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全)

端午節習俗(全)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我們給人民在粽子節很重要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口味繁多。

端午節習俗(全)

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艾草、香藥等等,用絲布包裹,清香四溢,然後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有各式各樣的形狀。佩戴香囊表示避邪驅瘟之意。

端午節習俗(全)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吃粽子以外最主要

習俗之一

。傳說

屈原投江

逝去,

人們紛紛

划船追趕拯救。爭先恐後,但是追到了洞庭湖卻沒有了蹤跡。所有日後年年

端午節以划龍舟作為紀念

。借划龍舟的活動,驅散江中之魚,避免魚吃掉

屈原

的身體。

端午節習俗(全)

系五彩繩:

在很久以前,大家認為端午節當天需要除晦,所有每家會在手腕上繫上五彩繩,用紅、黃、藍、綠、紫五種綵線編成的線繩,來辟邪驅瘟,逢凶化吉。這個習俗現在在南方廣為流傳。

端午節習俗(全)

掛艾草:民間認為艾草可以退蛇蟲、滅病菌,也有驅毒辟邪的作用。歷史上端午節就有掛艾草葉、吃艾草糕的習俗。

端午節習俗(全)

喝雄黃酒:這個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是在長江流域很是盛行。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端午節習俗(全)

跳鍾馗:跳鍾馗是端午節重要內容。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鍾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後,即病癒,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歎不已。之後,鍾馗畫慢慢的在民間流傳,繪製鍾馗畫大都畫於端午節前後,以期驅邪除害、祛兇引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