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爭霸-烽火戲諸侯(三)

諸侯趕到的時候周幽王已經死了,幾個人在一塊兒一商量,乾脆立廢太子宜臼為周王,就這樣宜臼就成了周平王。

順便說一說周幽王為什麼叫周幽王,這個名字多難聽啊,他爸爸媽媽為什麼要給他取這個名字呢,其實也不怪他的爸爸媽媽,因為這個名字不是他們取的,而是後人給他取的,原來周朝建立的時候,周公制定了周禮,其中就包括諡號,就是根據一個國君或者是卿大夫的生平,在他死後給他一個合理的評價,這個評價就反映在諡號上,諡號從周成王開始實行,除了周朝和清朝之外的立場,除了秦朝和清朝之外的立場,都繼承了這個做法,所以周幽王在生前是不叫周幽王的,如果我們在電視或者電影上看到曹操直稱漢獻帝為漢獻帝或者是從李白嘴裡說出來唐玄宗等等趕緊換頻道,因為這些都是不懂歷史常識的人在胡謅歷史呢!

周平王登基才八個月就決定要遷都,因為鎬京已經被破壞得不成樣子,並且還要整天的擔驚受怕,害怕犬戎再打過來,於是周朝就從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遷到了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因為搬家的決定非常倉促,人們完全沒有準備,並且擔心犬戎還會來,因此整個搬家就像是逃亡一樣,挺忙,有些財產不便帶走,但是價值很高而且象徵身份,帶走又嫌太重,不帶走又不甘心,最典型的就是銅製品,譬如銅鼎,這可怎麼辦呢?人們能想到的最常見的辦法就是找個地方埋起來,等到以後有機會回來再挖出來,事實上當時的人們就採用了這樣的方法,因此家家戶戶都開始挖坑,把各種銅器都隱藏起來,做好標記,畫了藏寶圖,以便今後可以再次挖出來,這些集中起來埋藏在地下的銅器又被稱為窯藏,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搬家呀,可就再也回不來了,自然他們也再沒有機會把這些塵封的財寶給挖出來,直到將近3000年之後,他們的後代終於還是把這些銅器給挖了出來,而這些銅器儘管已經有些生鏽陳舊,再也沒有實用價值,卻因為其考古文物的身份而身價倍增,紛紛成為無價之寶。

出土的青銅器約1萬件,其中有5000件出於陝西,而其中大多數就是當初搬家的時候埋藏在地下的,因為鎬京在西面洛陽在東面,因此前的周朝被稱為西周,此後的周朝被稱為東周,而東周分成了春秋和戰國兩個部分,現在春秋就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