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就是照亮我前行的那顆最亮的星

一幢粉牆黛瓦的小樓,樓上的一扇窗戶裡,常常趴著一個小女孩,她在窗戶邊可以看見好多的樹,有高大的梧桐,桂花,杏樹、梨樹、核桃、李子,陽光透過密密匝匝的翠竹,投下斑駁的影子,能看見房簷下偶爾飛過的小燕子,樓前面是院壩,幾隻雞走來走去,它們在找蟲子吃,再望遠些,是縱橫交錯的農田,蜿蜒流淌的小河,石板橋橫跨其上。有時下淅淅瀝瀝的小雨,能看見披著蓑衣、彎腰低頭在田裡插秧的人,小女孩喜歡在窗戶邊上看著,眼前的一切就是她的世界。

她的世界是寂寞的,小小的她獨自行走在田埂上,她摸摸蠶豆的小苗,或者玉米那舒捲寬大的葉子,甚至蹲在水井邊看自己的倒影,讓大人免不了一場驚嚇,直到有一天,她的父親帶給她幾本書,《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木偶奇遇記》

……

這些童話故事讓小女孩著迷,剛開始不太認字,就纏著母親給她講,後來上學了,慢慢自己看懂了,開始痴迷在書的世界裡,無論到誰家裡做客,總愛蹲在別人家的書架前看書。

書籍就是照亮我前行的那顆最亮的星

這個小女孩就是我,記得小時候還看了不少書,印象最深的是《小靈通漫遊未來》,吃西瓜要用電鋸來切,那西瓜得多大呀?科幻能滿足每個孩子的好奇心,因為現實有時候是很貧乏的;還有一本專門為少年兒童寫的小說集,很厚,上面還有很多外國小說,第一次看到喝咖啡的描述,就用紅糖和麥乳精衝了一杯自制

“咖啡”, 坐在昏暗的燈下,一邊品著“咖啡”,一邊翻看著小說集,還挺美!這本書後來被我翻得書頁邊都捲起來了,可惜後來不知道上哪去了,一直心痛很久。

上中學以後,看的書不多,開始迷戀三毛、席慕蓉的書,那時的中國,剛剛改革開放,也許正是青春年少,到了

“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對那些關於描寫青春奔放、眷戀、沉思、灑脫、不羈、悠揚、清麗的文字,真是喜歡,也開始渴望一段迴腸蕩氣的愛情。

你愛談天我愛笑。

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

風在樹梢鳥在叫。

不知怎麼睡著了,

夢裡花落知多少

這是三毛在他丈夫去世以後寫的紀念文章,看她的文字,這些淡淡的哀愁讓人更加黯然神傷。

還看過一本書

——《第三次浪潮》,隱隱覺得世界就要翻天覆地得變化了,可不,國家搞改革開放,一切都在飛速發展,人們的思想、價值觀、甚至喜好都在發生改變,所謂“知識改變命運”,人們開始狂熱地看書,想要在書中尋找困惑自己或著想要救贖自己的東西,“人究竟為什麼而活著”?或者“幸福是什麼?社會在轉型時期,每個人在習慣思維下對眼前發生的變化沒有答案,甚至只剩下疑問。

經濟發展了幾十年,人們都有了一點經濟基礎,開始不滿足了,也許是從前的需求太過單調貧乏,人們開始拼命追逐物質上的佔有和享受,到今天,少數富裕的國人追求的奢侈生活讓老外都要瞠目結舌,許多地方建起了無數高樓大廈,有些地標建築讓外國人都不能望其項背,到了夜間,更是燈火輝煌、流光溢彩,其絢麗與繁華堪比國際大都市,可是,大家似乎並不覺得幸福、滿足,人們流露出的是更多的不滿和焦慮,尤其是大城市,個個好像整天疲於奔命,都想著怎麼才能掙到更多的金錢,而許多的人,他的職業使他不可能掙得很多,就像我,做了一名監獄警察,同樣揹負著生活的擔子前行,而這個職業不能給予我很多金錢,只剩下職業所賦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工作了二十多年,參加過同學聚會,許多人的收入都比我要多,他們在一起除了敘舊,就是互相攀比,後來我就不太去了,倒也不完全是因為自己掙得少,只是和他們在一起,沒什麼話說,可以想象,如果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場合,我突然說起錢鍾書的《圍城》,或者再談談《湘行散記》,天啦!我想大家一定認為我有多可笑。有時候,逛書店,看到那些能慰藉人們心靈的書籍很少有人關注,賣的最火的是勵志的、如何賺錢的、讓你成功的,就連孩子們,看得最多的恐怕也是習題集一類的。

穿行在繁華的街道,我卻越來越迷茫和困惑,被物質裝扮的光怪陸離的一切讓我覺得是那麼疏離;城市就像一個打扮妖豔時髦的婦人,透著冷漠的表情,而原本清雅淡麗的面容我們反而看不見了。我的職業註定一生都要安貧樂道,但我也困惑過,私下也吐槽,我的職業到底有什麼意義?有一天,我發現一本書,書名叫《看見》,作者是名女性,職業是記者,

“無冕之王”應該是許多人嚮往的,但她也有普通人的職業困惑,甚至比我們還要糾結,她也會沮喪、懊惱、失敗、痛苦甚至憤怒。她採訪了許多人,但她的書中只記錄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擷取了她採訪這些人的場景,這不僅僅感動著她,也感動著我們每個讀者,每個女性,兩百多萬字,我用了不到十小時就看完了,這中間淚奔幾次,好在我獨自一個人,可以盡情。看完,不能平靜,感到餓,做了碗麵吃,又麻又辣,流了一頭的汗,看窗外通透的陽光,難得沒有霧霾的天氣,遠山那麼清晰,高聳入雲的大樓沐浴在橙色的光裡,直插雲霄,天空如此湛藍,心裡十分豁亮。她在書中揭示了許多複雜的人性,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寫的一名德國人在廣西東蘭縣板烈村小學支教的一些經歷,這個地方很窮,村子裡多數是老人和留守孩子,他和這些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們都愛和他膩歪,他從不給孩子們講什麼大道理,和孩子們一起畫畫、做音樂,一起拍電視劇,透過行為學習來明白一些道理,而他的教育方式並不能用通常意義上的“標準”和“成功”來衡量,甚至有點“無用”,“但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種令人內心惶然震顫的力量。”這個老外說過:“我的學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麼是他們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給他們的是走這條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書中還說過:“教育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觸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從事的職業,這個老外傳達的理念也許就是我們要找尋的意義。看見這類書,總會讓我渾身一激靈,有一種東西直抵人的心靈深處,觸動我最柔軟的地方。

書籍就是照亮我前行的那顆最亮的星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說不能行萬里路,但我努力去讀萬卷書。看書成了我最大的追求,恨不能買下我傾心的所有書籍,古今中外,包羅永珍。工作之餘,最喜歡的就是坐在窗前,泡一杯清茶,翻看一本心儀已久的書。在書裡欣賞古人吟詩作畫、遠離塵囂、淡泊灑然的恬淡生活,生活在今天這樣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有許多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是古人所望塵莫及的,但文明的發展也伴隨著一些珍貴東西的流逝,比如美麗的山水,清潔的空氣,慢節奏的生活方式等等都不存在了,就拿寫信來說,過去的人天各一方,只能鴻雁傳書,思念的過程是漫長的,憂傷而甜蜜的,是可以回味很久的,現在,你在地球的任何一方,想聯絡一個人,都是眨眼就能實現的,當然這能緩解思念的焦慮,可那悠長的情感,輾轉反側的糾結,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恐怕在今天已沒有這種體會了吧。

還是說看書的事,我們不能效仿古人的生活,但可以在文字中欣賞,有些書看了讓人振聾發聵,而有些書就是酷暑難耐時一杯清涼的飲品;心情煩悶時聽到的一首舒緩深情的小夜曲,真心喜歡許多中國明清時期的一些小品文,其中描寫的生活方式讓人很豔羨,他們無論貧窮或富有,都在追求一種生活品味,清朝的沈復,一生命運多舛,甚至窮困潦倒,寫過一本名叫《浮生六記》的書,他為人曠達,落拓不羈,雖說生活困頓,但夫妻二人能處之泰然,仍然追求品味高雅的生活,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欣賞世間的良辰美景,山林泉石,過著一種平淡安然的生活,書中記載:

“芸嘗以沉速等香,於飯鑊蒸透,在爐上設一銅絲架,離火半寸許,徐徐烘之,其香幽韻而無煙”,“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芸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

……

無怪乎連林語堂先生都對此書推崇備至。還有明代的高濂,他著有《四時幽賞錄》,只看看其中有的篇幅名就讓人賞心悅目,《孤山月下看梅花》、《乘露剖蓮雪藕》、《西泠橋畔醉紅樹》、《山窗聽雪敲竹》。《山居聽人說書》等等。還看過一篇遊記,是寫西湖的,大約寫於明清時期,是名女性,從小足不出戶,偶有機緣,得以遊覽西湖,她在書中提到許多楹聯,其中一聯是:

“山外斜陽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書”,“楓葉荻花秋瑟瑟,閒雲潭影日悠悠”,還有“浮生若夢誰非寄,到處能安即時家”,想一個幾百年前的女性,尚能寄情于山水之間,超然物外,而今天的我們,卻很少有這樣的情懷。

歌德說過: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讀書不僅成了我的一個嗜好,更是一種追求。我喜歡的一首歌中唱到: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嘆息……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裡,哦,夜空中最亮的星,哦,請照亮我前行。無疑,書籍就是照亮我前行的那顆最亮的星。

書籍就是照亮我前行的那顆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