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無條件相信你”的說服力

“讓人無條件相信你”的說服力

使用“正面資訊”進行積極暗示

有醫生和心理學家聯手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給兩個強壯的男性自願獻血者抽血。先把兩個志願者的視線擋住,然後在他們的胳膊上紮上皮筋,扎針,開始抽血。抽完血後告訴他們每人抽了400毫升。

實際上,醫生只抽了其中一個人的血,對另一個人只是裝裝樣子,沒有真抽血。但由於那個人的視線被擋,以為和同伴一樣被抽了 400 毫升的血。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那個被抽血者有了些生理反應,能夠反映身體狀況的一些指標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奇怪的是,另一個沒被抽血的人的身體狀況也有同樣的變化,經檢查,各項指標的下降程度幾乎和前者一模一樣。

沒被抽血的人由於被矇在鼓裡,以為自己同樣也被抽了血。

這就產生了嚴重的後果,他在這種有選擇性的資訊暗示下,使自己在意識上自覺地朝抽血後的不良反應靠攏。

也就是說,他的生理反應不是緣於身體的失血,而是緣於他心理的失血。

有選擇地組合和提供資訊,目的在於讓對方發現可知覺的信賴性,對我們產生最終的信任。

人們都認為,站在自身利益對立面的說話者是真誠的。

比如,當一個演講者站在一個出人意料的立場時,人們就更傾向於將他們的論點歸因於客觀事實,並認為他們是具有說服力的。

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就像一個吝音鬼式的人物提出要為一起人身傷害事故提供慷慨的補償時,會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人們對他的印象會瞬間改觀;而一個和潞慷慨的人提出吝音的補償時,也會產生同樣的影響效果,這樣的舉動都會極大地改變人們對他的既定印象。這就是有選擇地組合資訊的結果,它會強化某一方面的認知,從而打破思維的定式,引導事情向你期望的方向發展。

《一句話快速說服》

只用了一句話,爭議就消失了?

短短的一句話,就可以令事情改頭換面,你能做到嗎?

一句話說服對方的七項基本要素

1。關鍵與合乎情理的請求。

2。適當的拒絕。

3。不可隱藏的批評。

4。必要的道歉。

5。表達積極的資訊。

6。表達消極的資訊。

7。表現你的“自我存在”。

《關於說服的10個小秘密》

①瞭解對方的動機,並判斷對方的反應,你就邁出了正確的第一步。

②“說服對方”不是為了贏,而是達成共同的合作。

③在面臨與他人的相似之處時,立刻製造出你的“與眾不同”。

④巧妙地利用從眾效應:“聰明人都在這麼做,而你正好是聰明人。”

⑤任何成功的說服都來自於有效的表達。因此,你能提供什麼樣的資訊,決定了對方是否會接受你的訴求。

⑥像青蛙一樣去思考,你就讀懂了“池塘”。這一原則的必要性在於,如果你不能讓自己成為他,你就根本不懂他在想什麼,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⑦不要為你的“索求”設定任何限制性條件,凡是影響到對方愉快心情的因素,都應把它們隔離開。這意味著平等的對話,互動的溝通,以及雙贏的協商。只有做到這點,你的說服才具備了生命力,它將為你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⑧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將生意和感情混為一談,不要讓客戶去顧及“感情”就是如同讓女人去考慮“利益”一樣。兩者都是十分危險的。

⑨充分地利用社會的潛規劇、人的育從性、環境的誘導等各種因素使“正確的選擇”看起來順理成章。有時候,人們做出一個決定,並不是因為它是正確的,而是合理的:“我必須這麼做,雖然我對此保留某些意見。”

⑩行動制勝嗎?不,在條件已經具備或完全不具備時,“耐心等待”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讓人無條件相信你”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