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網際網路焦慮

中國式網際網路焦慮

最近在跟朋友一次對話,她告訴我說:“自己的朋友圈看似很美好,每天各種城市跑、各種忙碌,但是內心卻感覺很焦慮。”

為啥呢?因為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做起來了,她還在原地做自己的零碎工作,突然就感到自己很焦慮。她心裡很清楚,自己的這份工作不可能一直做下去,但未來又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看著網際網路的世界瞬息萬變,一個個網紅來了又去去了又來,這些超級流量入口尚且如此,自己這個小透明就更加感到焦慮了。焦慮耗光了她的身心,讓她看起來十分憔悴。

但是在我看來,她已經很優秀了,20多歲的年紀,買了自己的房,月收入好幾萬,足以擠進5%的人群裡。

你看,她明明就很好,但內心裡總是充滿了焦慮。這在過去我接觸的網際網路人群中,不佔少數。比起外部世界的瞬息萬變,我更覺得她應該停下來,好好地調整一下自己的身心,這也是過去幾年來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嗯,你們不要再吐槽我為什麼更新得這麼慢了。)

從2009年寫豆瓣開始,作為一名老油條,我在網際網路上已經寫了快10年的東西了,中國網際網路世界的內容端,其實一直沒產生過太大的變化。10年前最缺乏的是好的內容和作者,今天依舊缺乏的是好內容和作者。即便如此,身在網際網路的巨浪中,你就是會莫名地覺得很焦慮。

歸結開來,是因為這個圈子每天都在“創新”,但如果你仔細靜下心來想想,大多數“創新”,不過是舊瓶新裝罷了。就好比將“藍寶石透鏡”改成“100%三稜式光學透鏡”,將“辣椒炒肉”改成“寧鄉農家小炒肉”,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創新了。還有的創新不過是在開倒車,比如現在很火的流量明星。

他們“創新”的唯一創新,就是創造了焦慮。我將他們的這種焦慮,稱為“中國式網際網路焦慮”。

像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之類,已經蓋棺定論的東西我就先不說了,現在只等著他們慢慢老化。說說幾個最成功的:比如這個幾年一直火的,以抖音和快手為主導的短影片。

當這個行業興起的時候,有人告訴我:“去玩影片吧,公眾號要淘汰了,今後短影片才是自媒體的主流。”

聽到這話,我有點想笑。將傳統的長影片剪短一點,滿足使用者焦慮的需要,就覺得自己是在“創新”了。10年前我玩微博的時候,一大幫專家點評為啥現在的媒體字數越來越短:“這是因為現在的生活節奏變快了,大家用的是碎片化時間,我們未來獲取的資訊將有越來越短的趨勢。”

結果,幾年後,微信公眾號在這個“越來越短的資訊時代”裡應運而生。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不僅僅很長,而且比傳統部落格時代的文章還要長。之後還有更打臉的:2016年,微博自己也由140字的限制變成了長微博,我現在每天更新的微博就全是長微博。

再說回短影片行業。這兩天,一篇《抖音的美好與價值》被刷屏了,抖音總裁張楠說,抖音的價值取向是美好和真實:

在2017年底,抖音快速增長,從一個小眾、潮流人群的產品,變成了普通人記錄生活的平臺。我們發現,很多人在抖音上記錄下了他們開心、樸實的生活瞬間。公眾號:36氪抖音總裁張楠:抖音的美好與價值

這是在揣著明白裝糊塗。絕大多數的抖音影片既和這些美好的小確幸沒有關係,更與真實搭不上任何邊界,全是MCN刻意而為之。美好與真實的東西可遇而不可求,而MCN講究的是使用者黏性,需要的是穩定輸出,那就不得不刻意地批次製造了,我想這些張楠不會不知道吧?

也許是天生對影片有免疫力,我很難對影片上癮。和看公眾號後的充實感不同,每次我看完抖音後,都會感到一股空虛感襲來:明明手指在不停地劃,眼睛在目不暇接,但你卻感到無盡的空虛。

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影片這種載體,

他雖然資訊密度達到了,但大多數只是簡單的資訊堆砌,資訊深度還遠沒有達到直指人心的地步。

正因為如此,抖音發展到如今,疲軟之勢已經顯現出來。絕大多數關注的號,看得我有些膩乏了,

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重複。看多了給人的感覺就兩個字:無聊。

Vlog 每天都在重複自己那單調乏味的生活——作為一名每天至少有一半時間要用來運營抖音號的博主,你能祈求他的生活能豐富到哪裡去呢?大多數人的生活不過是每天重複罷了。

重複度最高的要屬跳舞博主,舞蹈有很多種,通常一個跳舞博主能將一個門類跳好就已經很不錯了。因此,動作的重複就成了不可避免。比如我喜歡看的一個街舞女博主,她的所有動作裡永遠有個抖腹、撐肘兩個動作,同一個動作看多了以後會產生膩煩,結果就是取關。

吃播,每次我看吃播都覺得他們有點可憐。按照他們這種卡路里的攝入方式,長年累月下去,不是得肥胖症就是“三高”纏身,要麼就是患胃病或者痛風,吃播催吐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這始終是一門青春飯,不是長久之計。然而他們將此當作一門事業,你說,你不焦慮誰焦慮呢?

即便你看的是讀書號,看完以後,你會覺得他說的都對、都有理,但和什麼都沒看沒什麼區別。原因無他,因為短影片這個載體太短了,他給我的知識僅僅只能呈現一個點,而無法像讀書一樣,形成一個面,將知識系統地連線起來,所以忘記也就在所難免。其實系統學習知識最好的方法還是透過文字,這也是為何快手要佈局知乎的原因之一。

唯一對我有用的,可能是游泳、籃球這類必須透過影片才能更好學習的運動,

但是這類影片我並不需要他們具有時效性。

比起每天開啟App看更新,我更需要的是一套從頭到尾完整的教學影片。今年夏天我的蝶泳就是這樣學會的,每次學習的時候,我都是自己主動搜尋完整的長影片,而不是開啟App,等著博主更新一個不能拖動的60秒短影片,這樣的學習效率太低,是無法學會的。

當內容過度重複後,有些博主試圖轉型,比如我見過一個每期介紹一款名車的號,想轉型成駕駛教學,順帶融入點段子。想想看,都是與車有關嘛,結果你猜怎樣?點贊和回覆也驟然下降,觀眾並不買單,嚇得他只好又做回介紹名車的老本行,繼續在以前的死迴圈裡轉圈。

由於內容創造的枯竭,於是他們又開始“創新”,生造出來一個新詞:KOC(Key Opinion Consumer 的縮寫)。某度上關於KOC的解釋是這樣的:

KOC不同於KOL長期創作某一垂直領域的內容從而獲得垂直營銷力,KOC甚至不能稱之為意見領袖,但卻在垂直使用者群眾擁有較大的決策影響力,能夠帶動其他潛在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以一個普通使用者的身份來為品牌打call,而不是作為專家形象進行產品推介。

這就讓KOC擁有更多的真實感,從而更能影響其他使用者決策。

光是看這個解釋,你就會覺得很多矛盾之處。首先,KOL 並不總是以專家形象而現身的,很多時候他們也只是以一個普通使用者的角度去體驗產品、傳遞使用者感受,並且略加一點專業知識在裡面。

其次,我沒有見過哪個KOC能保持“真實”的,所謂的真實,不過是你們看上去的真實罷了。KOC他每天都要更新、直播,投入大量的時間在影片製作裡,也是要吃飯的。要吃飯就要接廣告,這是不可避免的。

但使用者對廣告有著天然的牴觸感,久而久之,你會感覺他其實和KOL一樣,“變質”了,變得有銅臭味了,變得不像從前那樣清純可愛了。

網際網路的焦慮都是如何來的?就是被這些網際網路的攪屎棍給攪和來的。今年造出一個新詞,明天造出一個新詞,什麼“降維打擊”、什麼“認知升級”、什麼“底層邏輯”,不明所以的觀眾還以為這個世界即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但其實他們只是商家的營銷手段,為的是讓你產生“我們的產品即將顛覆你的三觀”的幻覺罷了。

知乎大V 採銅 曾經記錄過微信之父張小龍的一次演講,總共說了3萬個字,以上最流行的網際網路語言都沒有,甚至連最常用的“玩法”、“打法”、“商業模式”也沒有,用得最多的竟然是“使用者”、“朋友”、“時間”。要我說,這個產品經理一點都不時髦,甚至還有點守舊派的土,但是並不妨礙他成為中國最優秀的產品經理。

再回到KOC的討論,最近有一篇被刷屏的《KOL老矣,KOC當興》就寫得很好笑,不明所以的觀眾,還以為又一個新物種出來了,在挑戰KOL。

但其實說穿了,KOC就是S碼的KOL,升級版的微商。

對於讀者(觀眾)來講,沒有人一開始就是衝著消費去看KOC 的,消費的基礎是信任,而信任的基礎是KOL的專業水平。我看的是你的內容,消費是順帶的。

而KOC將本末倒置:專業不重要,對自己的行業連一個基本的認知都沒有,省去前面的步驟,直接向粉絲推薦產品就完了,為了消費而消費。看似很新潮很酷,可你仔細想想,他們和90年代電視購物的那批人有什麼區別?

你看清楚這群人的焦慮了嗎?他們的焦慮不是來自別人,而是來自於自己。正常情況下,讓觀眾進行消費,這是你將內容做好後順帶的結果。而他們太急了,急得將內容省去了,直接引導消費。

把結果當成了目標,

為了消費而消費。並且還自以為是地覺得,自己是站在風口浪尖的弄潮兒。

他們嘲笑KOL 已經老了,但其實,他們才是最危險而焦慮的那群人。沒有內容的KOC,就像沒有地基的房子一樣,搖搖欲墜,隨時會崩塌。

跟這群自定義的KOC 一樣,製造焦慮的,是流量明星。我已經寫文章批評過很多次類似於蔡徐坤一類的流量明星了,有人嘲笑我說:“你老了,現在的時代不同了,玩法也不同了,以前是歌手出了作品才有粉絲,現在是粉絲自己決定自己的愛豆。這叫使用者參與感,你懂麼?”

於是馬上就被啪啪啪地打臉了,這個月鹿晗主演的電影《上海堡壘》,籌備了6年,投入3。6億資金(據傳鹿晗方拿去1個億),由於排片率僅為0。1%,上映1周便下映,豆瓣評分僅為3。2,票房口碑雙雙撲街。

中國式網際網路焦慮

這部電影我還正兒八經地跑去電影院去看了,看得最開心的一段,是我中途去小賣部買水的時刻。看完以後,我的內心有種許久沒有的上當受騙的感覺,不過還好,電影票是別人送的……但是浪費了我的時間啊!

大家都說,這片不能怪鹿晗,不能怪流量明星。這話說得不錯,《上海堡壘》爛,確實不能全怪鹿晗,但是同樣也說明,流量明星並不能拯救爛片的票房和口碑啊!花了1個億,但是卻沒有體現1個億的流量價值對不對?難怪導演滕華濤直言:我用錯了鹿晗。

《上海堡壘》的票房勉強過了1億,回收成本大約5000萬,這也意味著,投資方在這部電影裡至少虧了3個億,連流量明星的成本都沒收回來。資本是嗜血的,當流量明星不能再為他們帶來利益而是虧本時,下場就只能是被拋棄。

鹿晗已經29歲了,將近30歲的年齡,這意味著他粉絲群體的年齡已經開始悄悄改變。跟他差不多年齡的李易峰,已在去年的《動物世界》裡靠著自己的演技逐漸轉型,即便如此,今年已經很少能在熒幕前看到李易峰的身影了。對於沒有任何演技的鹿晗而言,形勢只可能更糟。你說,流量明星怎能不焦慮?

“我們現在是新的玩法,你們老了你們不懂。”最近我在看《圓桌派》的時候,來了一名新嘉賓,他也持有這樣的論調。他認為,只有老派作家才自己一個人關起門來寫作,新作家都是由讀者決定小說方向的:

中國式網際網路焦慮

他甚至還蠢蠢地覺得小米手機之所以能火,是因為小米是粉絲參與設計的手機。(難道不是因為便宜麼?)

其實這種玩法一點都不新,只不過是歷史的重演。前安卓時代就是這樣的:所有的需求全都附和使用者,你想要什麼,我就給你做什麼。你想換電池,就給你個可以摳的背板。你要記憶體大,我就給你SD卡槽。你想筆記本插網線,我就給你網線插口。

直到喬布斯上來,將可拆卸式背板、SD卡槽、網線插口通通去掉,大家才開始逐漸明白:

客戶的需求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時代的方向還是需要少數真正懂產品的人帶著走才行。

至於這位嘉賓所說的“由使用者參與設計的小米”,後來也跟著iPhone 一起將SD卡槽去掉、可換電池背蓋去掉、做一體式背板了。

無論是最近狂炒的KOC概念,還是流量明星,或是《圓桌派》裡嘉賓所說的由讀者投票寫小說的作家,我認為他們都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

將一件事情的結果當成了他的目標。大家都想拉更多的流量和熱度,想掙錢,這本來沒錯。但是一旦將流量、粉絲、熱度捧為至高無上的原則,事情就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身為一名KOL應該明白,內容是你的根本,粉絲只是你內容寫得好的順帶的結果。

身為一名明星應該明白,作品是你的基礎,粉絲只是因為喜歡你的作品而粉你。

身為一名作家應該明白,只有遵從你的內心才能創造出好的作品,讀者說的話都是不能對你負責的。

但是現在,他們將順序顛倒了過來,不斷地將粉絲當作第一目標,粉絲的需求當作是終極追求,當一名創作者要靠附和別人而不是自身性格來創作,他能創作出來好作品麼?我不能想象。

從心理學上來講,這叫“假自我”,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要的,都是別人想要他們要的。擁有假自我的人,需要靠別人的承認來博取存在感,他自己是沒有內在價值感的。一旦獲得不了外界對他的肯定,他的世界就像個巨嬰一樣崩塌了。

我不能想象,像這樣一個擁有假自我、需要靠別人承認才能確認存在感的人,能創作出真正精彩的內容來。

網際網路的焦慮從哪裡來?就從這裡來。一群假自我的人邊喊打喊殺要淘汰別人,而自身卻又很快被後面一波喊打喊殺的所吞沒。

作為一名清醒的網際網路人,真沒必要跟他們混在一起,被他們的愚蠢和焦慮所傳染。

縱觀過去十幾年的網際網路浪潮,那些真正能寫的、有核心輸出力的作者,無論跨過多少個平臺,依舊屹立而不倒,張佳瑋、和菜頭、馬伯庸,基本上是全平臺通吃。反而那些早期享受到平臺福利的人,不知上進,在下一個5年到10年裡被統統埋沒。

真正有底蘊的,諸如沈巍、高曉松、劉慈欣,即使是年過半百,也依舊能不疾不徐地重新火起來。

真正有才華的明星,也從來不是被淘汰的焦慮物件,吳京、黃渤、王寶強,額頭上的皺紋都一堆了,依舊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

每個人對年齡都有所焦慮,但市場並不總屬於年輕人的,時間也從不虧待任何一個人。

我每年總聽到各種人在打聽網際網路的“新玩法”、“新打法”、“新名詞”,但網際網路的世界其實沒那麼新,有的只是皇帝的新裝。也沒有那麼的快,頂多將堂食變成了外賣。

如果說他們最大的創新是什麼?那就是中國式的網際網路焦慮。與其每天關注著他的動向,真還不如退一步,靜下來心來想想一些本質的話題:我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如何在這些事情中尋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這些問題雖然既陳詞濫調又老土,但對於每個個體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也將影響你一生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