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德”的推崇或漠視是秦前後封建統治文化的明顯區別

翻開中國古代史,我們發現歷朝的興衰基本上都是由當朝皇帝和權臣決定的。

皇帝英明,大臣賢良則國家興旺,百姓安樂,外敵徙遁。若一朝皇臣有一方昏庸或奸邪,則必致國內內亂頻出或百姓民不聊生,值此時,往往禍不單行,內憂不斷,外患又至。

對“德”的推崇或漠視是秦前後封建統治文化的明顯區別

民族禍福,國計民生全系之於皇臣一“窩”。沒有皇臣賢明,而外敵天災能滅國者;也沒有皇臣昏匱,面臨內憂外患能不滅國而起死回生者。

對“德”的推崇或漠視是秦前後封建統治文化的明顯區別

所以先秦人特別重視“道德”。《尚書》雲:“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各諸侯國上至王公下至村野莫不以“德”為尚。賢臣勸導國君的常常是“以德治國”,而鄉野匹夫之間也慣以推崇“忠義”。齊人魯仲連有功於趙國,三辭平原君千金之賞而不受。衛人荊軻以狹義聞名於燕,被燕人尊稱為“荊卿”。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武侯曰:“善。”

先秦人之“德”不同於今人常說的“道德”之意。

先秦之“德”是“忠勇仁義”,是“順天法地”。

有“德”之君是明君,有“德”之臣是賢臣。

一定意義上來說,先秦朝野對“德”的推崇,是周朝八百年和各大諸侯國國祚綿長的內在原因。(最短也有二三百年)

對“德”的推崇或漠視是秦前後封建統治文化的明顯區別

論對“德”的推崇,自夏至清,秦朝是一個“斷點”

。自秦以後,華夏國家朝野文化上開始走向“權謀化”,“忠勇仁義”的人文精神逐漸走向沒路。

對於封建社會來說,如果丟掉了“道德精神”,民族國家將註定會在治少亂多,民多疾苦,內外紛爭不息的宿命中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