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堅持的8個好習慣

說來慚愧,最近我越發覺得自己臉皮厚了,每次遇到優秀的人,我的第一反應,必須是看看他們身上,有沒有我可以複製最佳化的地方。

雖然說出口格調很是不高,但這確實是我這些年來的一大總結。

有點反人性,畢竟別人的優秀會讓我們心理產生不適。

下面這8個習慣,從別人身上學來的也好,自己總結的也罷,都是君佳親身經歷。

所以啊,可能逼格不是很高,但我相信,既然對我這個世俗青年有用,但對大家來說,應該也是具備參考價值的。

1、把保持好身材當成一種生活態度

減肥前的我,就是一個大學隨處可見的肥宅,想吃什麼就點外賣,一天可以看5、 6部電影,晚上不過三點不睡覺,不能逃的課也要想辦法中途溜走,走兩三步路就嫌累。

直到我看到了卡神的一句話:

“在電視機前吃著薯片喝著可樂的胖子,理解不了好身材的美感。”

這句話當頭喝棒,打醒了我……(好吧,我住嘴)

其實主要是因為當時跟搭訕加微信的女生,漸漸地都成為了好朋友。

就是因為這麼樸素無華的原因,我開始跟很多人一樣,沒命地繞操場跑啊跑,然後爬坑,開始入門健身,無氧有氧結合,爬山,游泳,騎行,很多東西都嘗試過。

一年的時間,期間經歷過失戀,跟學校的朋友創業失敗到後面小小的成功,月收入穩定的同時,我也收穫了穩定的體重。

身材在各類大神面前,當然不值一提,但對於我個人來說,意義卻非常重大。

運動習慣能讓我們保持健康,精力充沛,這不需要我強調。

減肥成功對我來說,是我對抗自己的惰性,從寫計劃到執行,最後成功達成的第一件事。

正是因為這件事,划水考的普通高中,划水考的普通大學,從來沒有認真思考任何事情的我 ,也居然開始想要把控自己的生活了,開始理解想要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後來跟朋友散夥,自己苦守幾個淘寶店,再到選擇自媒體,每天熬夜寫稿碼字看書,都是減肥前那個我,完全不敢去選擇的事情。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相信這句話。

減肥成功學很無稽,但無論什麼時候,保持一個良好的身材,不僅關乎到我們的健康狀況,還影響氣質跟自信。

但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時刻提醒自己,目標只有踏實並且有序地堅持,才能達成。

2、睡前可以玩手機,但堅決不刷影片

睡前舒舒服服地躺到床上玩手機,這對幹了一天活的人來說,這誘惑幾乎沒法防禦,即使是自律界的大神,也不敢說自己睡前不想玩手機。

所以,我不輕易勸別人不玩手機,但最好能做到睡前不看影片。

看點資訊,看點文章,其實花不了多長時間,但影片總是連續性的,無論是刷劇,還是電影。

人有一個很不好的心理特徵——

【契可尼效應】

事情一旦開始之後,如果這件事情不能完成,我們就會變得特別難受。

所以,一旦開始影片,我們很難中途停下,除非到了逼不得已的節點。

很多人養成晚睡的習慣,就是因為喜歡睡前看影片。

大喊睡前要學習的人往往因為堅持不下去而備受煎熬,陷入無限的自責迴圈裡面。

倒不如接受手機,僅拒絕影片,聽起來好像根本不是什麼大事,但當你能堅持下來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給你帶來的改變。

睡前不看影片習慣了,我有時還看起書來,

改變總是藏在這些細微的東西里面。

我一直在堅持的8個好習慣

(給大家看看我的鬧鐘)

3、做好記錄跟收藏

我不是很會做筆記的那一類人,經常馬哈哈的,也試過知乎上很多精緻的計劃跟表格,無奈花在這方面的時間比學習的時間還要多。

後來慢慢地就放棄了這方面的努力,看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就只是

簡單地分類歸進自己的素材庫。

再到要的時候,直接透過關鍵詞檢索,如果檢索不到相關內容,就會刻意去填充。

比如手機裡的攝影筆記分類:

我一直在堅持的8個好習慣

我不太喜歡在車上聽歌或者其它音訊,加上幾張不斷填充的關鍵詞結構圖,這個記錄收藏習慣,可以讓我能利用碎片時間,覆盤自己感興趣的那些東西。

把筆記做得很漂亮是一個很強大的能力,但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但每個人都要學會記錄跟收藏。

4、再忙也要堅持輸入輸出

作為一個理工鋼鐵直男,在大學的時候,我經常因為看書跟寫作拍照,被認為是班級裝逼界翹楚,但一畢業,我單靠這些輸入輸出,拿到的offer跟工資,都要比普通的同學要多出不少。

這是一個越表達,就越有競爭力的社會,就比如以前在知乎,槓精都能有一席之地。

學習是輸入,任何形式的展現跟實踐都叫輸出。

如果看完一本書,完全沒有輸出,也沒有實踐,就約等於沒看。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起來學習特別刻苦,但實際上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

單拿寫作來說,並不是只有作家才能夠寫作,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把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想記錄下來,不僅能鍛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更能把自己的成長軌跡視覺化。

輸入是輸出的前提,而輸出能倒逼輸入,

一開始,你是因為接收了很多東西,想表達點什麼,到後來,你就會因為想表達什麼,主動地去學習接收更多的東西,這是一個極好的閉環,也是你提高競爭力,拉開與同齡人距離的有效途徑。

5.、在還沒多大成就之前,拋棄「假期」概念

在平時,我不會少給自己放空的時間,在假期,我不會把自己放得太空。

聽起來好像是個自虐的習慣,但確實是自己慘痛的經歷後,總結出來的技巧。

之前每天都在等週末,等假日,但週末假日一過,整個人跟洩氣了一樣,找回狀態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經常性地就斷了某個準備養成的習慣的,比如說早睡,比如說準點吃飯。

再說了,

我們真正擁有的時間,遠遠沒有自己想像的多。

一天的1/3用在睡覺,1/3要硬性工作(理想狀態下),剩下的1/3,也不一定是我們真正能支配的時間,要滿足身邊人的訴求。

完成拖延留下的工作或者學習任務,動不動把週末跟節日那樣大塊空白的時間用來發呆太過奢侈。

都說決定差距的,是假期那些日子,我雖然不是很認同這句話,但真正務實的人,不會輕易讓自己放縱,多為自己的目標犧牲點什麼。

寶貴的時間,要浪費在有價值的事物上。

6、凡事先開始五分鐘

我們經常會立很多flag,然後拖延到最後期限,不得不做的,敷衍了事,可以不做的,基本上就放棄了。

為什麼呢?

當然就是因為拖延,我收藏過很多對付拖延症的辦法,但大部分都有點扯,對抗拖延的方法,居然比原本要做的事還要複雜。

後來我學乖了,給自己定了個很輕而易舉的規定,凡事先開始5分鐘,沒手感再考慮其它。

就比如週三下午公號必須更文了,中午吃完飯,我就會告訴自己,寫個五分鐘,如果還是沒感覺,那就發個簡單的推送,看書,或者打掃衛生之類的。

前3分鐘或許還飄忽不定,但5分鐘就足夠熱身了。

如果這個時間段,還是沒能帶出狀態,那就說明目前幹這事不太合適,找點輕鬆但不浪費時間的事情代替,減輕自己的負罪感。

很多人的做法都比較極端,要麼硬逼自己到底,要麼聽任自己拖延,前者只會讓自己瀕臨奔潰,後者又可能導致習慣性墮落。

凡事先開始五分鐘

——這個折中的習慣,在你拖延症纏身的時候,既是放過自己,又是為自律做出最大的努力。

7、刻意社交,但不強融圈子

很多文章跟回答,都在說什麼不要害怕孤獨,自己一個人挺好之類的話,把這些東西當成逃避接觸外界的藉口,你就輸了。

因為這些話都是說給不擅長社交的你聽的,但實際上,人是社交動物,如果真的孤身一人,可能就麻煩了。

勸自己主動去認識一些人,這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情,強融圈子,

隱藏自己的個性才是我們要杜絕的事情。

我們大多數人強調自身價值才是社交硬通貨,這沒錯,但我們也得有主動展示自己價值的機會。

8、每次出現極端情緒的時候,記錄下來。

以前君佳的脾氣真的很差,很容易跟別人懟上,也會為一件小事激動到臉發青,在生氣上面浪費了很多很多時間。

後來看了卡羅爾・德韋克《終身成長》,知道了

在控制不了情緒的時候,得及時找到一個情緒出口。

而記錄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開啟手機的備忘錄,把當時的情況簡單記錄下來,這個動作就已經能緩解大半的情緒了。

事後再把具體的反思跟覆盤加入進去,長此以往,你會發現你逐漸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同時你會對自己有更深的瞭解,能有意識地避開極端情緒的觸點。

就像查理。芒格說的那句名言

“知道自己在那裡會死,就別去那裡。”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帶給你們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