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元代劉因的這首詩,就懂了世間的聚散離合,盛衰榮枯

文/綠窗花影

讀懂元代劉因的這首詩,就懂了世間的聚散離合,盛衰榮枯

夏天,最盛大的花事,莫過於池塘裡的蓮花了。

楊萬里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誰不想邂逅一池綻放的蓮花?那麼隆重地盛開,聲勢浩大,彷彿席捲了所有的美好,令人不由地感嘆生命的絢麗與繁華。何況荷風細細,清香嫋嫋,激盪人心。蓮之盛開,在視覺與嗅覺上都是一場盛宴。

時光無情,從不曾為誰而等待停留。轉眼暑去秋來,已過了白露。對於時序遞進,季節的變化,草木最敏感。它們不堪涼風侵襲,秋霜降臨,荷花也由盛極而走向了衰敗。

當路過荷塘,不自覺駐足觀賞,秋天的荷花呈現另一番景象。葉殘花謝,猶如遲暮美人。

讀懂元代劉因的這首詩,就懂了世間的聚散離合,盛衰榮枯

元代詩人劉因,他寫過一首《秋蓮》,隔著迢遙的舊時光,盈盈一朵秋蓮,淡香杳杳,翠減紅銷,江清月冷之際,訴盡盛衰榮枯,依然是那麼別緻而獨特,意境格外優美。

讀懂元代劉因的這首詩,就懂了世間的聚散離合,盛衰榮枯

李商隱說,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那是一首婉約清雅的小詩。

詩中寫盡相思惆悵,滿懷思緒。多情惱人的秋天裡,閒時聽雨,卻也聽出了別樣的感覺。

滴滴嗒嗒的雨,落在荷葉上,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聲聲清脆,又聲聲急促,彷彿敲打著內心,擾亂了心湖的寧靜,心情更顯得寂寥。幾分悽清與愁韻,悠悠綿長。

讀懂元代劉因的這首詩,就懂了世間的聚散離合,盛衰榮枯

與李商隱的風格迥異。劉因寫蓮花,卻沒有兒女情長,纏纏綿綿。他的詠物寫景詩,是寫給自己的。也是寫給歲月的。感懷人生際遇,以一朵秋蓮自況,深沉的感慨與含蓄的憂思,隨著字字句句,緩緩流淌。

秋 蓮

元·劉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

淡香杳杳欲誰通?

不堪翠減紅銷際,

更在江清月冷中。

擬欲青房全晚節,

豈知白露已秋風。

盛衰老眼依然在,

莫放扁舟酒易空。

詩人劉因,自小聰慧,三歲識文認字,六歲學習作詩。小小年紀,就心存大志,十五歲時寫下“鴻鵠凌雲志,燕雀安能知。”可見他的志向高遠,希冀將來有望幹出一番大事業。

劉因極為欣賞諸葛亮“靜以修身”四個字,於是就把自己的居所題名為“靜修”,他本人,則號稱為“靜修先生”,以此堅定地表明心志。

然而,現實往往容易擊碎夢想。終其一生,劉因只有過短暫入朝供職的經歷。入朝不久,因母親生病而辭官返家,一年後,母親去世,他居家守孝。再詔他入朝,都以身體不好而推辭。

祖輩有過風光輝煌的歲月,但是到了劉因這一代,已是家業衰落,境況困窘。那麼他靠什麼謀生呢?

讀懂元代劉因的這首詩,就懂了世間的聚散離合,盛衰榮枯

鄭板橋曾在《道情》中寫道:

“一朝勢落成春夢,倒不如,蓬門僻巷,教幾個,小小蒙童。”

劉因一介書生,也就自然地選擇了從文的道路,比如教書。業餘時間,則著書寫文章,以遣生涯。

一邊開學館招收學生,一邊傳道授業解惑。依然是生活清貧。好在文人都安貧樂道,並不以此為苦。最讓人承受不了的是親人的相繼離世。那才是深入骨髓的痛苦。世事變幻,人生無常。生離死別給他的打擊格外沉重。

父母早逝。兩個姐姐也早逝。四十歲後喜得貴子。卻又不幸夭折。這使他一夜白頭。人世間的那些寶貴的血脈親情,如同被一陣秋風吹走,他感受到一股透心涼。

四十五歲那年,朝廷又請他去當官了。可惜這年他已憂患成疾,病入膏肓。不久後,他就追隨他的親人們去了另一世界。

劉因的時運不濟,令人扼腕嘆息。他給我們留下的詩篇,卻不曾被歲月蒙塵。讓我們重新回到那首《秋蓮》詩作。一起賞析它的大致涵義。

讀懂元代劉因的這首詩,就懂了世間的聚散離合,盛衰榮枯

一朵秋蓮,纖瘦的身影,亭亭玉立,難以自持。淡香飄緲,氣節高雅,誰懂它的情思?

已是紅銷翠減,愁損了容顏。更那堪冷冷清秋,風寒月涼。

秋風凜冽地吹起,才到白露時節就已是寒冷蕭瑟,狂風摧殘了僅剩的蓮蓬。

老眼昏花朦朧,看遍世間興衰榮枯,聚散離合。不如駕一葉扁舟,賞花觀景,傾盡杯中酒。

讀懂元代劉因的這首詩,就懂了世間的聚散離合,盛衰榮枯

人生短暫,宛如一聲悠長的嘆息。

願我們珍惜眼前景,身邊人。不要錯過點滴美好與感動。傾盡全力,溫柔地去愛這個世界。匆匆奔赴前程時,也別忘了欣賞人生旅途的風光。

要為那些遇見而感恩。可能是一朵花的悸動,它的綻放與凋零,值得注目; 也可能是一個人的善舉,他(她)的真誠關懷與傾心相助,值得銘記。

秋天的涼風,吹走落葉,吹落花朵,吹過世間萬物。願我們的內心依然溫暖感動。

讀懂元代劉因的這首詩,就懂了世間的聚散離合,盛衰榮枯

山水清音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