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的價值

武夷巖茶(大紅袍)既有綠茶的清香、紅茶的甘醇,又獨具“巖骨花香”的青茶(烏龍茶)神韻。武夷巖茶“活、甘、清、香”的滋味與其優良品種和得天特厚的產地有關,更與它獨一無二的製作工藝有關,已故的茶界泰斗陳椽先生評價它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製作技術,無與倫比,值得中國人民雄視世界”。

武夷巖茶的價值

2006年5月25日,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單(序號:413;編號Ⅷ—63),入選”傳統手工技藝“專案,成為首批唯一的茶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武夷山涉茶人數超過12萬,從事茶葉生產製作的人員超過4萬,其中,栽種、製作“大紅袍”的茶農已過萬戶,而且大紅袍傳統制作技藝的傳承,需要長年累月經驗的積累和幾十年如一日的恆心,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願意拜師學藝,這也是大紅袍製作技藝能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National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重要原因之一。

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手工製作工藝製作的流程有采摘、倒青(曬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復炒、復揉、初焙(毛火、走水焙、搶水焙)、晾索、揀剔、復焙、篩分、揚箕、勻堆、吃火、燉火、團包、歸堆、拼配、補火等20多道工序。

武夷巖茶的價值

作為傳統手工技藝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制作技藝,源於唐代,成於明末,從名傳一方的蠟面、研膏、龍團鳳餅、石乳、先春、武夷松蘿直到烏龍茶和紅茶創制,蜚聲世界茶壇。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工藝經歷了千餘年曆史的技藝傳承。武夷巖茶大紅袍做青、烘焙工藝,變化因素眾多,掌控複雜、極其深奧。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工藝流程一環扣一環,每一道工序對茶的品質均有著重要的影響。萎凋、做青、雙炒雙揉、焙火等工序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能,其間蘊含精深的科學要義,是研究青茶(烏龍茶)氣候與品質、內因變化與花香形成的重要科研課題。

武夷山是紅茶、烏龍茶創制工藝的發源地,獨佔世界三大茶類(綠茶、紅茶、烏龍茶)中的兩大類。

武夷巖茶(烏龍茶,也稱青茶)製作工藝,從十六世紀明代萌芽期起,在此後的歲月中,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時期,由簡單的工序到完善的工藝流程,直至達到高超的技能,形成巖茶舉世無雙的技藝,對烏龍茶的發展、工藝的完善,乃至推助世界各種茶類的發展,其影響深遠,貢獻巨大,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武夷巖茶的價值

武夷巖茶具有高價值的原因:

一、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制作技藝的不可複製性

大紅袍手工製茶技藝的非物質文化內涵,重點在於其不可複製性,如“看青做青,看天做青”、“兩曬兩晾”、“低溫久烘”等,這些技藝依賴於大紅袍獨特的生長環境與原料的地域性,與武夷山脈地理地貌、以及特殊的土性(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陸羽茶經》)是分不開的,在武夷山區域外無法應用。

二、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制作技藝純手工製茶的複雜性

大紅袍的傳統制作技藝萌芽於16世紀,茶農在漫長的製茶過程中總結創造出獨特的手工製作工藝,是現代機械無法完整替代的,全憑人工實踐經驗、現場感覺來進行手工操作。大紅袍屬於半發酵茶,與其他茶類相比,製作工藝更加繁雜,每道工序對茶的品質都有重要影響,因此需要特別講究。

傳統制作流程的20幾道工序,環環相扣,不可或缺,其中對茶質起關鍵作用的是”複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天做青“、”走水返陽“、”雙炒雙揉“、”低溫久烘“等環節。

在製造過程中即精選適制的茶樹品種,嚴格採摘標準,又運用精湛細緻的做青和焙火技術。巖茶初制的工序為:採摘、萎凋、做青、殺青、揉捻、烘焙。巖茶的做青過程中,搖青與靜置交替進行,將曬青後的茶青置於水篩或搖青機中,不斷迴旋和翻動,使葉緣磨擦,搖青次數從少到多,力量從輕到重,間歇時間從短到長,週而復始,反覆5~7次,後期搖青不足輔以雙手輕拍做手,全程8~12小時。因茶樹品種,老嫩度,氣候,曬青程度等不同,做青次數,程度也不同,要做到”看青做青、看天做青“”輕萎凋重搖“”重萎凋輕搖“。

三、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制作技藝的科學性

武夷巖茶精湛的工藝、高超的技能,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兩曬兩晾”的複式萎凋使鮮葉失水得當,否則鮮葉失水過多則成“死葉”,失水不夠,則難以做青;

篩搖做青是決定品質好壞的關鍵。外因條件對內因影響極大,“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就是在多變的氣候狀態下靈活掌握,為鮮葉擇取最佳的溫、溼度條件。搖青與做手、厚攤靜放、動靜結合交叉進行,使鮮葉從彈性到柔軟,從柔軟到硬青的技術,俗稱“走水返陽”。透過走水促進梗脈中的水分加速輸送至葉面,同時也把梗脈中的豐富的內含物帶至葉面,這樣邊促進內質變化,邊限制水分繼續蒸發,使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緊密結合。

炭焙“低溫久烘”中,憑藉溫度對視覺的衝擊和手感,不斷調整每個時段的溫度,各個時段的溫度要恰到好處,根據火功需求控制不同的溫度,以達到透過低溫久烘調整滋味、香氣,以達到以火調滋味,以火調香氣,堪稱驚世一絕,難怪清代梁章鉅發出“武夷焙法,實甲天下”的讚歎。

所有這些都有著豐富的科學內涵,至今仍然是研究烏龍茶氣候與品質的關係、內因變化與花果香形成的關係的重要科研課題。武夷巖茶的工藝技能為這一課題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四、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武夷山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茶文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武夷山是中國著名的茶文化藝術之鄉,是世界紅茶、烏龍茶的發源地,武夷巖茶是在傳承了綠茶、紅茶製作的科學精華基礎上出新,繼承了綠茶的清香、紅茶的甘醇,又獨具“巖骨花香”的武夷烏龍茶神韻,其製作工藝、技能具有科考、科研價值,主要分萎凋、做青、雙炒雙揉、燉火等步驟,期間經歷了千餘年曆史,形成了具有卓越高超技能和鮮明地方特色的一整套完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武夷山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南北朝簡單的採葉做餅起,到唐代蒸青餅茶(研膏、蠟面),宋代的龍鳳團茶,明代的炒青綠茶,清代極為興盛的小種紅茶,以及始於明代,盛於清代的巖茶(即烏龍茶),它幾乎涵蓋我國主要茶類。這充分說明武夷山先民們勤勞智慧、勇於創新,創造了精彩絕倫的茶文化,並得到歷代文人、學者、專家的高度讚賞,它對見證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生命力,具有獨特的價值。

由於武夷山獨特自然環境的薰陶,傳統而獨特的製作工藝,因而使巖茶的品質具特殊的巖骨花香的“巖韻”風格,為世人所稱讚。它的先進工藝與技能,在中國乃至世界茶葉發展史上影響深遠,具有重要的地位。正因為武夷巖茶製作工藝高超,所以巖茶品質彌足珍貴,它所產生的經濟價值也是巨大的。稱為武夷巖茶之王的大紅袍已行銷世界各地,深受國內外人們的喜愛,它不但出現在平常老百姓家中,也屢屢出現在高檔場所,令人驚歎不已。

武夷巖茶與臺灣烏龍茶有血緣相親的關係。早在清嘉慶年間,臺灣商人柯朝從武夷山引進茶苗,始植於臺北文山區鯽魚坑,成為臺灣茶葉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發祥地。嗣後,於咸豐年間,臺灣青年林鳳池從臺入閩鄉試,中了舉人,回鄉時帶去武夷天心寺僧贈送的三十六株優質品種茶苗,植於南投縣鹿谷鄉凍頂山,成為現今凍頂烏龍名茶區。對此臺灣學者連橫編修的《臺灣府志》以及《茗談》一文中作了記錄、評價。

在此後的歷史中,武夷巖茶製作工藝相繼傳播到閩南、廣東、臺灣等地。武夷山與臺灣又在茶文化上進行了頻繁的交流,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武夷山與臺灣就各自舉辦過數屆國際(地區)無我茶會,臺灣地區曾兩次邀請武夷山茶藝團參加中華美食展展示武夷茶藝。它對促進民族文化的認同,增強民族團結凝聚力,維護祖國統一,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