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人要做的是豐富自己,帶著滿心歡喜和一世快樂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孤獨的人要做的是豐富自己,帶著滿心歡喜和一世快樂

於我而言:敏感,是天賦,也是折磨。

與人相處,許多時候只要稍微察覺不同,便會渾身不自然,找出許多責備自己的理由。

或是朋友之間,若是談話間有意見不一時,事後我會因此沉思,反省是否自己的觀點有所錯誤。

待到下次再與人同行,言語行動之間竟下意識地去附和對方,好換得“志趣相投”,我偶爾厭惡這樣的自己,有時又覺得這是種所謂的“交友方式”,無傷大雅。

然而這樣的辦法對於社交併非萬金油,即便不幸遭遇了拌嘴,常是滿臉赤紅喉頭擠不出幾句反駁的話,瞳孔早就蒙上了一層水霧,眼眶溼潤髮熱,爭辯過後卻時時回想悔恨自己爭執時懦弱無能。

悔恨當初之後,又很不忍於太過“自我”,我做不到在爭吵時刻對人惡言相向。每天陷入時時刻刻的甚至沒有理由的自責折磨著我。

這樣的場景好似迴圈一遍一遍像洪水席捲著我的青春時期。不像校園文學裡那樣充滿活力與甜蜜,反倒像是褪了色的舊油畫。

孤獨的人要做的是豐富自己,帶著滿心歡喜和一世快樂

我知道一言一行能傷害敏感的人於無形,

但似乎我越想以自己“敏感”的溫柔對待身邊一切,一切卻得寸進尺地把我陷入沼澤。

有關小G的事件徹底使我失望透頂。小G是我自認為關係不錯的女生,事情在初中的一個放學的傍晚。

無意間聽見她有關於我的談話,令我大為震驚的是她所描述的我完全是另一個人,一些莫須有的不好的事情和我掛上了聯絡。

後來我才明白太在意別人的感受往往會適得其反

,沒有人問問你自己想要什麼,甚至包括你自己。

那我想要什麼呢?十幾歲的年紀裡,想要自己受人喜歡,想要自己光彩奪目。

然而那時候我知道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時只是覺得自己和這些美好搭不上關係,這些只存在於郭敬明和辛夷塢的小說文字中。

失望過後,我不再那麼執著於“氾濫社交”,

我更在乎自己的感受。

林徽因在她的書裡寫過:“終於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講那些邀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過年華,但有一天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雲打溼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望,日和月可以毫無瓜葛,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孤獨的日子常與我相伴,在這過程中我也遇見許多摯友,他們會真誠承認我的優點,在交友之間,他們會保持自己的主見,會說許多我不贊同的話,甚至會有拌嘴撕破臉的時刻,但他們會鼓勵我,會保護我的“敏感”,會告訴我

:“我值得一切的美好”

你是地球上第一無二的一份禮物,但終究會是和每個人一樣獨自來到世上,又獨自離去,要做的只不過是豐富這一生,帶著滿心歡喜和一世快樂。

孤獨的人要做的是豐富自己,帶著滿心歡喜和一世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