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第六感:遣詞造句,並不是跟著感覺走

與其說不會寫文章,還不如說是缺少發現美的心。

有人想寫一手漂亮文章,於是讀許多唐詩宋詞,經典名著,或者買來一本厚厚的成語詞典,背成語。

寫作第六感:遣詞造句,並不是跟著感覺走

最後,寫出來的文章往往金玉其外,空洞無物,中間是空的。嗯,缺內容。就好比一首調侃詩:

青山綠水美如畫,

本想吟詩贈天下,

奈何自己沒文化,

只能臥槽山好大。

如何發現生活中的美?就是充分調動你的眼睛、鼻子、耳朵、舌頭、面板等感覺器官,但還不夠,還得調動你的第六感。

寫作第六感:遣詞造句,並不是跟著感覺走

調動感覺器官很簡單,站在巨浪滔天的錢塘江旁,你能做到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那為什麼只能對別人說:“很美,美得很,美得不得了。”

就是忽略與“心”的連線,“心”不是完全憑感覺,而是要有意識地啟動第六感,然後在心裡判別,這美嗎?美在哪?從而建立起寫作思維。

有點抽象吧,那簡單一點說,寫作就是想說什麼,卻偏不吆喝什麼,引導讀者去評判。否則,你會適得其反。如劉同的小說《我在未來等你》的一個片段:

有人說文科班是垃圾,郝迴歸右手握起拳頭,舉過頭頂,對全班同學高喊:

“來,跟我一起喊。我們不是垃圾,我們不是垃圾!”

教室裡死一般寂靜……

呵呵,為什麼大家不跟著老師一起喊?也不言自明瞭。

寫作第六感:遣詞造句,並不是跟著感覺走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女孩子不按規定戴口罩,還打人,然後被人拍成影片發了出來:

女孩子臉上寫著三個小字:馬賽克,但眼睛鼻子看得一清二楚。

哈,試問,這“馬賽克”是掩飾作用,還是強調作用?這樣的手法,用在寫作上,就成為了一種文學藝術。

你想寫某個地方很美,最好不要出現“美”字,而是用感官生動具體地呈現出來,有人稱為文字功底,其實只是從“心”出發。

寫作第六感:遣詞造句,並不是跟著感覺走

《水滸傳》中,魯智深來到鐵鋪,要打53公斤的大刀,鐵匠道:“這也太肥了吧。”刀不說“重”,卻說“肥”,結合上下文,你才知其深意。

再如《加里灣》,池塘裡,出現了許多小指一樣的小魚。月杏報告夫人說,水塘裡游來一群小魚,很厚。小魚不叫“多”,而叫“厚”。

看,這就是“眼與心”的連線。當然,還有“耳與心”“鼻與心”……所以,寫文章最重要的不是調動五感,而是調動寫作第六感——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