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普通家庭裡的富二代

(1)

一位留學西班牙的23歲女生,近日因為生活費不夠,責怪自己的父親;

女生每月生活費1。1萬,父親每月工資1。3萬;

每月給女兒1萬元生活費,父親自己只剩了不到3000元維持生活。

最可怕的,是普通家庭裡的富二代

父親說自己每個月工資也有限,希望女兒能懂事,省著點花錢,能理解做父親的不容易;

“爸爸已經51歲了,已經老了,沒有能力一直養你;”

可女兒認為:我也很不容易,生活必需品怎麼節省?我的營養都很不夠……!

最可怕的,是普通家庭裡的富二代

(2)

出國留學,開闊眼界,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這似乎是所有中國父母的共識;

所以越來越多砸鍋賣鐵也要把孩子送出國的父母,孩子坐上飛機離開國門了,長長舒了口氣:就盼著孩子有點出息了,自己盡到了責任,沒虧待孩子。

而誰知等孩子飛機一降落,在國外的土地上一落地,馬上發現不對了:這也要錢,那也要錢,租房要錢,學費要錢,買書要錢,吃飯要錢,可我好像沒什麼錢,爸媽就沒給我多少錢!

於是,很多出來讀書的人看到身邊富有的同學,爸媽都是國內什麼湯臣一品豪宅的房主,看自己的父母只是每月領個萬把塊薪水的工薪族,心生羨慕嫉妒恨;

不公平感油然而生;

為什麼我對人生抱有希望,人生對我厚此薄彼。

要麼,還有一種人,就是埋怨式生存者,張口就對父母要求:今天買雙鞋不過1000元,人家都買4,5千的,我都沒好意思問你們要;

明天吃飯不過200元,現在到哪個餐廳吃飯能少得了幾百元?

打車多少錢,生活費多少錢;

一算下來,一個月的費用相當於一個高階白領在北京上海的月工資。

父母要是沒能力提供,好像多對不起孩子一樣,好像虧欠了孩子,說話都直不起腰桿。

(3)

其實,該不該送孩子出國?是不是隻有富有的家庭才能送孩子出國?

答案都是不一定。

富有的家庭,錢多任性,隨便孩子怎麼花錢都不在乎,也給得起,那是人家的自由,我們不做討論;

窮人,普通家庭砸鍋賣鐵送孩子出國讀書就不行嗎?

當然也是可以的;

即使竭盡全力,但能夠出國,到更大的世界見世面當然是好的;

不過,也要看這個孩子的總體素養。

最可怕的,是普通家庭裡的富二代

如果這個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基本是好的,有獨立意識的,有內向渴望的;

那麼做家長的稍微賣力支援一下,能提供給這個孩子更大的世界,說不定因此就改變了這個孩子的一生。

而假如這個孩子從小長到18歲,都是依賴型的,只知道有需要找父母,那麼這種孩子就不適合到國外去;

你竭盡全力送他出去了,你期望接下來要靠他自己去奮鬥了,可他還沒做好準備;

就缺錢這件事就能恨父母一輩子;

砸鍋賣鐵養成了個白眼狼,這筆出國留學的交易是成本極高,而回報極低的不划算買賣。

你自己每月只能保證溫飽,顧不上自己的營養,都把省吃儉用的錢給孩子留學任性;

你期望對方也能珍惜每一分錢,對方卻在閨蜜群裡叫苦連天,抱怨委屈,說錢不夠用。

你剛一開口說自己不容易,節省點花,對方馬上告訴你同學某某每月生活費是多少;

是你沒給夠錢,還是她不會生活?

最可怕的,是普通家庭裡的富二代

(4)

與其花錢養出個白眼狼,還不如老老實實待在國內;

面對現實,讀個書,學個技能,日子過得好,那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過得不如意,那也是他該承受的命運之重;

如果能由此反思,尋找破局和突破,說不定人生還能扳回一局;

而如果依然不能,還是怨天尤人,埋怨父母沒本事,家庭不夠富有,這樣的孩子也只配活在埋怨委屈,怨天尤人當中,不值得同情。

普通家庭千萬不要想著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就萬事大吉,等學業一結束,就能功成名就;

現實沒有那麼簡單;

普通家庭裡的白眼狼,富二代,可能連學業都難以支撐,勉強撐下來也是個巨嬰式的存在,永遠長不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楓語聯翩

(作者:韓楓,華東師範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歐美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歡迎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