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群:寒字首見析寒露

寒字首見析寒露

作者:

姜維群

姜維群:寒字首見析寒露

“寒露”治印/高川

姜維群:寒字首見析寒露

《欣緣道人寒露吟》

池塘淺淺深,

寒露霜來侵。

一葉知秋到,

二蛙壓俗音。

新彈驚夢靨,

天籟漾清吟。

相看兩不厭,

唯思爨下琴。

在24個節氣裡面,寒字出現了三次,寒露是在第17個節氣中首見,在最後的兩個節氣中是小寒大寒,這種寒+露的排列尤見廿四節氣的精妙。

秋,是一個詩的季節,露水是秋天的特徵,寒露與霜降又是兩個相鄰的節氣,露與霜像是牽手而來的一對男女,把晚秋的五色繽紛放到人們的面前,準備離去了。

自然界,水的變化最讓人心醉,水可以幻化成雲,給藍天披上雲錦,然後水可以凝結成露,在低溫狀態下變成霜,《千字文》“雲騰致雨,露結為霜”八個字,將水之奧妙點化出來,可謂妙筆生花。

詩,跟隨著秋一起走來了,學者顧隨先生曾經說,早秋是熱烈,晚秋是傷悲。悲秋從來是文人騷客的情緒,寒露時節,雖已是中秋之後的晚秋,但悲秋的情腸尚在潛伏期,原因何在呢?

寒露節氣正是橙黃橘綠稻熟谷豐之時,也還是北方麥子的播種季節,比起春天的花紅柳綠青黃不接,秋更有實質的物態。收穫是生活喜悅的代名詞,播種是希望的起點,在喜悅與希冀的交織中,此時的心情豈能不愉悅。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鋪排了秋天四種聲音:“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鵲叫蟬鳴與人聲蛙鼓的交織,一派祥和。動物在這個季節啼鳴,是在特別適宜生存季節中的歡快,而人在“稻花香”的談笑是在豐年即將到來時的放鬆。這是真正秋的聲音,真正秋的歡樂,所以秋在此時無須悲也。

但是,從白露到寒露,露由白而轉寒,寒涼的氣溫在向暮秋與初冬邁進,一切都在收斂,如俗諺所說,飲了寒露水兒,知了腫了嘴兒。諸如蟬蛩蟈蟈這樣的昆蟲,基本匿跡斂聲了,因為一個寒字讓生命力旺盛的生物界開始了秋季大隱退。

正如唐詩所云:“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幹。”樹葉開始飄落,枝上的露水很快就風乾了,悲秋的情緒在悄悄萌發,而不是爆發。

將寒涼附著在露字上,是修辭學上的奇妙比附,《文心雕龍》這樣說:“夫比之為義,取類不常,或喻於聲,成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把一個事物和另一個事物放在一起,二者一相加一比喻,立刻就形象生動了。

露水是在氣溫作用下空氣中的水份凝結於植物上的物理狀態,把天氣的寒涼疊加其上,一個活生生的涼意出現了,寒露二字的生動恰在二字的結合上。

一位朋友去雲南騰衝旅遊,當地人這樣說,我們這裡只有兩種天氣:幹天和雨天。沒有秋冬季節的變化,即使是四季如春,好看固然好看,舒服自然也舒服,大自然缺失露之寒霜之冷雪之麗,少了季節變化的曲線,就像我們行走在筆直平整的高速上一樣,沒有地形高低迂曲,趕路可以,欣賞就不敢恭維了。

“冉冉寒生碧樹,盈盈露溼黃花。”這般妙曼的寒露時節,享受快意的秋天吧。

(刊於2020年10月6日《中老年時報-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