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裡到底有什麼?為何秦始皇的陵墓至今無人敢盜?真相驚人!

歡迎關注前衛深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秦始皇的地下王國

位於陝西的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陵自始皇帝登基為秦王時便開始了營建陵寢的工程。由於其間有更為重要的統一之戰,所以從秦王政元年(前246)到秦始皇元年(前221)這25年間,雖然驪山腳下一直熱鬧非常,但工程也只不過是初步完成了選址、策劃及奠定工程的規模和基本格局。

滅掉六國之後,天下一統,屬於秦政權的人口猛然間增加了五六倍;再加上所俘獲的六國士兵以及奴隸,秦始皇手中已經有了足夠的勞動力去修建陵寢。李白有詩云:“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這不是詩人的誇張,據史載,最多的時候,有72萬勞動力在驪山腳下揮汗如雨。

完成統一大業的當年,秦始皇便派李斯主持修建皇陵。李斯能力超群,再加上人手充足,財力雄厚,10年之間就已經基本完成了秦陵的主體工程。秦始皇暴死沙丘之後,二世繼續修建。但二世二年爆發了一次波瀾壯闊的農民大起義。起義軍領袖陳勝、吳廣的部下週文率兵打到了距陵園不足數千米的戲水(今臨潼縣新豐鎮附近)附近。面臨大軍壓境、威逼咸陽之勢,秦二世這位未經風雨考驗的新皇帝驚惶失措,情急之下召來群臣商討對策,他一副喪魂落魄的樣子,向群臣發出了“這可怎麼辦”的哀求。一陣沉寂之後,少府令章邯建議:“盜匪已經來了,人多勢眾,臨時徵發附近各縣的軍隊是來不及了。現在在驪山修建皇陵的徒役很多,希望陛下能夠赦免他們,發給兵器,去抵擋那些流民。”

驚魂未定的二世皇帝當即拍板決定由章邯直接率領修陵大軍回擊周文起義軍。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園工程不得不被迫中止。之後秦朝內憂外患,無力他顧,秦始皇陵也便成了一座個沒有完全竣工的爛尾工程。好在二世在位時主要是從事收尾工程與覆土工作,因此後人也就能得以瞻仰這座世界上最豪華墓室的基本風貌了。

修建結束後的秦始皇陵極其宏偉,據《史記》記載:“墳高五十餘丈。”以當時的尺值折算其高度在115米左右。到了1961年,當地文管局測量的高度為43米,1982年再用新技術進行測量時,得到的確切高度為55。05米。可見2000餘年來的水土流失,使封土高度比原來下降了二分之一多。

秦始皇的地下王國

秦始皇帝陵園遺蹟平面示意圖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佔地120750平方米。根據初步考察,陵園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內城呈方形,周長3000米左右,北牆有2門,東、西、南3牆各有1門。外城呈矩形,周長6200餘米,四角各有門址一處。內、外城之間有葬馬坑、珍禽異獸坑、陶桶坑;陵外有馬廄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員墓葬400多個,範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最新考古勘探資料顯示,秦始皇的墓室東西長80米,南北寬50米,空間高度15米,墓底距離封土頂72米。墓室或墓道的頂部可能為青石結構,這種石材明顯不同於陵墓南側驪山上的石質,也不同於封土堆中夾雜的自然石塊,卻與距秦陵六七十公里外的渭北諸山一帶的石灰岩相同。晉人潘岳在《關中記》中的記載得到了驗證:“驪山無此大石,運取於渭北諸山。故其歌曰‘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唱,萬人相鉤。’”但人們現在還無法想像墓頂寬達50米的跨度當年是如何解決的。要知道兵馬俑陪葬坑中使用的青磚表明,當時的工匠尚不清楚兩磚之間需要錯縫這一關鍵技術,至少錯縫技術還沒有成為每個工匠都必須掌握的基本常識。其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

秦始皇的地下王國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

透過考古鑽探發現,幽深而宏大的地宮為豎穴式。那麼它究竟有多深呢?《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其“穿三泉”。《漢舊書》中對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極”、“深極不可人”之語。有人認為,秦陵地宮不淺也不深,書中提到的“三泉”無外乎人們經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類。據《呂氏春秋》記載:“淺則狐狸揚之,深則及於水泉”,即最淺的連狐狸都能刨開,最深的則一直抵達到泉水。在古代由於受技術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實為不易,並且如果地宮位於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長期滲透,定會使地宮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設計者不可能不考慮到這一點。

建國初期,有人根據當時的科技手段推測出秦陵地宮深度為500至1500米,現在看來這一推測近乎天方夜譚。假定地宮挖至1000米,它超過了陵墓位置與北側渭河之間的落差。那樣不僅地宮之水難以排出,甚至會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宮的危險。儘管這一推斷懸殊太大,但卻首開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奧秘的先河。

國內文物考古、地質學界專家學者對秦陵地宮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據最新鑽探資料,秦陵地宮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深。實際深度應與芷陽一號秦公陵園墓室深度接近。這樣推算下來,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約為37米。這個資料應當說不會有大的失誤,這是依據目前勘探結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尚有賴於考古勘探進一步驗證。

秦始皇的地下王國

秦始皇帝陵三維圖

然而秦陵地區的地層中存在有多層自東南向西北流動的地下潛水,因此在地宮修築過程中遇到的最大一個困難,就是當下挖至潛水層以後如何排導多層的地下水,而且還要考慮地宮建成後的防水措施。但考古學家勘探出的一套地下阻排水系統,讓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也讓全世界所有的工程專家都歎為觀止。

這組地下阻排水系統隨陵園的自然地勢而精心佈設,可以看出當年的設計者和施工者對陵區地質狀況的瞭解已達到相當程度,並具備極為高超的測量技術。將近繞陵一週的阻排水渠,環行在高低不平的地貌上,渠底的水平掌握需要測量得非常精確。勘探表明阻排水渠的底面高差在一米左右,這樣則保證了渠中的水能夠按照設計意圖流向一處,排出陵園。後來選用青膏泥作為前段下層的封堵材料也十分高明,而且所用的青膏泥之多、夯層之厚,確乎超出想像。僅此一個秦陵地下阻排水系統,就足以充分說明秦代大型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已臻化境。

這一系統的功效讓人十分滿意。地宮的建成本身就說明了排水系統的成功。而阻水系統,更是經歷了2200多年的時間檢驗。此次物探中,利用自然電場法和核磁共振法測出,在所推斷的墓室和地宮範圍內為不含水區,而阻排水渠外側(南段之南)的相同深度為含水區,從而證實這個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在發揮著作用。

與之呼應的是地上排水系統。在陵園內不論是牆腳樓旁、封土周圍,均列有整齊的排水管道,形成一整套縱橫交錯的地表排水設施。它們能將生活用水、地表雨水迅速排到地勢低窪處,並引向陵園外。陵園外的防水工程乃是驪山山麓前築就的防洪大堤,以防範源自山間的洪水對陵園的破壞,時至今日它依然高高隆出地面,長久以來被當地人稱為“五嶺”。

考古學的發現揭開了一個謎,但裡一個謎又隨之而來。當初開挖的墓壙(坑穴)主體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開挖範圍和墓室均呈長方形;在墓壙邊沿建造有一圈巨大而且精細的夯土宮牆,高出地面竟達30米,頂部距封土表面最淺處只有1米左右。這一圍繞墓室築就的細夯土牆,在所有其他陵墓中從未發現過,無疑是秦始皇陵的一個創舉。更令人驚奇的是外牆面的9級臺階上(每級寬兩米),都鑽探出殘瓦碎片———難道埋入土下的牆側臺階上,竟然還修建了9圈長廊?這麼龐大的地宮如何佈置在封土下面?

據民間傳說,秦始皇陵地宮的洞室其實在現在人造封土以南直達驪山中心主峰望峰之下,這樣說其實也是有史籍依據的。《史記》記載: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說讓秦陵地宮位置更是撲朔迷離。民間曾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裡,驪山和秦陵之間還有一條地下通道,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地下通道里就過“陰兵”,人歡馬叫,非常熱鬧。考古學家根據這個傳說曾作過很多考察,但卻一直找不到這個傳說中的地下通道。等到近年來專家們用遙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別進行了探測,發現其實地宮就在封土堆頂臺及其周圍以下。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也間接證明了地宮的位置。2000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區氣溫降至零下12攝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樹正常開花結果,而在封土堆南牆外的石榴樹卻凍害嚴重,不能正常開花結果,差別特別明顯。這是因為牆外的土壤未經擾動,而封土堆土壤的結構和含水量則已發生改變,又因為牆內地下存有地宮,才使得土壤相對溫度較高,從而造成植物長勢的差異。

從墓外要經由墓道進入地宮,根據西漢以前陵墓的考古經驗和“端門四達”的理念,只有至尊身份的人才使用四條墓道,過去所有專家都相信秦陵地宮至少有四條墓道,而且每側還不止一條。但經過遙測和考古鑽探確認,地宮只有東西兩側各一條墓道,而南北兩側尚未發現類似結構。這一結果完全出乎我們的預料,因為最有資格使用四墓道的秦始皇陵,竟然只有兩條。這其中的奧妙所在,還在等著人們進一步去考證。

兩墓道的發現讓人們頭痛不已,另一個問題也隨之而出,那就是秦陵地宮當年建造了幾道墓門呢?2002年9月17日,世人透過電視直播目睹了考古學家探測金字塔內部空間的過程。當考古學家從第一道石門洞口將機器人放進去之後,想不到機器人又碰上了一道石門。舉世矚目的金字塔考古工程只好擱淺。金字塔地宮可能不只兩道門。人們不禁聯想到,只有兩條墓道、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秦皇陵,其地宮也絕對不會只有一道門。

其實《史記》中早就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史記》清楚的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復出者。”就是說,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門以內。工匠正在中門以內忙活,突然間“閉中羨門,下外羨門。”工匠“無復出者”,也成了陪葬品。這裡涉及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地宮三道門似乎無可辯駁

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中羨門用了個“閉”字,外羨門則有了個“下”字,說明中羨門是可以開合的活動門,外羨門則是由上向下放置的。中羨門可能是橫向鑲嵌在兩壁的夾槽中,是一道無法開啟的大石門;內羨門可能與中羨門相似。三道羨門很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目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宮為豎穴式。墓內可能有“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如果是豎穴木槨墓,墓道及木槨上部都以夯土密封。這樣一來,墓室內外嚴嚴實實,不會再有空間。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則說:“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

李斯這段話如果記載無誤,那地宮明顯有個外殼。按理這段話不會有假。因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親自主持過陵墓工程,對地宮的構造瞭如指掌。加之這段話是當面向聖上彙報的,應該說不會有摻假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斷秦陵當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宮。不然,怎麼會“叩之空空”?又怎麼會“燒之不燃”?

按文獻記載推理地宮是空的,且有較大的空間,但由於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宮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宮內部究竟是虛是實目前還是個謎。

在今天的高科技面前,秦始皇地宮那神秘的面紗似乎正在一點點地被掀開。然而它的廬山真面目到底如何,也許跟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完全不同。一切,要等待地宮重見天日的那一天。但就如同古代婚禮一樣,新郎根本不知道新娘子長的是什麼樣子,也許在結婚之前也曾有過許多猜測,然而直到洞房花燭夜,掀開新娘頭上的紅蓋頭之後,才發現自己之前的猜測全都是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