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要在一個領域裡深耕,就能活得很好,但很難成為頂級人才

你只要在一個領域裡深耕,就能活得很好,但很難成為頂級人才

​“21世紀什麼最值錢?人才!”

這是一句流傳很久的電影臺詞了,但是我相信,這句話的正確性在人類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改變。可問題是,人才有很多種,到底哪種人才最值錢?

以前人們很佩服一種人,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通曆史後懂科技,既學過傳統國學,又熟悉西方哲思,聊任何話題都能鎮得住場子,讓人不明覺厲,這種人叫做“通才”。

二戰之後,人們逐漸意識到,這種人打打嘴炮還行,什麼都懂就等於什麼都不懂,在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精細化的趨勢下,人們越來越仰賴“專業”的力量,從此“專才”更有前途。

有資料顯示,自打2007年開始,話鋒又變了,隨著網際網路逐漸消除資訊不對稱,世界再也沒有秘密,再難的專業技能,別人都能學會,而且在很多領域,機器的專業度比人更高。從此,人們又認識到了“複合型”人才的重要性。

“通才”和“專才”其實都不是最強的,當今世界對人才的要求又有了一個新高度,我們可以稱其為

“全才”。

“全才”有自己擅長的核心領域,同時對其他領域也有所涉獵,也有人管他們叫做“T”字型人才。

來看一個研究案例:

美國3M公司擁有各個領域的很多專利,研究人員對這些專利進行分類統計,想知道哪種人才的專利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最大。

結果顯示,“專才”和“通才”的成績差不多,但都不是最好的,成績最好的是“全才”。公司內部有個鼓勵創新的“諾貝爾獎”,獲獎最多的也是“全才”,“全才”是創造力最強的人。

未來學家、趨勢專家丹尼爾·平克在《全新思維》一書中總結到,“全才”的優勢來自於這樣一種能力:

他們能發現完全無關的兩個系統之間的聯絡,能將若干個相互獨立且毫不相干的要素組合在一起,形成某種新的觀點。

丹尼爾·平克把這種能力稱為“交響力”。

顧名思義,就有點像指揮家將各種不同聲音的樂器組合成一首偉大樂曲的能力。

《創造力》一書的作者,芝加哥心理學家米哈里,曾對很多具有創造力的人做過研究,他發現,

創造力一般都與“跨領域”有關,最具創造力的人,能看到各領域之間被其他人所忽視的聯絡。

著名設計師莫克說:

“未來10年,人們需要具備跨領域的思考能力和工作能力,探索與自己專業完全不同的新領域。他們不但要處理不同領域的工作,同時還要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絡並發現其中的機遇。”

美國的經濟學家在漫畫行業做過一項研究,想知道一部漫畫作品的商業價值與作者的哪項素質關係最大,有三個選項:

一是作者的出書速度以及是否高產;二是作者在漫畫行業積累了多少年經驗;三是作品是個人完成的還是團隊合作完成的。

結論是,只有第三項與作品的價值呈正相關關係,前兩項都是負相關。

也就是說,決定作品價值最重要的因素,是作者涉獵的廣度,無論科幻、動作、懸疑,還是體育、喜劇、童話,作者熟悉的漫畫型別越多,作品就越值錢。

這個規律在其他領域適用是否也同樣適用呢?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曾對15家跨國企業的管理層做過一項研究,他在研究報告中寫到:

僅憑“模式識別”這一項能力,就能將優秀管理者與普通管理者區別開。所謂“模式識別”就是從一堆雜亂無序的資訊中,識別出有意義的訊號和趨勢,從而做出長遠戰略規劃的能力。

曾對各類企業家做過調研的邁克爾·伯格也說過:

“所有優秀的企業家無一不擅長系統思維,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你就要學習如何調動系統思維,激發全域性觀的本能。”

既然“交響力”如此重要,那怎樣才能有效地開啟自身的“交響力”呢,給你以下3個建議:

1、嘗試跨領域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尼古拉斯·內格羅蓬特曾說過:

“很多工程學上的僵局都是由根本不是工程師的人打破的。因為思考問題的角度比智商更加重要,有突破性想法的人一般都具備跳躍性思維。一般而言,那些擁有廣闊背景、多學科思維以及豐富個人經驗的人,才會具備這一能力。”

當你在自己的核心領域專精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可以嘗試接觸一下其他領域的東西,或者培養個業餘愛好什麼的。有研究顯示,學術水平越高的科學家,就越會在本職工作之外發展業餘愛好,諾貝爾獎得主有業餘愛好的機率是普通科研工作者的22倍。

2、多聽交響樂

聆聽偉大的交響樂,是培養交響力的絕佳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中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你會對曲子的意義有不同的感受;在聽《哈夫納交響曲》的時候,你也可以留意一下莫扎特是如何在樂曲中加入木管樂器,使整體效果遠超過部分之和的。

3、善於打比方

一直以來,比喻或者打比方都被看作是一種表達方式上的技巧、一種言語上的裝飾,只是為了讓人聽明白複雜的道理。可實際上,比喻是理性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人類的思維過程都是比喻式的。

當你能用不相關領域中的語言表達一個事物的時候,你才算真正理解它,無形中你也將這兩個事物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聯絡了起來。正如舞蹈設計師懷拉·撒普所說:

“你發明的所有東西都是其他事物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在創新過程中,比喻能力和智商一樣重要。”

參考文獻:

《全新思維》作者:丹尼爾·平克

《範圍》作者:戴維·愛潑斯坦;解讀:萬維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