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生命之輕》讀後感

《不能承受生命之輕》作者捷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原著《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也有人叫《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

一個看似節不連篇的愛情小說,把人物內心寫的如此深刻,仔細讀來,確是一本反應現實的哲學書。

尼采認為,我們的世界是“永恆輪迴”的,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都是無數次的重複,我們的生活是能夠被預演的,有朝一日,我們的生活會按照我們經歷過的方式再現,而前者中反覆還將無限重複下去,如果世界果真如此,我們就會像耶穌一樣被釘在永恆色十字架上,無法承受的重負將會沉沉的壓在每一個人身上,然而這個世界存在的基礎恰恰是輪迴的不存在,生活無法預演,我們既不能把他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相比較,也無法使他完美之後再來度過,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氾濫,人們肆意的生活,獲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慘,輕就真的美麗嗎?

文章主角托馬斯是一個離異多年的外科醫生,擁有眾多的情人,生活風流而快活,然而特雷莎的闖入打破了他的自由,托馬斯一直在愛戀特雷莎和追求自由之間徘徊選擇,特蕾莎之於他,既非情人也非妻子,而是一個被放在籃子裡順水漂到他床第之岸的嬰兒,離婚以後的托馬斯是愉快自在的,婚姻對他來說是一種責任的束縛,阻礙了他體會生命的快感,在無數的性友誼中,他獲得了美好的生命之輕,特蕾莎無疑是這種生活的終結者,她緊緊握住托馬斯的手使他感到了久違的生命的責任並體會到了其中的美好,可是他又不願放棄多年來的自由,對於托馬斯來說,獨居還是與特蕾莎結合,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愛情問題,而是關係到他對存在可能性的理解,一向輕鬆的他在六個偶然事件的推動下,選擇了非如此不可。

七年之後特蕾莎的出走,將托馬斯又重置於自由之身,使其身上的重負突然間釋放,甚至感到悲傷過後的美好,托馬斯嗅到溫馨的生命之輕,可是,隨之而來的沉重卻也將他徹底擊到,他已經學會感受別人的痛苦,他終於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從前隨意的生活,他回到了布拉格,追回了特蕾莎,也追回了存在的重量,如果說托馬斯不斷的在輕與重之間遊走選擇,特蕾莎也嘗試著去接受託馬斯的存在,當她無法忍受託馬斯在肉體上的背叛,她開始了向輕的試探,和一個工程師發生了關係,可是這次行為只給他帶來了更深的痛苦,更重的負擔,認真是特蕾莎的行為方式,認真讓他陷入痛苦的絕境,雖然她努力從行為到精神上向自己的愛人托馬斯靠近,,然而她最終還是失敗了,她永遠揹負沉重的負擔,而這承重恰恰也是對托馬斯的一種吸引。

輕重選擇的對立與兩難,構成了人類的一個基本存在境況,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在這個哲學命題上找到印證,它與善惡無關,究竟是選擇輕還是選擇重,昆德拉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他只是提出這個問題並給予了闡述,在一個極限悖繆的時代,輕與重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不存在的,追求意義,選擇承擔,並不一定就能收穫到預期的沉重感,反而常常導致不能承受的生你之輕,但是這輕鬆之中不也包含著生命的沉重嗎?

藉由此書明白了好多,其實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個問題,對於理想化的人來說,選擇更難,唯有在輕重中,儘量平衡,希望未談戀愛,戀愛中和失戀的人都看看這本書,或許能為你提神醒腦,更快走出愛情和生活中的陰霾

《不能承受生命之輕》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