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新山不過社”的習俗,竟是這些原因

清明,是中國人最後要的節日之一,也是祭祀先祖的重要節日,在清明這一天,民間都會舉家前往先祖的墳塋進行悼念先祖,但是有一些地方習俗,則是新墳需要提前掛青,而不會選擇在清明當天,或是清明過後。

清明“新山不過社”的習俗,竟是這些原因

“新山”指的是去年清明節後去世才埋葬的先人,這一類墳塋被稱之為新山。同時民間習俗對於這類新山悼念需要提到第二年清明節前,既是“新山不過社”,社,即是指“社日”。

在古代,“社日”是重要的祭祀及社交活動節日,每年的社日,古人都在這天宴飲賓客,早在晚唐詩人王駕的《社日》一詩中就有描寫社日情形: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可見古人對於社日的重視,而社日又被稱為“春社”,春社一般都會選擇在立春之後的第五個戊日,或是每年清明節前的第二個戊日,所以社日一般都會在清明節前的十幾日左右。

清明“新山不過社”的習俗,竟是這些原因

而“新山不過社”則是因為古人認為新墳會與社日的祭祀活動相沖,會不吉利,與社日相沖,且古人會在社日這天大宴賓客,這與新喪的悲痛心親相沖。

其二,古人認為剛過世的親人,會得到閻羅王的關懷,因為是剛去世不久,會思念親人,同時害所地府中的孤魂野鬼搶奪新魂的祭祀物品,所以特許剛去世不滿一年的親人提前到鬼門關接受親人的悼念。

清明“新山不過社”的習俗,竟是這些原因

當新墳到第二個清明節,就不用提前了,可以按自己的時間來進行安排悼念活動。且在有些地方,還會有一些習俗,例如如果父親去世,那麼女兒是不能在第一年進行拜山活動,當然,這只是古代重男輕女思想的一種延續,可惜現在很多地方還在有這種思想的存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愆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