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孫兒娶婦,孫女嫁人,身為祖母,如何分撥款項?

孫兒娶婦孫女嫁人,作為祖母,盛老太太自然是要拿些老本出來的。

她老人家的規則是:幾個女孩子,除了盛老爹給的嫁妝,她每人貼一千兩銀子;至於哥兒們,因嫡庶有別,長柏娶媳婦她貼一千五百兩,兩個小的每人給八百兩。

當然,這是明面上的規則,暗地裡,老太太自己的私房錢願意補貼誰還真沒人管得著。

《知否》原著:孫兒娶婦,孫女嫁人,身為祖母,如何分撥款項?

明蘭出嫁時,老太太補貼她到富得流油象個地主婆,就是小長棟娶親,老太太也出手了一塊很有來歷的古玉,嚇得親家託了小沈氏來跟明蘭打聽,要不要再給繡巧姑娘添些嫁妝?

但這些都屬於暗箱操作。

按老太太明面上的規則來看,男孫拿到的結婚補貼嫡庶是有區別的,但女孩子不論嫡庶,標準都是一樣的。

確確實實,只有那些不識禮數缺少教養的人家才會不把庶出女兒當人看,比如那個康家。

真正顯貴的人家,是不把姑娘家區別對待的。那時候姑娘在孃家不過十幾年,將來嫁人後怎樣誰都說不準。一個庶女福氣到了嫁入高門大戶也是有的,她在孃家十幾年,一直都被嬌養厚待還是時常被苛待,直接決定她婚後對孃家是拉一把還是踩一腳。

《知否》原著:孫兒娶婦,孫女嫁人,身為祖母,如何分撥款項?

王氏陪房劉昆家的就對如蘭舉過例子——當初王氏在孃家時,有兩個遠房表姐,一嫡一庶,那家也是一般當小姐供著;論親時,嫡的嫁了高門大戶,庶的嫁了個窮書生,可天有不測,誰知後來那高門大戶竟沒落了,反是那窮書生一路官運亨通,家業興旺。那庶小姐也是厚道的,念著當初嫡母和嫡姐的情義,便時時幫襯孃家和嫡姐家,後來,連那嫡姐的幾個兒女都是她照應著成家嫁人的。

劉昆家的舉這個例子,目的是要勸如蘭同明蘭好好相處,因為那個時候明蘭剛養到祖母身邊,老太太給她好吃好穿養成了富貴花,如蘭小心眼兒發作,滿肚子正不高興。

《知否》原著:孫兒娶婦,孫女嫁人,身為祖母,如何分撥款項?

說到如蘭和明蘭的關係,在盛府中人看來,她倆自小要好,以至於到後來,如蘭自己也以為她們是好姐妹。

其實好不好的,老靈魂姚依依最清楚了。

在衛姨娘剛死,明蘭暫且養到王氏身邊時,如蘭眼裡,這就是個病兮兮的小傻子,等小傻子略略恢復,如蘭就要使喚她,比如剝個橘子啥的。

後來祖母養孫,選了明蘭,明蘭一下子鳥槍換炮,如蘭憤憤不平:一個庶女,她也配尊貴?

而將她倆逐漸歸入同一陣營的,是墨蘭。墨蘭口齒伶俐,如蘭向來說不過她,這個時候明蘭往往會一臉懵懂出言天真,卻是給如蘭壓陣擠兌墨蘭,於是不知不覺,如蘭就以為和明蘭成了一家。

《知否》原著:孫兒娶婦,孫女嫁人,身為祖母,如何分撥款項?

其實明蘭對如蘭不過爾爾,如蘭常常要明蘭替她做針線活,單這一點就夠煩人的了。

如蘭願意和明蘭成為一家,但她有自己的準則——我嫡你庶,所以你什麼都要比我差一點,要替我幹活,要和我一道鬥敗墨蘭。

作為正常相處的兩個人,如蘭的這個準則會讓另一方不舒服,但明蘭身體內的老靈魂確實沒法跟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計較。

就象現實生活中,同事帶來的熊孩子踩髒了你的鞋,吃掉了你的零食,身為老哥哥老阿姨們,你好意思跟熊孩子去計較?

在明蘭眼中,如蘭也就是一個有點私心有點淺薄的熊孩子罷了。

《知否》原著:孫兒娶婦,孫女嫁人,身為祖母,如何分撥款項?

及至盛府姑娘一個接一個出嫁,兩個庶女反而比嫡女嫁得更好,尤其明蘭這門婚事,人人都以為原該是如蘭的,生生被她自己作掉。

高嫁的庶女明蘭,一直同孃家保持著友好親睦,這得益於老太太的慈愛養育、盛老爹的正確教養、王氏的不曾苛待、華蘭長柏的自小關切、如蘭的“疑似”姐妹情深。

許多年以後,在明蘭的侄孫女盛府小六眼裡,盛家的這位六姑奶奶是一個傳奇,但小六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齊老公爺去世後,留給她這位孫媳婦的一對泥娃娃,究竟意味著什麼?

《知否》原著:孫兒娶婦,孫女嫁人,身為祖母,如何分撥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