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去世後,為何要在嘴裡放一樣東西,防屍變還是另有目的

導言

荀子有說“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古人覺得,人死後生命不息,注重“事死如事生”,對待逝者要如死前一般。人死後,不但要找一個好墓地來埋葬,也要提前準備很多的陪葬品,便於在陰曹地府能夠快樂的生活。這類狀況在王室貴族、富豪大戶的身上表現得更為顯著。

古人去世後,為何要在嘴裡放一樣東西,防屍變還是另有目的

很多人也注意到,除去葬穴與隨葬,大家通常在逝者口中放一樣東西,名曰“壓舌”。這類東西,或銅幣、或翡翠玉石,或珠寶首飾,或大米,不管稀缺高低貴賤。為什麼要那樣做呢?

民間覺得,那樣做一則能夠壓著嘴巴,去世了的人到地府不必話過多,防止信口開河;二則壓舌有時又叫“飯含”,將嘴含的東西作為食材,能夠防止黃泉路上忍飢挨餓;三則用有獨特作用的物品放到逝者口中能夠避免遺體的腐爛,維持死後屍體的一致性。

古人去世後,為何要在嘴裡放一樣東西,防屍變還是另有目的

當然了,之上全是民間說詞,大多信不得,但在高新科技尚不先進的古時候,古人對於此事是堅信不疑的。以至於發展壯大成葬禮的一部分。在周王朝,有關“飯”、“含”,各自要求“君用梁,醫生用稷,士用稻”及其“君王含實以珠,諸侯國以玉,醫生以璣,士以貝,長吏以谷實”。由此可見,嘴中含物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當然了,針對這類傳統,後人多有延續,嘴中含有之物也進一步向穀物、玉石、黃金白銀拓寬。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死前,以前那樣講道:我死後不得處心積慮地立刻出喪,大家作一個大龕,要我的遺體棲於在其中,嘴中幫我含米七粒,腳底點指路明燈一盞,軍內清靜要和往常一樣,切忌舉哀:這般則印綬不墜。我的鬼魂自起鎮之……

古人去世後,為何要在嘴裡放一樣東西,防屍變還是另有目的

諸葛亮囑咐參軍入伍楊儀,在自己死後,放七粒米在嘴中,為的就是印綬不墜,為此矇蔽諸葛亮。這顯而易見是神秘浮誇的劇情,但從《三國演義》的成冊情況看來,羅貫中未曾不是受口實以物的殮葬風俗習慣的影響。

到清朝,這類風俗習慣更加風靡起來,但嘴中所含東西的寓意逐漸減弱,關鍵以貴重的物品佔多數。例如,乾隆皇上安葬時,嘴中含玉蟬,希望自已死後能褪繭再生,圖的就是“儘快超聲”。玉蟬用玉片雕刻而成,使用價值也是不可估量。

古人去世後,為何要在嘴裡放一樣東西,防屍變還是另有目的

當然了,乾隆的玉蟬與慈禧太后的夜明珠不可以混為一談。慈禧太后死後,嘴中含有的就是一顆極其寶貴的夜明珠。這顆夜明珠刑法分則二塊,全透明無光;合則為球,釋放出翠綠色寒芒,晚間百丈以內可映出秀髮。聽說,慈禧太后用它就是來避免自已的屍體腐爛的。

作為一種喪葬習俗,壓舌儘管含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大家通常藉此機會寄予對過世家人的想念、追思,現階段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