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看劉曉輝的《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會想起TVB的《鑑證實錄》。港劇習慣加入很多家庭戲和感情戲,但這本書是貨真價實的“法醫筆記”,有極強的真實性和專業性。

作者劉曉輝是從業15年的法醫,解剖屍體超過800具,書中的19個故事均改編自他親身經歷的真實案件。

法醫這行接觸的東西足夠震撼,故事說出來就足夠吸引,無須虛構與誇張,真實感讓每個故事讀起來有血有肉、有依有據。

書中涉及的專業知識、辦案流程等都是嚴謹的,還附送一本知識手冊 《屍檢的18個關鍵問題:來自在職法醫的回答》。無論破案或寫書,劉曉輝都堅持專業上的滴水不漏。

我想起我大學老師曾經說過的一個驚人觀點:法醫學是一門研究殺人的學問,我們要研究得比犯罪分子更透徹,才能揭穿犯罪。

從這本書裡,你會了解到很多專業知識,我們對法醫誤解還不少呢。

例如,

法醫只負責傷情鑑定,並不負責傷殘評定。

例如,法醫的工作不僅是解剖屍體。

我們法醫的工作不是大家想的只做屍檢這樣簡單,並不是沒有命案發生的時候我們都坐在辦公室裡喝茶。更多的時候,我們身兼警察的職責,傷情檢驗,執勤,蹲點,看守……此外,寫總結,做PPT,建立未知名屍體和失蹤人員系統,參加比武,迎接檢查,也都是我們的日常。法醫就像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兒搬,這話不假。

例如,法醫解剖屍體並不像看電視劇那樣都戴口罩。

法醫不戴口罩自然會有風險,畢竟屍體氣味刺激性很強,但不戴口罩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辨別屍體發出的各種氣味。有時候,不同的氣味意味著不同的死因。

法醫職業特殊,時常出入死亡現場,見慣了生離死別,深刻理解生命的無常。每一起命案背後都有一個錯綜複雜的故事,從法醫的視角往往看得更透徹,直擊人性最深處。

《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成為法醫

法醫需要很強的信念感

,劉曉輝是怎樣成為一名法醫呢?

話說初二那年,劉曉輝就讀的中學後面有大片農田。一天,他返校途中看到玉米地站滿了人。玉米地發現一名死者,警方在勘驗現場。這是他第一次看到死人,也是第一次看到法醫,就是後來成為他師傅的趙法醫。

他的父親、叔叔是醫生,他的表弟表妹大多學醫。他的高考成績比較理想,他選了法醫專業,父母也不反對。畢業後他回到家鄉,加入刑警隊,趙法醫成為他的師傅。

有一個古老而神秘的職業,從事這一職業的人用雙手去觸碰別人不願觸碰的東西,用執著和勇氣去揭開黑暗的面紗;有那麼一群人,用醫學知識做著和法律有關的事情,手中的手術刀不是用來救死扶傷,而是為了讓死者開口說話,讓真相浮出水面。

我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我是一名法醫。法醫是幹什麼的?可能多數法醫都認為是這8個字:為死者言,為生者權。

因為興趣,他選擇了法醫專業;因為暈血,他差點要轉專業。

在一次實驗課上,他看到白兔鮮血湧現的一刻,直接暈了過去,後腦勺磕在講臺稜上。他醒來摸摸後腦勺,沾了一手血,又差點暈了。老師建議他轉專業,他不肯放棄,努力克服暈血。

老師給了我半年時間適應調整,我採用了最笨的“脫敏”療法,一有機會就讓自己見血。先從照片上的血跡看起,然後央求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在做動物實驗或病理解剖時帶上我旁觀。我因此出了名,法醫系的校友都知道有一個死扛暈血的同門。很幸運,我暈血的症狀逐漸好了起來。因禍得福,旁觀了很多病理解剖,相當於提前進行了實戰訓練,我積累了很多經驗,實訓課分數遙遙領先。

在書裡沒有五花八門的破案技巧,各種離奇案件以冷靜、平實的筆觸寫出來,從案件見科普、見眾生、見人性。

挑幾個說說。

《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美劇《嗜血法醫》劇照。

解剖同事

趙法醫五十多歲了,女兒準備出嫁的關頭他卻死了。

那天,劉曉輝到達交通事故現場檢查屍體,他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趙法醫。

調查後發現這不是簡單的交通肇事逃逸案,領導指示要嚴格按照程式辦案,必須解剖屍體。從辦案程式以及偵查破案角度講,解剖是必經的流程,但在情感上卻讓人很難接受。

法醫最不願在工作時見到熟人,道理大家都懂的。可我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親手解剖了我的同事。

後來案件查明瞭,三年前宋春光發生交通事故,兩臺摩托車相撞,趙法醫負責傷情鑑定。宋春光脛骨骨折,評定為輕傷;對方腰椎受傷,評定為重傷。

宋春光賠錢又瘸了,認定趙法醫偏袒,懷恨在心。那天他看到趙法醫在酒店喝酒,故意開車跟蹤趙法醫,揍了趙法醫、碾壓後逃離。

仇恨和無知足以讓一個人失去理智,不惜毀滅他人和自己。

《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紀錄片《法醫密檔》(2016年)。

人骨拼圖案

一對情侶在崇山景區看到一根人骨,嚇得趕緊報案。

他們到達現場,發現那是一根脛骨,估計被狗或其他動物咬過並帶了出來。封鎖的防空洞裡面也有人骨,這個防空洞自前年就一直鎖著。他們讓人開鎖,用了一個下午完成搜尋,找到630塊人骨。

“人骨拼圖遊戲”不僅考驗空間思維能力,更考驗解剖學水平。

三名法醫花了兩小時擺出了三副屍骨,居然多出了一塊骨頭,是一截不完整的指骨。

純粹的骨骼檢驗看起來比屍檢要簡單,但操作起來卻感覺很有難度。

首先,因為死者全部白骨化,幾乎所有的外貌特徵都消失了,個人身份識別的難度很大。

其次,面板和皮下組織消失,意味著體表損傷全部消失。只要不是傷及骨質,損傷痕跡相當於全部被抹除,死因和致傷工具的判斷挑戰巨大。

透過屍骨檢驗鑑定,可以推斷死者身份和鑑定死因。

後來案件查明瞭,一家三口遇害,兇手是女死者的表弟。他因賭博輸錢,綁架了八歲的外甥索取贖金。在防空洞準備“一手交錢,一手交人”的時候,外甥透過他的手腕文身認出了他。眼看事情暴露,他喪心病狂用鐵錘把一家三口殺了,把屍體拖到防空洞深處。

我至今也沒弄明白,那塊骨頭是怎麼跑到洞外的,大家猜測被黃鼠狼或者其他動物叼出去的可能性最大,但事實誰也不知道。一切都像是天意,這塊屍骨竟然發出“鬼火”,故意要讓人發現這些屍骨,故意要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紀錄片《法醫密檔》(2016年)。

保鮮膜裹屍案

這個案件是“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的充分說明,讓我慢慢說。

女教師張小琴失蹤兩天,警方上門檢視發現異常,立刻封鎖現場。他們在衛生間灑了“潛血藍光試劑”,地上的藍光面積幾乎覆蓋了整個衛生間,這應該是第一案發現場。

我們現在主要用潛血藍光試劑檢測被清洗過的犯罪現場的潛血痕跡和血痕的定位。這種新的化學制品基於魯米諾配方,加入了專利的新增劑,經特殊工藝處理後,提高了潛血顯現靈敏度,可在同一血痕處多次重複噴灑,每次都能獲得同樣的熒光效果,而不改變DNA的測定結果。

噴灑潛血藍光試劑觀察,從血跡能判斷移動方向。

《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他們順著血跡的指引來到臥室,從床下的暗格找到一個黑色行李箱,屍體就在裡面,被保鮮膜緊緊包裹著,裡面還有活性炭。而且,屋裡故意打翻香水,一股濃濃的香水味。

屍體有三十幾道創口,長度不等,深淺不一,到底什麼深仇大恨要捅三十多刀?而且,屍體的眼球被挖走,現場也沒找到。

他們從現場勘查和屍檢報告分析,兇手個子矮、力量弱、可能與死者相識,推斷可能是她的學生。排查後,篩選有作案時間的學生進行DNA比對,匹配一名叫譚剛的學生。

譚剛家境不好,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張小琴從小在孤兒院長大,沒有直系家屬,她同情譚剛,對他十分關照。按理說,老師對學生這麼好,學生怎會殺老師呢?

他們審訊譚剛,他有著與年齡不符的鎮定,心理素質很強。審訊組審了一天一夜,譚剛招了。

譚剛的冷靜程度讓我們十分驚訝。他供述犯罪過程時,語氣中沒有絲毫的悔意,甚至還帶著笑容。他最擔心的事情是自己的遊戲賬號因長時間不玩會導致排名下降。

譚剛自從上了寄宿中學後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有機會就去附近的網咖玩遊戲,成績直線下降,性格越來越孤僻。玩遊戲不僅要上網費,還要大量的錢買裝備,他利用了張小琴的善良,經常說謊借錢。

張小琴性格善良溫柔,幾乎沒有拒絕過譚剛。而譚剛也一再保證,說等他父母回來之後,第一時間便給張小琴還錢。就這樣,譚剛漸漸習慣了張小琴的善良,沒錢了就去找張小琴要,偶爾也會蹭頓飯。

後來,張小琴發現譚剛經常逃課去打遊戲,就不再輕易借錢,還嚴厲批評他。

案發當天,譚剛又去張小琴家借錢,在門外聽到張小琴和男朋友吵架。看到張小琴的男友離開後,他再去敲門。那時,張小琴正在氣頭上,不肯借錢,還批評他不該沉迷遊戲。譚剛瞬間惱羞成怒,用隨身攜帶的匕首刺向了自己的老師。

因為不知道怎樣能殺死一個人,再加上力量弱小,他採取了多種手法,以至於在屍體上造成很多生前傷和死後傷。

挖掉老師的眼睛是因為他迷信,怕老師的眼中會留下最後的影像,映出自己的樣子。

譚剛不滿16歲,判處死刑的機率很低。壞人不分大小,難道未成年成為這些惡魔的護身符嗎?

《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美劇《嗜血法醫》劇照。

術業有專攻

術業有專攻,劉曉輝以專業法醫的視角,帶你走進一個個命案現場,講述冷靜而剋制。

每次解剖過程都寫得嚴謹準確,屍檢報告是幫助破案的有力工具。

按照解剖流程,一般會把頸部解剖放在最後。因為頸部血管比較密集,先解剖頭部和胸腹部,可以使頸部的血液流向兩端,在解剖頸部時會比較便於觀察。

專業術語解釋得深入淺出,配合情節讓你看得明明白白。

巨人觀,是屍體高度腐敗時出現的一種屍體特徵。

人的生命終止後,寄居在人體內的腐敗細菌由於失去人體免疫系統的控制而瘋狂滋生繁殖,併產生大量腐敗氣體。這些氣體會在屍體內迅速充盈,隨即出現顏面腫大、眼球突出、嘴唇變大並且外翻、舌尖伸出、胸腹隆起、四肢增粗、陰囊膨大等諸多屍象。整個屍體膨大像巨人一樣,所以稱為巨人觀。

為了破案,法醫出盡法寶,撥開層層迷霧尋找真相。

在“越野選手墜坑案”中,屍體已經高度腐爛,看不出具體的死亡時間,但屍體上的蛆蟲可以幫忙,劉曉輝運用了

法醫昆蟲學

死亡時間推斷是法醫學的百年難題,又是命案偵破的關鍵指標。而法醫昆蟲學透過研究嗜屍性昆蟲,為死亡時間推斷另闢蹊徑。尤其是在對高度腐敗及白骨化屍體死亡時間的推斷方面,已經日趨成熟。

《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紀錄片《法醫密檔》(2016年)。

在“殺妻騙保案”中,劉曉輝為了判斷死因和溺死地點,運用了“

矽藻檢驗

”。

全世界有16000多種矽藻,體長一般在1~200微米。矽藻對水質敏感,水環境不同,矽藻群落亦有差異。而且矽藻十分穩定,不易被破壞。基於這些特性,矽藻在法醫檢驗中作用顯著。

DNA不會說謊,但人可以擁有兩套DNA。

沒錯,接受過骨髓移植的人,會有兩套DNA系統。因為造血幹細胞來自異體,所產生的血液DNA與供體DNA一致;而除了血液系統之外的DNA並沒有改變,還和移植之前一樣。

這個世界不存在完美犯罪,無論毀屍滅跡做得多徹底,真相永遠藏在現場。正如趙法醫所說:“一個合格的法醫,一定要會看現場。”

其實偵查破案和新聞報道很像,重要的是弄清楚5W+1H——When(什麼時候),Where(什麼地方),Who(誰),What(什麼事),Why(為什麼),How(怎麼樣)。

而對於法醫,首先要弄明白“Who(誰)”的問題。只有確定了死者身份,案子才有搞下去的可能,否則就只能靠機緣巧合或者嫌疑人投案自首。那就有點撞大運的意味了。

《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紀錄片《法醫密檔》(2016年)。

從法醫看人性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心險惡,人魔同途。

“打生樁”駭人聽聞但沒有定論。

“優秀”教師性侵女學生然後分屍、拋屍。

為妻女買下鉅額保險、製造意外獲得鉅額賠償,警方能還原作案過程,但因為證據鏈不完整,法院沒有判刑,嫌疑人被無罪釋放。

富豪家失火,老東家和保姆疑似被燒死,別墅裡的珍貴字畫也損壞嚴重。原來死的不是保姆,是保姆與她老公謀殺老東家並謀財,誘騙隔壁保姆過來做替死鬼。

等待爆破的大樓地下室發現女屍,從屍體找到三個男人的DNA,引出一段錯綜複雜的關係。拾荒者的報警才讓案子浮出水面,否則拆遷樓爆破後,屍體也許就此掩埋在廢墟之下。

工地挖出人頭骸骨且與桃樹生長在一起,桃核幫了大忙。兇手割下他的頭埋在荒地,軀幹扔進黃河消失無蹤。因為迷信,兇手把吃剩的桃核塞進死者的嘴裡,希望鎮住他的冤魂,沒想到顱骨裡的桃核發了芽,案件終於真相大白。

……

每個案件就是一部警世恆言,呈現人性的複雜幽微,現實的光怪陸離。

《非自然死亡:我的法醫筆記》:讓屍體說話,讓真相大白

紀錄片《法醫密檔》(2016年)。

法醫遊走在光明與黑暗之間,見證了太多死亡、兇殺、血腥、暴力。那些聳人聽聞、不可思議的案件,暴露出殘酷而真實的人性,人到底有多黑、有多惡?

法醫這份工作,總要潛入人性的深淵探查,講證據、講科學,唯獨不講人情,多少“不可能”在證據面前都成為“事實”。

有法醫說過:“殺人本身就是低智行為。” 真相不會消失,沉下去的會浮起來,藏起來的會露出來,法醫面對的不僅是屍體,還有人的心理、情感、邏輯。

劉曉輝說:“經歷過許多命案現場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和脆弱,更加珍惜和平與安寧”。

他寫法醫筆記,不是為了提供消遣娛樂,而是希望我們更加認清人性,更會分析社會問題,起到保護自己與所愛之人的作用。

“生命真的非常脆弱,希望有人看了這些故事後,能學會站在一個法醫、刑警的角色看待社會與人性,更好地保護自己。”(劉曉輝)。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