先想到的。不光我們想到了,相關監管機構也想到了,由此才有了“每批產品都有抽檢,以確保質量”這一說法,藉以打消大家的疑慮。

由此又引出一個新的疑問-中標企業真能降幅那麼大嗎?這裡有一組資料:是關於國內明星企業恆瑞醫藥和美國製藥巨頭諾華相關資料的對比:

用供應鏈思維來聊聊“4+7帶量採購

資料來自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

雖然上述只是兩家企業之間的對比,但基本能反映2個國家整個醫藥產業的現狀-美國企業研發費用佔比遠高於中國企業,而中國企業銷售費用佔比又高過美國企業。

長期以來,在中國市場充斥著不少“神藥”,這些所謂的“神藥”為什麼能“神”起來,一靠鉅額的廣告投入,二靠高額的返點-由此出現了更為奇寬葩的現象-有一類職業的隱形收人遠高於薪金收人,甚至出現了“如果沒有返點,活不下去的論調”。

這似乎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不務正道”。

再來談談產能問題:我們知道一個企業一定時間內的產能是恆定的,雖然有一定的伸縮幅度,但基本不會太大。設想一下如果獨家中標帶來需求急速增長,我們來分析一下能提高產能的方法:

第一是企業加班加點生產。這個方法的優點是能短時間內能提高產能,缺點是提高幅度可能有限,如果長期加班加點生產,工人容易疲憊,由此會帶來質量和安全隱患。

第二是建設新的生產車間。這個方法的優點是能大幅度提高產能,缺點是需要鉅額投資,週期長,另外因為是新建車間,需要大量合格的工人,對企業的培訓能力也是考驗。

第三是委託生產。鑑於國內醫藥行業-CMO的發展現狀,這個方法能否起作用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基本可以肯定,如果不採用非常之手段-比如直接與競爭對手合作,產能短時間內很難解決。

供應鏈的概念已經是路人皆知了!

用供應鏈思維來聊聊“4+7帶量採購

供應鏈上的各參與主體

圍繞供應鏈上的各參與主體,我們初略的進行以下確認:

原料企業篇:原料價格和質量是否穩定、沒有或很少有囤貨提價的情況、沒有或很少有壟斷、產業沒有或很少有重複投資,產能過剩的情況、產業政策引導得當、生產記錄能否形成電子記錄永久儲存。

CMO企業篇:行業是否得到越來越多業內人士的認可、政策支援力度大、監管政策完備,措施得當、行業產能分佈均勻,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產品委外生產的需求、生產記錄能否形成電子記錄永久儲存。

製劑企業:是否專注與創新創造、專注與透過提升產品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來獲得競爭優勢、生產記錄能否形成電子記錄永久儲存。

醫院/藥房:是否專注於醫療技術本身的提升、醫療行業多出現幾個“大國工匠”、不要讓老百姓老是覺得上醫院就是花錢,千篇一律先是檢檢檢、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來爭取競爭優勢。

患者:患者的病歷等珍貴資料是否能夠妥善安全的儲存、病歷等資料在不同的醫療機構之間能夠共享。

一項政策能夠落地開花結果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套措施,望4+7能走的遠、走的穩,造福平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