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古易:連山易是稻作文明的歷法,連山歸藏周易的發展邏輯

《連山易》以山峰標註季節方位,山山相連,故曰“連山易”。《山海經》記載“六座日出、日入之山”,用太陽一年的六次軌跡變化,標註陰陽的轉換,就是佐證。《黃帝內經》把一年分為六氣,與《山海經》、《周髀算經》的“七衡六間圖”相合,彝族的歷法中也記載了觀察日出日落的山峰以標註季節的方法。

《連山易》的時代,是依靠肉眼觀測確定曆法的時代,由於沒有精準的測量儀器,依靠山峰標註季節是合乎邏輯的選擇。

《易傳》:“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以作八卦。”河圖就是十月太陽曆。

十月曆是把一歲分為兩年,一個陽年,一個陰年。這樣的劃分方法,與熱帶氣候特徵是相符的。熱帶氣候的特徵就是一半熱,一半冷,一半雨季,一半旱季。熱季溫度高雨水充沛,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冷季溫度低雨水缺乏,是萬物休藏的季節。

曆法是農耕的基礎,在浙江上山發現一萬多年前“世界最早稻作”遺址,並不是偶然現象,因為誕生了能夠指導水稻種植的十月太陽曆。考古證實一萬年前,海平面更低,其後有40米的漲落,大洪水前人類聚集在長江中下游,大洪水時人類聚集在雲貴高原,大洪水後又進入湖南、浙江、江西,這與中國稻作遺址發現基本吻合。

彝族

古羌族

的後裔,有一本古曆法《天文曆法史》記載 :遠古的彝族首領、聖人戈施蠻住在黙啍伯山(

今雲南昆明東川白馬山

)中妮伯勒山頭的一個名為默戈的山洞內,創立十個 月的紀時制度,並記載在他的書中。安徽凌家灘的河圖玉版,上九下四,兩邊為五,四加五為九,九減五為四,也是一歲分兩年的十月太陽曆劃分方法。

昆明離北迴歸線僅245公里,更接近熱帶氣候,把一歲分為熱、冷兩個年,符合實際情況的。

冷熱兩季的熱帶氣候,春與夏,秋與冬的分別並不明顯,只需確定冷熱季節的轉換,就基本可以確定一年的氣候,所以在彝族八卦圖裡標註了南方熱季、北方冷季方向,卻沒有標註東方春季、西方秋季的方向。

春秋古易:連山易是稻作文明的歷法,連山歸藏周易的發展邏輯

上圖是發現於四川彝族的太極圖,有南北方向,沒有東西方向,這個與古羌族十月太陽曆是相符的,也充分證實彝族的十月太陽曆是伏羲時代的遺存。

古羌人根據熱帶氣候特徵把一歲分成陽年和陰年,同時又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季,所以也叫陰陽五行歷,當然原始的名稱可能不是這樣,比如長沙子彈庫楚國帛書記為“五木”。

一年五季,一季72天,一年360天。一季分兩月,一個陽月,一個陰月,每月36天,共10個月。由於雲南接近北迴歸線,光照時間長,獲得的熱量多,冬天溫度也高,72*3得216天,所以三季為熱季。72*2得144天,兩季為冷季。這不正是《易傳》裡“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當期之日”嗎?

立表測影技術誕生以後,天文觀測有了科學儀器的幫助,透過夏至和冬至日影長短的比較,可以準確地測定冬至的時間。冬至日,日影最長,此後日影漸短,陽氣增長,陽氣歸藏於冬,也始於冬,冬至為陽氣歸藏和生髮之時,故曰“歸藏易”。把冬至日確定為“曆元”,即曆法的起始點,正緣於此。

在發明和使用立表測影技術的黃淮流域,氣溫更低,四季特徵明顯,把劃分一年為金木水火土五季改變成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以指導旱作農業的生產,是科學發展自然而然的結果。

說文解字

》:“十,算具也。一代表東西,丨代表南北,則四方中央備也。”它最先表達的是立表測影中,定位東西南北的方法。由於有了立表測影技術,可以獲得精準的東南西北方向,春夏秋冬就與方位聯絡在一起,二十八星宿也被分成了四組,所以《易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指的是“東西南北”方位的精準劃定。

黃帝創制《歸藏易》而淘汰伏羲的《連山易》,乾南坤北,離日在東,坎月在西,先天八卦圖就此確定。

而到了文王時代,在《歸藏易》的基礎上,將乾南坤北調整為離南坎北,明確了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的流轉順序,誕生了後天八卦,以陰陽周遍天地的時間為順序,故曰“周易”。這就如同殷商時代以天干甲乙為帝王命名,是同一個邏輯。

《連山易》為《歸藏易》的發展基礎,《歸藏易》為《周易》的發展基礎,科學的進步推動曆法的迭代,更加精準的歷法,指導農耕文明的飛躍發展,這是祖先奠基的豐功偉績。

文明起源於中國,並不是自大的狂妄,而是有充分的證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