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虛無主義態度應對人生失敗(必看好文)

一位考研失利的同學,哭了一場後來找我聊天,談話間表露出了所有落榜人都存在的心結——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

於是我問,你的寢室亂嗎?

他說,還好,我也會

收拾

我說,你現在需要重新收拾一遍。

整理之前,梳理一下歸納這些個人物品的邏輯。

保證這些物品被收納進隱藏空間中,桌面、床角空曠整潔,自己一眼看過去就很舒服;還要確保,自己能一下子就想起來這些物品的位置。

之後,不斷修改自己歸納物品的邏輯,把體力消耗在重新調整這些物品的位置上,哪怕是把一本書從桌子右邊的角落移到左邊的角落。

以虛無主義態度應對人生失敗(必看好文)

本文@四獨木 原創,請勿抄襲

他打斷我:“這有什麼意義?”

我說,

別急

呀你。

第二步是,你要學會每天完成大量程式化的任務,這些任務最好沒有任何意義、價值,你幹了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幹。

這個過程很無聊,很枯燥,但你要逼迫自己不斷重複這種無聊的行為,讓身體處於日復一日的機械運動中。

比如說,長時間坐在河邊發呆,反覆挪動個人物品,整理檔案,即使它們已經被完好歸類;來回踱步,沒有目的地行走;頻繁清潔身體,手洗內衣;不給自己制定減肥計劃,只是跳同一套健身操;每晚在19:00出家門沿同樣的路徑散步7公里。

這是我最近習得的一項新技能,主動讓自己無聊。

“這樣就可以讓我忘卻考研失敗的痛苦嗎?”他打斷我的長篇大論。

“應該可以。”我回答。

只要你堅持不懈地訓練自己接受枯燥無聊的生活,接受這個世界的無聊本色。

以虛無主義態度應對人生失敗(必看好文)

本文@四獨木 原創,請勿抄襲

尋找意義和價值是人類的通病,渴望“我能從我所做的事情中找到能讓我滿足的東西”是我們百分之90行為的動力。

所以大部分人無法接受,世界上百分之99的事物的意義和價值,以人類的標準判斷,幾乎為0。

有人抱怨過工作、家務勞動毫無意義,根本無法創造任何價值。

每天重複在Excel中輸入資料,眼睜睜看著公司營業額不斷下跌,卻無法挽救,因為你只是一個錄入資料的員工;你才費心擦過一遍地板,一天過後,便眼睜睜看到它再次佈滿灰塵。

“無意義”佔據了你人生絕大部分的時光。

就像你不得不重複完成的報表,它對公司業績的提升微乎其微,但是如果它不存在,公司有可能因此陷入管理混亂的狀態。其所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你被

了。

雞肋罷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完成它,並不能收穫什麼,但如果捨棄它,生活鏈條就會突然斷裂。

以虛無主義態度應對人生失敗(必看好文)

本文@四獨木 原創,請勿抄襲

因此,我把事物的意義分為兩種,一種是功能性意義,它是讓行事者真正感到滿足,並能為行事者提供快樂的意義。

另一種是結構性意義,它如同大廈的一個磚塊,只能用以維持現狀,或保證目前整個體系正常運轉。

就像裝在公文包裡繁雜的會議紀要,你想當作廢紙揉爛,卻又不敢,因為你保不準這份檔案會不會在未來被當作某個重要證據來使用。

它被行事者鄙夷,但卻不能缺失。

結構性意義才是世界的底色。

有的人不願意面對,寫下無數文字,拍攝無數紀錄片,說“你看平凡生活著的我們是幸福的”,以期從平淡的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功能性意義,只為了能逃離充滿結構性意義的世界。

追求靈魂昇華、精神高貴和被困在世俗凡塵的矛盾,是我們痛苦的唯一來源。你好高騖遠想要登上天空,卻又不得不

坐地

吞嚥泥土。

因此,結構性意義、日復一日的機械行為在人們看來,就是讓人沉淪的深淵。

你說:“求求你了,老天,我想從無味

白開水裡咂摸出甜味,我很努力了,讓我幸福吧。”

以虛無主義態度應對人生失敗(必看好文)

本文@四獨木 原創,請勿抄襲

為了接受結構性意義的存在,我費心說與你聽這第一步和第二步,為的是進入這最終一步——將所有獲得意義、價值、滿足感的期盼從完成任務的動力中剝離出來。

只能吃土是吧?那我就拋棄掉所有對天空的幻想,細細咀嚼每一粒土塊。

學習的意義在於成長,清潔家居的意義在於活得舒服,鍛鍊身體的意義在於保持健康,吃飯的意義在於不死去。

每件事情的結構性意義都擺在那裡,明白而簡單,也因為過於簡單而被我們視作“沒有意義”。

這些簡單的意義從來無法被籠罩上個人幻想的迷霧,或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般莫名其妙的感動。

它們客觀存在,與我們的主觀

各安其分。

我吃飯,意義在於不死去,不為其他。

下一頓飯

好吃

還是難吃,我不關心。下一頓飯會不會是什麼新奇的我從來沒嘗試過的東西,我不期待。

但是為了愉悅味蕾,為了給自己多增加點多巴胺,我還是要去吃好的。

只不過這好處是外在的,不能干擾我內心的安穩。我不奢望從這些意義中獲取屬於我的滿足,並因此期盼美食的到來。

以虛無主義態度應對人生失敗(必看好文)

本文@四獨木 原創,請勿抄襲

將自己訓練成一個“無聊”的人,你便達到了“我為了做某件事而做某件事”“我機械而不抱有情緒地行動”的“境界”。

這將會有兩個好處:你不會因未獲得功能性意義而失落,也不會因為獲得過多結構性意義而失落。

你做某件事可以獲得快樂,但是你不會對這樣的快樂報以期待;你做某件無聊的事情也不會因為它很難給你提供快樂,而覺得失望。

如此,考研失敗,不會導致期待落空;考研枯燥的過程,不會導致你的不快。因為你沒有期待,也適應了無聊的生活。

考研的功能性意義清楚明白,可以提供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的新選擇,成為進入某個行業的敲門磚。

你達成以上這些外在意義的認知,決定考研。

在此之後,你便機械性地按照客觀存在的方法備考。

備考的每一段學習的過程都充斥著結構性意義,你內心波瀾不驚地持續著機械的行動,然後你波瀾不驚地從考場回來,波瀾不驚地獲知你的考試結果。

好了,恭喜你得道成仙。即便未來考研失敗了10086次,你也不會感到難過。

所以現在去收拾你的寢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