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VOL 2855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正面管教講師,家有10歲阿斯男孩Q,現就讀於五年級。

6歲時,Q被診斷為阿斯伯格綜合徵。那時,他對所有事物都不感興趣,不玩玩具,不滑滑梯,不參加集體活動,總是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哭,完全不懂和小朋友互動交流。

有一次,參加校園活動,需要兩人一組按照自由路線搜尋不同物品,Q完全不理解,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只會發脾氣和挑刺。。。。。

現在的Q,雖然AS的特質偶爾也會讓他痛苦和糾結,但整體趨於平穩狀態,學會了調整和接受自我,還有幾個要好的朋友,讓我欣慰不已。

回頭來看,Q的一切改變,都源於我每一年調整的干預核心。

一年級 · 重建依戀關係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整個一年級,我都在做情感重新聯結工作,哪怕Q打我、咆哮、吼叫、哭鬧,我都回以擁抱和安撫。

比如,不管Q在學校有什麼事情,我都站在他那邊,和他一起面對、理解他。

Q有藏東西的習慣,有一次,班裡幾位同學集體丟失了尺子,Q一直在旁邊笑,同學和老師都認為是他乾的。

被老師呼到學校後,我問Q到底有沒有拿,Q說不是他。

我當即告訴老師,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是Q拿的,我相信我孩子,希望老師可以再調查一下,還Q一個清白,事後也證明確實不是他拿的。

有時,Q也被投訴留校,同學找我告狀,我也會和他們解釋,這裡面一定有誤會,請他們多瞭解,幫助小Q。

再比如,當他和我講述事情和觀點時,哪怕我認為再糟糕,也只表現出好奇,不予以評判、指責和糾正。

Q剛入學時喜歡捏同桌胳膊,但同學並沒有向我告狀,我問他怎麼想,他說覺得好玩。我沒有批評指正他,只是和他玩了一下角色扮演,我扮演Q,讓他扮演被捏胳膊的同學,也沒有批評他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

他和同學的衝突,我會交給他們自己解決。如果同學覺得沒什麼,那我也不該干涉,如果同學表示抗議,我再介入。

當然,特別嚴重,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除外。

情緒引起的行為,只處理情緒部分,情緒處理好了,後續的行為自然不會發生。

比如,Q身體不舒服會打我,我並沒有對打我這個行為爭辯什麼,而是去了解他是否感到委屈,憤怒,又不懂得如何發洩。那好,來,媽媽抱抱。後來,Q再沒有動手打過我。

阿斯小朋友的特點是不畏權威,也不在意獎懲,外界驅動力很弱。他們更信任自己喜歡的人,只有喜歡和信任你,你說的話,做的嘗試和邀請,才會發生作用。

好的依戀關係才能帶來孩子更多表達,當TA願意和家長溝通,我們才有線索瞭解他們、才能有採取有效陪伴和支援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二年級 · 幫孩子建立自信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二年級時,Q和同學老師逐漸熟悉,開始有意識與周圍同學互動,但他的方法卻是藏同學東西或弄掉別人的東西,一直在對齊自己的桌子和同桌的桌子。Q也不理解“不可以扔橡皮”同時意味著“也不可以扔鉛筆”。

所以,在同學們看來,Q最大的問題就是重複犯錯,這讓他招致不少投訴,經常被留校。

有段時間,Q陷入極度不自信的狀態,不相信自己能交到朋友,不相信自己是好孩子,更不相信自己能做好。

為了幫助Q建立自信,我做了一些嘗試。

首先,我和Q建立了大腦小抽屜約定,每天在抽屜裡放一件“不可以”事件,只要沒有重複犯錯,就是進步。

其次,為小Q做行為加油表。給他提醒和暗示,也希望提供一個視窗,讓同學們看到Q的努力,爭取同學的幫助和諒解。

再請周圍同學每天為Q的行為打分,記錄和看見他的好行為,這個過程老師也會參與,因此,積極的反饋比較多。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為Q做的加油表,原圖已丟失,小編手做的

做提醒小卡片,提醒Q管好自己的小手,不碰別人和別人的東西,上課注意事項等。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擁有成功的體驗和自我感覺好也必不可少。

有一次,Q所在的口才表演班有演出,結束後,大家都誇Q演的好。這種被肯定的誇獎,對Q有很大影響,直到現在,他仍然不肯放棄口才表演課。

此外,以最低年齡給孩子選擇課外班,也能幫助他們更容易獲得認可。比如,同一門課程,有6-9歲班,9-12歲班,我會毫不猶豫選擇6-9歲班。

有一次,我帶Q參加籃球低齡小童班,雖然Q運動技能差,但生理年齡決定了Q的整體能力不會太差,他也成為了團隊中最厲害的人,分組時被全班爭搶,一度讓Q感到被需要,很開心和滿足,覺得自己也很不錯。

總結一下,

給孩子制定在他們能力範圍內的要求和任務,不拔高,也不縱容。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容易的目標,堅持至達成,再形成良性體驗

不要求孩子和同齡人一樣,以他們的能力為基線,每一次進步都能讓他們更認可自我,滿意自我。

三年級 · 加入社交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好的依戀,擁有自尊和自我滿意,是社交的前提,所以我把社交推進放在前兩者後面。

在Q的依戀關係修復做好,對自己的接受度和滿意度也基本建立後,三年級下學期,才開始進行社交訓練。

比如,邀請玩伴到家裡和Q玩,一開始最好固定地點,固定一對一玩伴。一對多時,譜系孩子很容易被忽視和排擠。

再比如,支援Q的特殊愛好。Q喜歡編漢字、自己發明語言,我們就幫Q記錄下來,認真學習,並用Q發明的語言交流。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Q媽支援Q的特殊愛好

Q喜歡數學書的目錄,我們就買了一到六年級的所有數學書供他研究,他也因此學習了很多數學知識,他喜歡計算器,我們給他買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計算器,沒事他就自己研究,也提前知道了開根號,冪次方這些比較高階的數學符號。

這些支援讓Q體會到,自己喜歡的事情被重視,增加了Q的自我價值感,也在他的社交中發揮了作用。

三年級寒假期間,我舉辦了一場社群活動,並邀請了4、5個家長和孩子,Q對數學書的滔滔不絕,完全征服了其餘家長,大家紛紛投來羨慕欣賞的目光,並要自家小孩向Q學習。

之後,家長們更樂意參加我組織的活動,幾個孩子也逐漸熟絡了起來。

開學後,週末、晚上,大家會一起約騎行、看星星、看電影、吃飯、做月餅、燒烤,打羽毛球、翻牆等等,有兩個小孩還成為Q的朋友,Q對社交更有信心。

總結一下,

不能因為自閉症的核心障礙是社交困難,家長就一味強調社交

如果孩子缺少自尊自信,他們會在互動中出現更多不良行為,又被社交受挫再次打擊,很容易形成惡性迴圈。

孩子對自我有認同感時,才是推動社交的時機

四年級 · 提高靈活性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當一個人只能用一種模式看待問題,便是處於焦慮狀態。焦慮會阻礙人們解決事情的靈活性和能動性,阿斯的刻板、執著和重複,也是焦慮障礙的表現。

比如,孩子彈琴彈著彈著就槓上了,作業寫著寫著就崩潰了,為什麼?

因為他們心理已經存在焦慮和痛苦,但他們又不懂得表達,夾雜著自己做不到完美的失落,對他人後續反應的不解與恐懼,對沒有完成作業的焦慮,自己既想完成又做不到的矛盾感,有很多的內心衝突,他們已經在硬撐了,於是一點就著。

這時,我們要告訴他,還有選擇。

比如,阿斯小朋友的握筆姿勢,寫字運力存在困難,寫硬筆時很容易和筆槓上,寫得很累也很慢,但他只能困在那裡糾結,因此,抄寫類的作業我會直接替Q寫掉。

提醒他察覺自己的感受,比如,當Q開始摳某個字,開始用橡皮反覆擦掉,開始想要對媽媽說的每一句話都挑刺和憤怒,那就是身體在提醒他需要休息。但通常,Q仍然很少向我求助,也很難想到調節的方法,一般都是死磕到底。

製作情緒選擇輪,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6歲診斷自閉症,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根據Q的情況,為了教他放鬆,我做了一個“放鬆輪”,上面劃出了

求助媽媽+彈琴解壓+想象一點快樂的事情+擼貓+玩蘋果電腦+變魔術+發呆+積極暫停+擁抱

Q的刻板沉迷比較重,自由活動時,只會想到做他沉迷的事情,對生活和別的事件缺少很多體驗。

因此,在“自由時間選擇輪”裡,我增加了

自由創作曲子+朗讀詩歌+打羽毛球+和媽媽打撲克+和媽媽一起做實驗+和媽媽聊天+擼貓+看《卡由》+玩蘋果產品+變魔術+和家人打電話+看書

當發現Q情緒不對時,我會提醒他記得看看“選擇輪”。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我也常常感到無力。

Q刻板固著於一個模式,一種應對方式的倔強勁很難調整。行為上,我還沒有感到Q有很大變化,但在情緒過後的覆盤中,也能看到零星的正向反饋,可以看得出他對生活和對話越來越靈活了。

最近,發生了一件小事:

有一天,Q跟我說,“媽媽,你今天穿的藍色裙子很漂亮。”

我當時整個人懵住,天吶,這是我兒子嗎?

然後我美滋滋地向他表達:“你注意到媽媽穿了什麼衣服,還誇我,我好開心啊!”

Q接著說:“那我現在可以跟你說蘋果了嗎?你知道第幾代蘋果取消了HOME鍵嗎?”

我有點哭笑不得。

他接著說:“媽媽,我本來準備跟你說,你知道第幾代蘋果取消了HOME鍵嗎?但我轉口改成了媽媽你今天好漂亮。

你想想,如果我直接跟你大講特講蘋果,你是啥感受?”

我說:“我會不爽,我也不想聽。”

Q接著說:“你剛剛聽見我誇你時,啥感受?”

我說:“我覺得感覺很不錯。”

Q說:“那麼好的,那我誇完你再和你講蘋果,你是什麼感受,是不是比較接受了?”

當他對我說著這些話時,我感到Q的靈活度在日益增加。

因此,媽媽們也要堅持住,一旦有一次孩子選擇了其餘的路徑,體驗過了就會放鬆一些,不再跟自己較勁。

在合適的階段,選擇合適的機構,多建立和保護孩子的自尊自信,讓他對自己有好的體驗和滿意。

家長也要學會接受更多可能,示範更多選擇,允許孩子的各樣想法和情緒表達,陪著孩子按著節奏穩健前進,才能幫助孩子卸下壓力。

文 | Q媽

編輯 | 皮皮爸 眉沙

圖源:Q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