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馬、八陣圖、諸葛連弩,就是諸葛亮是武廟十哲的法寶

前言

諸葛亮在治軍理政有非常高的成就,雖然沒有北伐成功但在唐朝列為武廟十哲,讓不少網友感到疑惑。

比如戰績不如王猛、衛青、霍去病等人。為何唐朝人“不開眼”選了諸葛亮為十哲?

何為哲?

哲,智也。——《爾雅》

即著書立作,其軍事思想貢獻恩澤後世。便為武廟十哲的標準。他對軍械和陣法的改良。本文分析諸葛亮的成名之作木牛流馬、八陣圖、諸葛連弩。

木牛流馬、八陣圖、諸葛連弩,就是諸葛亮是武廟十哲的法寶

翻山越嶺的木牛流馬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乃古時兵事不變的道理。而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的目的就是在出川棧道上保證後勤暢通。

漢末三國要從益州出川,都是要走棧道,但棧道狹窄行走緩慢,加大了消耗。

兩漢的運糧車需要六人配送,更不適合在狹窄的棧道,進行運輸。

六人共車,車載二十五斛(石)。

一斛按現在計算約27斤,傳統輜重運糧車運糧重量約為現在的675斤,換算每個人平均負重在110斤。

這應該就是促使諸葛亮改良運糧車,使木牛流馬出世的根本原因。

諸葛亮集: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鞦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

上述記載,木牛如果載一個人一歲糧,按《漢書王莽傳》“一人三百日食,用糧十八斛”的小斛為下限,約為現在的436斤

又以《汜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記載古代男丁“歲食三十六石”為標準,載量為872斤。

再以三國志鄧艾傳“可積三千萬斛於淮上,此則十萬之眾五年食也。”標準換算人均60斛,為現在的1620斤!

在前面說過,棧道狹窄不能像傳統運糧車六人運輸,所以諸葛亮改用木牛流馬推斷,木牛最多需五人運輸。

按上述三個標準計算人均負重糧食:87。2、174。4、324斤!

木牛流馬、八陣圖、諸葛連弩,就是諸葛亮是武廟十哲的法寶

這還是最低標準計算,史料記載“人不大勞”有可能證明每個木牛運輸不大可能用到五個人。

證明木牛的優點:載重量大,且需要人手減少。

木牛的缺點很明顯僅僅“日行二十里”運輸速度較慢。

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出現了流馬,相比木牛更輕便,似乎更注重運輸速度。

諸葛亮集: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後槓與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鬥。

流馬有兩枚囊載重量為124。2斤。估計為一個人運輸。也可以推測應為一個人運輸。

從而可以推斷

諸葛亮創造木牛流馬的目的:減少人力消耗與民眾徭役,使其在狹窄的棧道方便運輸。

木牛流馬、八陣圖、諸葛連弩,就是諸葛亮是武廟十哲的法寶

並不神奇的八陣圖

在三國演義裡諸葛擺起石兵八陣,差點讓陸遜身亡。真實的八陣並沒有那麼神奇。

他是一個針對防禦騎兵衝擊的車陣,並沒有小說的困死千軍萬馬的操作。

八陣圖來歷,一般認為是衍生於河圖洛書。至於是先有陣法,用五行八卦來命名,還是由五行八卦生出來靈感,用來安排陣法,不得而知。

八陣的創始人據說是皇帝的大臣風后。一直流傳根據八卦的方位,天(乾)、地(坤)、風(巽)、雲(坎)為四正 ;龍(震)、虎(兌)、鳥(離)、蛇(艮)為四奇。乾坤巽坎為闔門,通常為連弩弓兵部隊火力壓制,長槍大盾在前端防衛,進退有度,但行動遲緩,屬於陣的骨架;震兌離艮為開門,這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快速進出的機動步兵部隊,在八陣之後通常還會佈置騎兵部隊,向兩翼伸展,隨時策應或像螃蟹大鉗一樣偷襲對方側翼。

唐人李筌 《神機制敵太白陰經 ·陣圖》把八卦陣和八陣合二為一 : “天陣居乾為天門,地陣居坤為 地門,風陣居巽為風門,雲陣居坎為雲門,飛龍居震 為飛龍門,虎翼居兌為虎翼門,鳥翔居離為鳥翔門, 蛇盤居艮蛇盤門 。天地風雲為四正 ,龍虎鳥蛇為四奇。乾坤巽坎為闔門,震兌離艮為開門。”

在東漢時期竇憲就用出擊北匈奴,班固做《封燕然山銘》的碑文,提到“雲輜蔽路,萬有三千餘乘”,並“勒以八陣”,用來抵禦遊牧騎兵。

後漢書竇融傳:憲、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曰:惟永元元年秋七月……元戎輕武,長轂四分,雲輜蔽路,萬有三千餘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絳天

木牛流馬、八陣圖、諸葛連弩,就是諸葛亮是武廟十哲的法寶

因為秦嶺山間小路崎嶇險阻,大批馬匹很難透過,所以蜀漢軍隊北伐的主力兵團以步兵為主,但從秦嶺入關中,就會變化為適合騎兵作戰的平原,曹魏集團其騎兵較為強大。為了有效的抵禦起兵諸葛亮改良了八陣。

西晉時期的名將馬隆,在大約在晉武帝咸寧五年(公元279年),距蜀漢滅亡僅僅十六年,此時孫吳政權依舊存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為首的蜀漢舊臣有大量的諸葛亮的手稿,西晉官方可以直接獲得諸葛亮八陣圖的原本。出征涼州。諸葛亮的八陣圖,製造了一種叫做偏箱車的特殊車輛,而在廣闊的平原之上,則與鹿角配合使用,一面作戰,一面向前推進,用弓箭剋制遊牧騎兵。

“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營,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

——《晉書》卷五十七《馬隆傳》

運用八陣圖,必須專門配備一種叫

“偏箱車”

的特殊車輛。何為偏廂車?

常見的車輛,左右兩側直立的箱板呈對稱形狀。所謂“偏箱”,如果採用堅硬的木材集中在一側,同時加大其高度和厚度,那麼這一側的箱板,就具備了應急防禦的功能。若干輛這樣的車,就能抗禦鐵騎兵團大規模衝擊。

除了偏廂車之外,還需要形成

“鹿角車營

”,即車輛的陣營,要形成陣營,證明了偏箱車是要多輛一起來使用的。通常認為是把車輛同一側的朝向外面,相連形成的方陣;車輛和營陣之間的間隙,用帶有尖銳端頭的樹丫枝,被稱為“鹿角”。

鹿角車營形成後,藏在車營中間的步兵將士,就能有效避免遭受對方鐵騎兵團的直接衝擊,而且可以憑藉掩護,向外施射弓箭,遠距離殺傷來敵。

賊騎來教 :

若賊騎左右來至,徒行以戰者,陟嶺不便,

宜以車蒙陣而待之

。地狹者,

宜以鋸齒而待之

——《諸葛亮集》

諸葛亮改革八陣的靈感則可能參考了漢代曾經對抗匈奴的

營壘法

,在行軍時把包覆蒙皮、設定鹿角及拒馬的戰車為防衛工事,在停止行軍駐紮防衛時,則以壘石、木柵為防衛工事。即所謂的“行為陣,立為營”,是一種相當完備的佈陣行軍之法

但在諸葛亮集裡也記載了諸葛亮如何訓練八陣的

諸葛亮集:若賊騎左右來至,徒從行以戰者,陟嶺不便,宜以車蒙陳而待之。地狹者,以鋸齒而待之。

北魏重臣高閭,曾提議朝廷選用6萬士卒來練習此陣

閭後上表曰:臣聞為國之道……宜發近州武勇四萬人及京師二萬人,合六萬人為武士,於苑內立徵北大將軍府,選忠勇有志幹者以充其選。下置官屬,分為三軍,二萬人專習弓射,二萬人專習戈盾,二萬人專習騎槊。修立戰場,十日一習,採諸葛亮八陣之法,為平地禦寇之方,使其解兵革之宜,識旌旗之節,器械精堅,必堪禦寇。

木牛流馬、八陣圖、諸葛連弩,就是諸葛亮是武廟十哲的法寶

改良八陣需要一定理工知識和製圖技巧這恰恰是諸葛亮擅長的。

後來的李靖的六花陣也是八陣改良的變種。

從傳說中風後 竇憲 村夫 馬隆 高閭 李靖甚至到了明朝也還用此陣和騎兵作戰。並不是什麼玄學是車陣如何放,步兵如何抵禦騎兵的陣法。

《水經注》記載:孔明說:“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

西晉的李興在《祭諸葛丞相文》寫道:推演子八陣,不在孫、吳”。

諸葛亮八陣圖的座標:

在今陝西勉縣定軍山麓。《水經注·沔水》載“沔水東逕武侯壘南,又東逕沔陽縣故城內。南對定軍山,山東名高平,是亮宿營處,營東即八陣圖也。”

今四川省新都彌牟鎮。據李膺《益州記》記載:“武侯八陣圖,土城四門,中起六十四魁。八八為行,魁凡一丈,高三尺。”

在今重慶奉節縣,白帝城下江邊。《水經注·江水》載:“江水又東逕諸葛亮圖壘南。石跡平曠,望兼川陸。有亮所造八陣圖。”“聚石成八行,行間相距二丈。

被人誤解的諸葛連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文提到八陣圖抵禦騎兵需要“弓矢所及,應弦而倒”,諸葛亮也有對武器尤其是弓弩的改良,那就是大名鼎鼎“諸葛連弩”。

關於諸葛連弩的文獻記載僅在《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特別注意是

俱發

,並非連發。易言之,所謂諸葛連弩,類似於散彈槍般齊射,而非機槍般的連射。

木牛流馬、八陣圖、諸葛連弩,就是諸葛亮是武廟十哲的法寶

沒有連射的功能為何叫做“連弩”?

《說文解字》:連,負車也。

《墨子》描述仔細描寫連弩的結構,並用於城池攻防戰和針對敵方的大型目標為用途。

備高臨以連弩之車,材大方一尺,長稱城之薄厚。兩軸三輪,輪居筐中,重下上筐。左右旁二植,左右有衡植,衡植左右皆圜內,內徑四寸。左右縛弩皆於植,以弦鉤弦,至於大弦弩臂前後與筐齊,筐高八尺,弩軸去下筐三尺五寸。連弩機郭用銅一石三十斤,引弦鹿長奴。筐大三圍半,左右有鉤距,方三寸,輪厚尺二寸。鉤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長六尺。橫臂齊筐外,蚤尺五寸,有距,博六寸,厚三寸,長如筐。有儀,有詘勝,可上下。為跌重石,以材大圍五寸矢長十尺,以繩系箭矢端,如戈射,以磨鹿卷收。矢高弩臂三尺,用弩無數,矢人六十枚,用小矢無數。十人主此車。遂具寇,為高樓以射道,城上以荅絫矢。

因此,所謂連弩,本義為負車之弩,其特徵便是多矢齊射,再看諸葛連弩,其特徵為

矢長八寸

,大弩用大矢,小弩用小矢,顯然已非弩車所用。火力也並非和連弩車相比,通常的弩矢以由鏃、木杆、羽毛製成,但諸葛連弩以鐵為矢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火力不足的缺陷。很顯然諸葛連弩是對傳統的連弩進行小型化甚至單兵武器化的改造,以期在野戰中配合八陣迅速形成密集火力

結語

諸葛亮利用木牛流馬對軍隊後勤進行改善,在陣型上改良八陣,讓它成為以步兵抵禦騎兵的不二之選,配合有傳奇色彩的諸葛連弩,讓司馬懿為首的魏國將帥有“畏蜀如虎”之感。滷城之戰大破魏軍甲首三千,武功水一戰擊退萬騎。有如此才能,入選武廟十哲,供人敬仰。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