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改變了哪些商業模式?

物聯網改變了哪些商業模式?

當企業透過良好的產品創造了價值之後,需要一個良好的轉換方式オ能有機會讓創造的產品支撐良好的願景走下去。針對物聯網產品的特殊性,可能會有很多種方式來售賣產品或者服務。

儘管物聯網產品看起來新鮮有趣,但是由於它的價格往往比同類傳統產品高很多,所以賣給消費者的這些產品必須透過創新商業模式來盡力拉近與傳統商品之間的價格差距。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出售資料服務:二是出售某些功能服務。

希望透過精準營銷提升市場地位的廣告商、保險銷售商等通常都竭盡全力獲取一些個人資料,用來識別目標群體並進行營銷。這些商家會對物聯網產品收集到的資訊非常感興趣,因為許多看起來沒有任何關聯的資料都能變成有價值的資料。

例如,透過獲取使用者家裡空氣清淨機預約開啟的時間資料就能推斷出使用者的工作型別,從而為使用者推薦相應的商業人壽保險。

另一種出售服務提升銷售量的思路類似於通訊服務商透過與使用者簽訂服務合約贈送手機的方式,即利用均方式收取一些附加服務費,把消費者認知內的物聯網硬體獲取成本降到最低,甚至幾乎為零。

但是,這只是我們希望使用的一種商業方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不足。

物聯網改變了哪些商業模式?

1.一次性買賣

這是最為穩妥的一種商業模式,和之前賣出傳統產品的方式一模一樣、並不需要做出什麼改變。但是高出來的費用會透過提供各種物聯網增強體驗服務來讓消費者覺得自己的錢沒有白白浪費在一個頭上。例如,所有的特斯拉汽車都有聯網能力,並且特斯斷拉公司可以隨時隨地為特斯拉車主自動提供免費無人駕駛軟體功能更新、車內娛樂系統更新以及其他功能升級服務。除了這些服務,特斯拉公司還能提供很多的資料分析服務,如無人駕駛中的影象分析、駕駛員體態感知、駕駛員互動等。作為一臺以軟體功能為亮點的汽車,這種特性對消費者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他們願意付出更多的錢來為這種服務買單。

因此,有時候在釋出物聯網產品時,並不需要對原有傳統消費產品模式進行修改。藉助已有的商業與分發模式,透過新增物聯網產品的特色服務也能吸引到足夠多的使用者。

2.產品+資料服務

這種模式除了出售硬體產品之外,還可以在產品使用中收集到的資料上做文章。經過加工處理,這些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資料可以作為資料服務出售給企業。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是一個生產物聯網輪胎的生產商輪胎可以記錄溫度、磨損度、週期數、壓力、卡車位置等有用資訊,現在出售輪胎的同時,如果推出可選的資料資訊分析服務,可選服務就會為你創造很大的價值。

例如,出售一批輪胎給物流車隊,車隊的管理員會極其關心輪胎情況:能使用多久,磨損程度多大,是否安全,實時的監控服務能否有效降低車隊事故率並提高工作效率。這時,資料服務對於車隊的管理員就有著非常巨大的吸引力,因為他明白購買服務的錢遠遠低於事故發生後他所必須付出的損失。透過這種利用資料的方式,我們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拓展產品的銷路並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3.單一服務型

這種商業模式更多應用在高價值的物聯網產品上,在過去我們將它稱為租賃模式。例如,為了提高資金流轉率,各大航空公司基本上不會全額購買一架飛機,而是採用從生產商或者資產公司租貨的方式獲得飛機的使用權。在物聯網中也一樣,只不過這種服務費用的收取範圍就不只侷限於硬體,同時可以開展軟體服務費、資料分析服務費等業務來增加收入,並且向消費者提供靈活的消費方式。例如,如果把飛機引擎做成物聯網產品,我們不僅可以向航空公司提供引擎租賃服務,還能夠為航空公司提供實時的燃油效率分析,與速度、海拔、負載等資料結合,就能為航空公司提供更大的價值,因此航空公司也願意為這項服務付費。

4.產品+增益型服務

舉個例子,在我國北方的草原上有很多大型風電場,這些風電場每年至少為全國提供5%的電力。影響整個風電場發電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如風扇扇葉角度、不同風速下渦輪的發電效率、不同發電機的分佈。這時“產品+增益型服務”意味著什麼呢?首先可以向發電廠的建設方提供物聯網產品,並隨時利用風場上產生的各種資料來對發電廠的經營提供最優的分析。除了出售產品的收入外,其他收入可來自於透過調整生產方式提升的使用者經營能力,並從中提成。這種情況下,生產商和使用者就成為連線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此外,這種模式要求生產商擁有較為豐富的產品線,能夠為整個專案提供足夠多且多維的資料。

5.純增益型服務

在這種商業模型下,供貨商的角色更像是客戶專案的大管家,從建設到經營全部承包,透過一整套的解決方案來提升經營效率。當然,與上種模式不同的是,這時供貨商只收取業績提成,並不計較投人的硬體成本,因此,會有比上述商業模型更高的提成率。這種模式針對的是產品不具備吸引使用者的能力,或者產品本身有能力但是分析經營能力較弱的團隊。

物聯網改變了哪些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