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跟對人,忠心了一生卻也是被懷疑了一生

本文由作者閱讀散文作品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什麼是好人?什麼又是壞人?就連那些偉大的文人也無法在這兩者之間放一個平杆,來衡量它。就像你沒有辦法去判斷“愚”、“不愚”忠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最脆弱的地方和他一生都必須要完成的使命,不管在別人的眼裡是正確的還是錯的,他都是自己,最起碼是這輩子必須都要完成的,就像范增一樣,就算是在70歲的年紀也在為反秦做著貢獻,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項羽,只是他們兩個人實在是觀點、性格不一樣,甚至還遭到了項羽的猜忌。

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跟對人,忠心了一生卻也是被懷疑了一生

農民起義時,范增就加入了楚國的戰隊。而項梁是當時重要的將領之一,而項羽是他的得意外甥。范增先是見到了他,然後說除了當時的局勢,在他的眼裡,秦國可以統一全國,然而其中就數楚國的怨恨最深,恰恰就是因為楚王的死,而導致了國家動盪,沒有了主心骨,就像是一個房子,沒有了梁一樣。為此,他繼續說應該及早的給國家立一個王,讓百姓有個依靠,把所有人的力量都聚集起來,然後一起去戰勝秦的統治,從而使得自己的國家復興起來。

國家也總算是有了主人楚懷王。再後來項梁去世了,所以范增從此就跟隨著項羽。關於那段經常出現在歷史書的名字劉邦,是的,若要是提起項羽,又怎能不提起這個是朋友,有好像是敵人的人,亦或者說是曾經有過情義,但是再也回不去了。但是項羽他最大的不足,恰恰也是來自於這,他是一個十分重“義”的人,面對和從前的兄弟殘殺,他最終還是狠不下心,殺了他,但是范增卻認為,可以做大事的人,就應該是大丈夫,把國家的憂放在首先,也許,也就是因為這樣,他和項羽才會越走越遠吧。

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跟對人,忠心了一生卻也是被懷疑了一生

再一次宴會上,那是除掉劉邦最好的機會,在圍坐在一起的歡笑聲中,范增看好時機,好幾次都在用各種各樣的暗示告訴他要動手了,否則以後就很難再有機會了,但是項羽他從來都是重‘義’字的,又怎麼能下得不去手,再也等不下去了,他再也不能乾著急,於是只好藉助別人,讓其上前假意敬酒,然後趁機除掉劉邦。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項羽察覺出來了後,竟然上前去阻止,從而也救了劉邦一命。

范增非常地生氣,甚至公然指責他的不是,這也就是後來都說他沒有擺正自己是臣的原因。可是,在我看來即使是他知道自己和一心追隨的人意見完全不一樣,但是他還是沒有背叛他,甚至是歸順其他人,他也是在用著自己的方式努力讓項羽的路走的更容易和正確。也許,就是他這樣的做事方法間接和項羽疏遠了,並且再加上陳平的離間,使得他和項羽的關係更是越來越疏遠,甚至是開始產生了懷疑。

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跟對人,忠心了一生卻也是被懷疑了一生

項羽生來就有多疑的弱點,也是這個不足傷了范增的心。陳平就是抓住了他的這一點,一次項羽派他的人前去拜訪劉邦,拜訪他之前,先是見到了他的得意助手陳平,千萬不要小看陳平,他是劉邦信任的人,自然也是不會太差,他也是有意地備了上好的酒和平時招待有身份的人時才會準備的酒席,在那個年代,只有和貴族用餐,才會這樣,就在大家都被這個眼前的景象而感到十分歡快的時候,被派來的人也是趁機說了是項王來的,他聽到後,立刻讓手下把歌舞,飯菜都撤了下去,因為他要讓使者認為是反增的風頭改過了項王。

使者回去後,自然也是把所見、所聽到的全都告訴了項羽,作為一個主子,這應該是最不能容忍的吧。並且還是一位非常自大的主子,所以後果很嚴重,徹底對范增失去了信任。並且就連他死的時候,竟是因為項羽寧願輕信的敵人的話,也不信任他。甚至還認為他加入了敵軍的陣營,他是這麼的有自尊,如何能忍受最不應該懷疑他的,卻懷疑他了,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會非常的憤怒,他決定要回家鄉了,而項羽也沒有要絲毫阻攔的意思,再回去的路上,因為或許傷心而死了。他的忠心,換來的是他人一次次的猜忌和懷疑,他的一生本該或者像眾多英雄將領一樣的生活,被人崇拜,被人賞識,只可惜跟錯了主。

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跟對人,忠心了一生卻也是被懷疑了一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本文系作者閱讀散文作品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