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最舒服的狀態,不是彼此信任,而是彼此懷疑

想成長嗎?請點贊評論,戳右邊關注我。我每天給您分享有價值的內容。

即日起,持續一個月學《論語》,悟《論語》,寫《論語》,每天更新1篇,共30篇,試圖找到認識自己、洞察生命、改善生活的方法和答案。

此文為第【5】篇。

當某個事件在網路上盛行,攀上熱搜,你是選擇相信,還是選擇再觀察一下,讓事件再飛一會?

你是選擇跟從吆喝,還是選擇再靜一靜?

前段時間,北大教師韋東奕幫博士團隊解決數學問題的傳聞刷爆社交平臺,廣大網友頓時沸騰了,對韋東奕紛紛頂禮膜拜,也將其捧上神壇。

後來,韋東奕接受採訪闢謠,說是假新聞。

傳謠者也出來道歉。

網友狂歡之後,落下帷幕,一聲嘆息。

這不禁也引發出一個問題——在傳聞面前,我們扮演了什麼角色?

而很多網暴,也便產生,悲劇也有之,在這就不一一列舉。

人與人最舒服的狀態,不是彼此信任,而是彼此懷疑

剛寫到這,羅永浩就冒了出來。

網傳羅永浩被恢復執行2917萬元,網友以為他又欠薪出事了。

這讓羅永浩親自出來回應,表示,“這筆債務已經支付完了,法院恢復執行是為了結案程式。每還一筆錢,都會還得親友們擔心一次……”

看來,網友虛驚一場了。

還有賓利女事件,引起熱議,容易被人帶節奏。

對此,胡錫進表示——賓利女事件基本清楚了,這就是一件很普通的車位糾紛,賓利女當時說話激動,缺了把門的,吹出“我家有50輛賓利”的牛皮,而且她被誤認為是“國企書記夫人”,引發腐敗質疑。公眾對腐敗的警惕和痛恨都是正當且正義的,網際網路有對資訊很強的聚焦、放大和引申功能,有時也會脫靶打偏,這同樣不奇怪。所以正式訊息及時出現幫著消除誤會就變得十分重要。

看來,我們更需要擦亮眼睛,靜待花開,不要被網際網路的聚焦、放大和引申功能若帶節奏,不要脫靶打偏,否則容易加重誤會。

一、在“三人成虎”面前,如何算是明智?

中國有個成語,叫“三人成虎”,出自《戰國策》。

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大臣龐恭很受魏惠王信任。

但是,在他陪太子前往趙國時,魏惠王聽信讒言,他便失去信任。

按照孔子的說法,魏惠王是不明智的,更是沒有遠見的。

有一次,學生子張問孔子,“什麼是明智?”

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這告訴我們,暗中傳播的讒言,切身感受到的誹謗,在我們這兒都發揮不了什麼作用,那我們就可以稱得上明智和有遠見了。

二、我們為什麼會相信讒言?

面對讒言和誹謗,我們能否做到“明也”和“遠也”?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清楚我們為什麼會聽從讒言和誹謗。

這有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從人類大腦的角度來看。

“三人成虎”表明,謊言重複多了,就容易矇蔽和欺騙我們的大腦。

美國科學記者瑪利亞·孔尼科娃,也是心理學博士,在一篇文章《他有謊言,你有腦子》中寫到:“如果他有某個謊言想要散佈……他就會一遍遍地重複。事實證明,光是重複同樣的謊言,最終都會使它成為我們頭腦中的真相。”

對於我們大腦的工作原理,

她還寫道,“任何一種重複,即便是為了反駁某個說法而做的重複,都只會鞏固這個說法。”

換句話說,

人們重複一個謊言,或者自己反覆反駁一個謊言,都容易讓謊言變成一種真相。

所以,我們的大腦在重複的謊言面前是很難保持清醒和獨立的。

人與人最舒服的狀態,不是彼此信任,而是彼此懷疑

第二,從人類心理的角度來看。

我們人類都有從眾心理,這就導致我

們自身特別容易迷失在群體之中

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可以獨立思考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哲學家尼采說過,“倘若我們置身於人群之中,或者加入一個龐大的組織,那麼我們就會在某一天發現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均消失殆盡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的思想已經徹底被這個集團的思考和判斷方式所改造。”

這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實驗——

我們走到大街上,發現一個人在抬頭望天,我們也許不會在意,繼續走路;倘若我們發現一群人在抬頭望天,那我們可能就會停止腳步,跟著他們一起抬頭望天。

而事實上,天上什麼都沒有。

對,這只是一個實驗,但我們都會上當。

人與人最舒服的狀態,不是彼此信任,而是彼此懷疑

我們的大腦和心理都決定了我們很難辨明讒言、誹謗和謊言。

據悉,

我們識破謊言的機率只有54%,不比擲硬幣好多少。

這也導致我們很多人是不夠明智,不具有遠見的。

三、抽離一點,才能看清讒言

那怎麼做到如孔子所說的那樣——“不行焉”。

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沒查證事實真相之前,謹慎地提醒自己:

我們的大腦和心理是不是受到矇蔽?

那受到矇蔽,是因為我們陷入其中嗎?

是的。

我們需要從其中抽離出來,才有可能看清真相。

這就像我們看一幅畫一樣,近看,很難看懂畫的內容;但只要略微站遠一點去欣賞,就可以看出畫裡的輪廓。

身處讒言、誹謗和謊言風暴中的人同理。

尼采深刻表示,抽離一點,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距離越近反而越不知道怎麼辦,倘若略微抽離一點,你就可以發現問題的根源,找到事物的核心。”尼采說,“這種手法就是將複雜的事物簡單化。”

人與人最舒服的狀態,不是彼此信任,而是彼此懷疑

抽離一點,站遠一點,跳到圈外,看風暴,做決策。

這或許能讓我們對讒言、誹謗和謊言有所警惕,不受矇蔽,不馬上相信,變得明智一點,有遠見一點。

儘管只是一點,但也彌足珍貴。

想成長嗎?戳右邊關注我。我每天給您分享有價值的內容。

請點贊評論,願我們都能識破謊言、認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