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古玉中的“型.質.工.浸”之神型篇?(一)

神型是古玉的靈魂。正確解讀古玉的神型古韻是古玉入門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前文說過欣賞古玉要大處著眼 ,所謂大處即指神型。 欣賞一件古玉首先要明白古人要表現什麼?古人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強調了什麼? 不同的歷史時期表現方式的差異? 今天就以玉龍為例,看一看龍的歷史變遷,龍的前世今生,從龍的神型變化找到古玉神型之魂。

如何正確理解古玉中的“型.質.工.浸”之神型篇?(一)

(紅山文化C型龍)

在遠古是實有龍這種動物還是古人虛擬出來的神物無從考證,但它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則是千真萬確的。看到它就有一種飛翔穿雲破霧的衝動,龍的精神深入到炎黃子孫的每一個細胞,是中華民族意志高度聚集產物。C型龍又稱中華第一龍,工型雖簡單但難掩大氣磅礴氣勢,流暢的造型體現出紅山玉文化的神髓。中華龍蓄勢幾千年必將騰飛於當今之世界,任何阻擋只不過是高空氣流增加點磨擦的噪音罷了。

如何正確理解古玉中的“型.質.工.浸”之神型篇?(一)

(紅山晚期至夏代玉龍)

夏代是否存在至今在史學界爭論不休,外國人更樂於否定以達到抵毀中華文明的目的。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中國的玉文化延綿將近萬年並始終不曾間斷,而且確實有一批玉器即非紅山也不是商代,我把這一類玉器歸結於夏,我是堅信夏代的真實有在的。

如圖我們可以清淅的看到紅山C型龍頭部的特徵,大瓦溝紋的運用使龍身更為流暢飄灑,更富於動感靈性。不難看出它與C型龍的傳承關係,也能聯想到商代卷尾龍的神韻。它是龍在演變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如何正確理解古玉中的“型.質.工.浸”之神型篇?(一)

(商代卷尾玉龍)

商代尊虎情節濃重,常有虎食人的玉器和青銅器出現,但我們發現被吃的人毫無緊張驚恐反而一幅安祥泰然之像。我們可能誤會商人的本意了,並非是虎食人而是王借虎威虎憑王勢對王權的一種詮釋,所謂被食之人非普通人而是商王的面目。虎即是王,王即是虎,合二為一也。商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所以在龍身上放上了虎頭表達的是王權的至高無尚。這才有了商無龍,虎即是龍的說法。

如何正確理解古玉中的“型.質.工.浸”之神型篇?(一)

這是件商中晚期的卷尾龍,於今天我們理解的龍有了幾分相像。除了龍頭依然為虎頭外,龍身龍尾有了龍的雛形,尤其是用鋸齒樣紋飾表現龍脊椎骨,神龍的韻味已是呼之欲出。

如何正確理解古玉中的“型.質.工.浸”之神型篇?(一)

(西周和田碧玉龍紋玉璧)

西周是極講禮制的一個朝代,用玉製度非常嚴格,這無形中束縛玉器的造型而略顯呆板。但西周玉器的刀法紋飾則揮灑自如,飄逸如水銀瀉地一洩千里,尤以大坡刀著稱於世。

如何正確理解古玉中的“型.質.工.浸”之神型篇?(一)

(西周玉龍。周青玉又稱水蒼玉)

西周龍還是虎頭龍,但虎耳變為短柱型,虎目外圍加了眼框紋飾而有別與商龍的O型眼與臣字眼。欣賞西周玉器還是要以意為先,領略神型古意為重中之重。

如何正確理解古玉中的“型.質.工.浸”之神型篇?(一)

龍到了春秋戰國時有了實質性的變化,與今天所說的龍十分貼近了。周平王東遷洛陽後周王室逐漸衰落,周王對諸侯的管制曰見鬆散,這才有了春秋五霸及戰國七雄,實質上是他們在維持東周政權。在這一時期是中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在玉文化方面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思維更加活躍,想象力更為豐富。這時的龍已是王權的象徵,威猛霸氣為萬民所景仰。

如何正確理解古玉中的“型.質.工.浸”之神型篇?(一)

(漢代螭龍)

如何正確理解古玉中的“型.質.工.浸”之神型篇?(一)

(漢代鏤空雕盤龍佩)

漢代是一個偉大的朝代,是一個令人熱血佛騰的時代。異族犯我雖遠必誅,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身影至今歷歷在目。漢代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制度相當一步分沿用到今天,我們之所以自稱為漢民族,就因為我們是大漢的子孫後代。龍作為帝王的象徵在漢代發展到了最高峰,漢代超絕的雕工塑造出的龍有氣吞山河之氣象,帝王也發土了“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豪言,龍發展到漢代最終成型,成為漢民族統一意志的象徵。

時至今日龍依然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只不過弱化了帝王的含義,成為民族精神的匯聚神聖的象徵。中華龍從遠古走來,依舊是神釆奕奕,我們慶幸生活在二十一世紀,見證了四十年的改革開放,讓我們親身體驗龍的騰飛吧。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