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最好的活法:做一個“薄情”的人

有一個“刺蝟效應”。

說的是在寒冷的冬天裡,兩隻刺蝟互相取暖,一開始由於它們靠得太近,會刺傷對方。

後來它們調整到合適的距離,不但能夠互相取暖,還能避免被對方的刺扎到。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同樣如此。

走得太近,便容易彼此傷害;只有保持“合適的距離”,“薄情”一點,才能相處得舒服、自在。

餘生最好的活法:做一個“薄情”的人

“薄情”一點,學會拒絕

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

生活中,有些人在需要對方幫忙的時候,說盡好話;一旦達到目的,便會翻臉不認人。

重感情的人,面對這類人的“糖衣炮彈”,往往會不好意思拒絕,畢竟對方說了那麼多“好話”。

可是,一個人越是不好意思拒絕,就越會招惹更多的“麻煩”,最終,讓自己不堪重負。

餘生最好的活法:做一個“薄情”的人

有些人最擅長打“感情牌”,來“道德綁架”別人。

如果別人拒絕,他們就指責別人“無情無義”。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總是要求別人“捨己為人”,才是最自私的行為。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不再過分看重“人情”,變的“薄情”。

所謂“薄情”,不是無情,而是收起自己的“不好意思”和“討好心態”,先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再去為別人著想。

餘生最好的活法:做一個“薄情”的人

“薄情”一點,少插手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

人與人之間,關係再親密,也需要保留一點空間。

有的人,一旦與對方關係親密了,便會對對方的事情過分“關心”,事無鉅細地加以過問。

如此做法,只會讓對方感覺到“窒息”。

有些事情,對方既然不願意說,那麼,就不必逼問對方了。

打著關心的旗號,刨根究底,步步緊逼,只會讓對方產生逃離的慾望。

餘生最好的活法:做一個“薄情”的人

作為成年人,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如果打著“為對方好”的旗號,剝奪對方的選擇權,那麼,就只會讓對方心生反感。

真正的聰明人,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

他們會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是,他們不會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建議去做。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把自己的“分內事”管好,對於別人的事情,不過分“熱衷”,不隨意插手。

如此,既可以少卻許多不必要的“操心”,也可以避免關係的疏離。

做人“薄情”一點,把別人的事情,還給別人,是一份修養,也是一份難得的自律。

餘生最好的活法:做一個“薄情”的人

“薄情”一點,精簡圈子

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看他的圈子就知道了。

人是環境的產物,很難不被環境所影響。

真正的聰明人,寧可選擇高質量的獨處,也不會讓自己處於“汙濁”的環境中。

在有些人看來,交往的人越多,人脈就會越多。

餘生最好的活法:做一個“薄情”的人

實則不然。

所謂的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你能夠幫到多少人。

認識再多厲害的人,假如自身是低價值的,那麼,到了關鍵時刻,這些所謂厲害的人,往往也會選擇“袖手旁觀”。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只有讓自身變得越來越強大,有了“高價值”,才會有“鳳凰”來棲息。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與其把精力浪費在“不三不四”的人身上,不如把時間用在與三兩知己交心上。

圈子雖小,乾淨就好,舒心便好。

結語:

活得通透的人,懂得“薄情”處世。

他們守得住自己的邊界,不會被別人隨意的“消耗”;

他們守得住自己的心,不會肆意干擾別人的生活;

他們守得住自己的圈子,不會讓無關的人,隨意進入。

唯“薄情”者,方能“深情”。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