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煩惱諮詢室》,4步驟解決90%“共通煩惱”的治癒指南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說:

生活貧困和不順會讓人痛苦;生活得太愜意,又會心生無聊。

的確,這世界上幾乎不存在完全沒有煩惱的人。

工作幹不下去了,要辭職嗎?

爸媽每天都在嘮叨我,我是不是不夠優秀?

唉,又失眠了

……”

我們常常被大大小小的煩惱包圍,有時又深陷情緒低落的漩渦,可是並不知道怎樣才能脫身自救。而為了不給他人添麻煩,我們也常常不願對他人傾訴。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焦慮,這本能夠解決

90%

“共通煩惱”的《人生煩惱諮詢室》,一定不要錯過。

《人生煩惱諮詢室》,4步驟解決90%“共通煩惱”的治癒指南

《人生煩惱諮詢室》

這本書在上市半年就狂銷

25

萬冊,一度躍居日本亞馬遜精神醫學類榜單第

1

名。作者樺澤紫苑,是一位曾影響

50

萬人的著名精神科醫師。結合他

15

年的臨床經驗,歷時

3

年,這本超實用型自我治癒指南才得以打造成功。

無論是來自人際關係、私人生活、工作、健康,還是心理方面的煩惱,運用書中所教授的

自我治癒

4

步法

,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第1

步:詳細寫出煩惱

英國哲學家托馬斯說:

人類感情中,最本質的東西就是恐懼和不安。

有人會因為即將到來的會議不安,有人會因為未來的人生感到不安。

作者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人們感覺不安,是因為體內分泌出了甲腎上腺素。這種激素在人類進化之初,是在人類面臨危險時,能夠使大腦保持清醒,集中注意力,迅速做出正確判斷。

這種不安,催促我們

立刻採取行動來擺脫這種狀態

。如果什麼也不做,不安感只會越來越強烈。這時候,上網查詢,閱讀等輸入方式對解決不安沒有效果。而與他人交流、傾訴或者寫日記等輸出方式,卻是解決不安的最佳方式。

實踐證明,積累任何一個小的輸出,都能消除不安和煩惱。而詳細寫出自己的煩惱,就是邁出了有效行動的關鍵第一步。

這也與管理學上的吉德林法則不謀而合,那就是把難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

要想解決問題,必須清楚問題出在哪裡。看到了問題所在,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遇到問題後,首要的就是要分析問題,只有這樣,解決起問題來才會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第2

步:找出3

個可行的行動方法

作者收到的諮詢中,幾乎每

10

個就有

1

希望改變他人

的問題:

我希望孩子能按時完成作業

我希望丈夫能自己收拾屋子

”……

對此,作者指出,如果本人不想改變,只會造成讓強行改變他人的一方,精神疲憊,抑鬱失落。他引用阿德勒的一句話說:

健全的人不會嘗試去改變他人,而是努力改變自己

在出現這樣的問題後先做“課題分離”,如:寫作業是孩子自己的課題,那麼是否做作業,就完全由他自己判斷和決定。任何的強迫或控制,都是毫無意義的,你要做的,只有尊重並默默守護。

針對每項煩惱,都建議列出至少

3

個可行的行動方法。比如針對上面的問題,建議行動方法如下:

1)

進行課題分離,將

“I

資訊

替換為

“You

資訊

,如不要說

你快去完成作業

,而要說

如果你按時完成作業,媽媽會感到很高興

課題分離,語法轉換,不會讓對方產生你在命令或催促的感覺,又將希望對方完成作業的願望很好地傳達了過去。

2

)持續提供資訊,正確的做法不是督促,而是持續傳達這樣做的優點。

作者的經驗是,越是督促患者,對方可能越是找藉口。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對對方傳達這樣做的優點。

心理學證明,“希望你這樣做”的感情,往往會帶來負面效果;而不帶任何感情的傳達

資訊

,卻能降低對方

感情上的戒備

,效果更佳。

所以,媽媽可以選擇對孩子說:

早點完成作業,就有時間看你最喜歡的動畫片了!

”“

總是認真完成作業,寶貝最近的數學成績又提高了。

3

)等待半年以上

作者曾向

10

名患者推薦

早起散步

,只有

1

人會立即行動,

2

個人在

3

個月內行動,而

7

個人是在半年後才開始行動。

剛開始的

2

個月,作者會持續向他們傳達散步的好處,之後就逐漸不再提起了。

半年左右後,他會再次向他們提供積極反饋

最近看你精神不錯

,對方會乾脆回答現在每天堅持早起散步,並從此把

別人要我做

,變成

我自己願意做

的主動心態。

學習也是一樣,習慣的養成和堅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只要堅持用

”I

資訊

,持續傳達這樣做的好處,耐心等待,改變一定會發生。

第3

步:馬上行動

有人說,在

想到

做到

之間,實際上隔著十萬八千里。想要結果改變,我們就要馬上行動,積極推進。

第4

步:堅持1-2

周,回顧評價

在這個階段,可以重新修正行動方法,進行補充和改善。

寫在最後:

這本《人生煩惱諮詢室》,為什麼能夠解決

90%

共通煩惱

在寫作這本書時,作者曾閱讀了

100

本以上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相關書籍,卻發現在這些書中,都沒有說明

首先該做什麼

現在開始應該怎麼做

。情緒上得到了緩解,但是因為不知該如何採取行動,現實還是沒有產生任何改變。

而這本書中,針對每個課題下的煩惱,都有以科學分析為基礎的行動方案,帶你及時走出不安和焦慮的

黑洞

心理學博士王怡蕊評價這本書說:

(這本書)就像跟菜譜學做菜一樣,一步一步地做下去,就能收穫更幸福的生活!

希望這本書也能成為很多人的枕邊書,隨時給人生的煩惱和不安,找到出口,讓快樂和幸福,常駐我們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