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為何只稱王,遲遲不當皇帝呢?

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為何只稱王,遲遲不當皇帝呢?

公元220年10月,漢獻帝被迫退位,曹丕稱帝,建立曹魏政權。第二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然而孫權卻並沒有稱帝。而是在222年接受曹魏冊封,成為吳王,直到229年,孫權才登基稱帝。此時劉備已死六年,曹丕也已死了三年,那麼孫權為何遲遲沒有稱帝?這背後到底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事情?

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為何只稱王,遲遲不當皇帝呢?

在曹丕、劉備先後稱帝的情況下,孫權本來也可以選擇稱帝,因為當時他佔據著長江中下游地區。綜合實力甚至比劉備還有強上一些,孫權雖然沒有稱帝,但卻在222年10月建立年號,按理說,改年號、正服色就是稱帝的節奏,說明孫權還是想稱帝的,但他卻又有所顧忌,所以只是建元而不稱帝。那麼,迫使孫權只是稱王的因素有哪些呢?

其一,避免兩線作戰,減輕軍事壓力

219年,呂蒙襲取了荊州,並且殺死了關羽,導致孫權與劉備的盟約破裂,雙方徹底成為不共戴天的仇人。之後曹丕稱帝,這種情況之下,孫權再度上書,被賜奏章,並送還於禁,以表誠意。

222年6月,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破劉備,孫權取得了勝利,然而此時曹丕不斷催促孫權交出太子孫登去做人質,孫權以種種藉口推諉。因為,一開始孫權就沒有真心稱臣,在與曹魏關係破裂的同時,主持蜀漢政府的諸葛亮立刻調整外交政策,與東吳重新修復關係,雙方再度結成好兄弟同盟,孫權再度化解兩線作戰的危險。

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為何只稱王,遲遲不當皇帝呢?

其二,名不正言不順

小霸王孫策在臨死前對孫權說過一番話: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為何只稱王,遲遲不當皇帝呢?

一旦稱帝就是向天下人表明了自己奪取天下的野心,必然會招致其他地方勢力,甚至魏蜀兩國的討伐。曹丕稱帝,那是接受了獻帝的三退申請,不得已而為之,不情不願的當了這個皇帝。而劉備本就是漢室後裔,當朝獻帝的皇叔,獻帝一死,劉備自然就成了名正言順的漢室天下的繼承者。在這種緊要關頭,孫權自然是不能去撞這個槍口,只能暫避鋒芒,待得日後,再圖打算。

其三,東吳內部的整合問題

孫權要想政權穩固,就必須得到江東的地方士族的支援。所以他要整合江東士族的力量,讓他們支援自己的政權,只有這樣才能坐穩皇位。

再有就是浙閩地區的少數民族——山越人。繼承父兄基業的孫權,表面上已經佔據了江東六郡,然而,“深險之地猶未盡從”的山越人雖表面上順從了孫權,可背地裡卻搞了無數的小九九。於是孫權便安排“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在攘外必先安內的大趨勢下,迅速搞定山越人成為了孫權繼位之後的頭號任務。

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為何只稱王,遲遲不當皇帝呢?

229年,47歲的孫權登基稱帝,改元黃龍。對此諸葛亮力排眾議派衛尉陳震前往慶賀,雙方再度結盟。

震到武昌,孫權與震升壇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允屬蜀,其司州之士,以幽谷關為界。

——《三國志·陳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