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女:西施之過,昭君之禍,貂蟬之哀,貴妃之恨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即楊貴妃)。

中華上下五千年,自古以來美女無數,唯獨這四位拔得頭籌,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除了她們無與倫比的美貌之外,更與她們的人生息息相關。

1.西施之過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之過,昭君之禍,貂蟬之哀,貴妃之恨

影視劇中的西施

西施是我國四大美女的第一人,是我國傳統女性美的代表和化身,也是女子弱柳扶風,美貌的象徵。

春秋末代,諸侯國群雄鼎力。越王勾踐想出了打敗吳國的策略,便對大夫文種說:“我聽說吳王喜好美色,不如就讓他沉溺在美色之中,無暇顧及正事,長此以往,豈不妙哉?”

大夫文種覺得越王勾踐的主意很不錯,於是建議越王勾踐選擇兩位美女,寓意成雙,一起進獻給吳王。

於是呢,勾踐就派遣相面的人在國境內廣選美女,在諸暨縣南五里的苧蘿山選到了賣柴的女子西施、鄭旦。

注意。

這個時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在民間召集的選美。

西施已經是遠近聞名的漂亮姑娘,因為家境貧窮,常常穿著粗布衣服。可是粗布舊衣依舊掩蓋不了她天然樸素的美。

西施之美,驚為天人。

越王選擇了西施、鄭旦之後,便給這兩位絕美的姑娘披上輕軟的羅紗,打扮得如花似玉。

越王還在會稽縣城外的土城建了一座美人宮,讓西施、鄭旦在美人宮裡接受培訓,學習宮廷禮儀法度和歌舞技藝。

經過三年的培訓,兩位淳樸的農村姑娘已經脫去土氣,出落的亭亭玉立,素雅大方。

這個時候越王就派相國范蠡帶著兩位美女到吳國進獻。於是,兩位淳樸美麗的農村姑娘成為了越王施行“美人計”的工具,成為了越吳兩國政治,軍事鬥爭的武器。

吳國的忠臣伍子胥堅決反對,並且發表了一通美女禍國論,他說:陰湯紂王因為蘇妲己滅國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褒姒令周國而亡,妹喜令夏國而亡,大王如果接受,必定受到影響。

但是這個時候,吳王一見到西施、鄭旦兩位美人,立刻被美色所俘獲,自己的臣子的勸諫說什麼也聽不進去,堅持要把這兩位美女納為己用,充入後宮。

而吳王夫差,在接受了西施、鄭旦這兩位美女以後,傾舉國財力大興土木,修建娛樂宮室,又建天池,池中造青樓舟,舟中大擺妓樂,輕歌漫舞,日夜與西施為水嬉戲,又在宮中造海陵館,館娃宮,用珠玉裝飾宮室的楹檻,金碧輝煌。

在吳王夫差沉溺於美色之時,越國國君勵精圖治,很快改變了吳強越弱的局面,終於越國反敗為勝,向吳國發動進攻,滅了吳國。

西施作為美人計中最重要一環,不可或缺的功臣,在吳國滅亡之後,西施的命運又該如何呢?

後世對於西施的下落,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是說西施,在吳國滅亡以後,跟隨者當初送她來的使者范蠡私奔。

第二種就是說西施令吳國滅亡,而越國滅掉吳國之後,為了宣揚美色誤國,也表揚吳國忠臣伍子胥當初的警言,便將對越國有功的西施,裝入皮口袋,墜入江中,以表現越國今後對於美色絕不容忍,不會像吳國一樣沉迷於美色的態度。

第三種說法是民間口口相傳比較流傳的的結局:說西施在吳國滅亡之後,又重新回到了她原來生活的村莊,重新過去了洗衣浣紗的生活,一次到溪邊婚紗不慎失足掉入水裡,不幸死去。

不管這三種說法哪種是真,西施在吳國滅掉之後,兔死狗烹,已經在沒有了利用價值,反而因為她的美色令吳國滅亡,越國這個時候,又怎麼敢對西施進行褒獎,或者給她尋更好的去處呢?

對於統治者而言,持有美貌可以作為武器毀滅國君心智的美人,總歸是禍不是福。

西施後來了無音訊,想來就算僥倖活著,一個已經沒有名節,處處遭人詬病的女子,獨自一人,餘生命運必然逃不過悲慘二字。

在那動亂的年代,西施的美貌,最終成為了她最大的過錯。

美人香消玉殞,何其悲慘!

2.昭君之禍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之過,昭君之禍,貂蟬之哀,貴妃之恨

影視劇中的王昭君

王昭君是我國四大美人之一,名嬙,字昭君,西漢時期人士。

王昭君一開始便是漢元帝的低階妃嬪,因為漢元帝后宮美人太多,無法挑選,於是那就請畫工來將後宮女子的容貌,一一畫於紙上進行挑選。

凡是想要爭寵的女子,於是開始自發的賄賂畫師,王昭君自持容貌無雙,加上人品,忠實正直,不屑於用手段賄賂畫師。

畫師毛延壽見她遲遲不肯給予好處,故意將王昭君畫的姿容平凡,因此遲遲得不到漢元帝的召幸。

容貌絕麗的王昭君正當青春年華,而深鎖後宮庭院,入宮數年,連漢元帝的影子也沒見到,冷宮寂寞的生活使她悲痛怨恨,正當此時,呼韓邪單于來漢朝拜訪,漢元帝想要從後宮中挑選五名女子送給呼韓邪單于,王昭君當即主動報名,要求遠嫁匈奴,自願“和番”。

沒想到臨行之前,漢元帝召見的這五名女子,從中一眼便看到王昭君,大驚,自己竟從未在畫作上看到如此姿色豔麗的女子,此女子在他後宮多年,他竟從來不知有這一個美人。

漢元帝見到王昭君的容貌,頓時心痛難忍,萬分不想割愛,但無奈此時漢朝與匈奴兩國邦交,輕易不便失信,於是忍痛將王昭君送去和親。

在王昭君離開之後,漢元帝雷霆大怒,斬殺了畫師毛延壽。

王昭君遠家匈奴,是為了鞏固漢與匈奴的關係,她對維護民族團結是貢獻出了巨大力量的。

可一個無權無勢的女子,遠嫁番邦,尤其番邦妻妾夫死嫁子,對於任何一箇中原的女子,都是難以忍受的命運。

遠嫁匈奴是王昭君的不幸,閉鎖深宮同樣也是她的不幸,即便漢元帝寵幸了她,也不過是因為她的美貌,古往今來,色衰而愛馳,王昭君身在深宮,持有的美貌何嘗不是一場禍事。

倒不如遠嫁匈奴,維護兩國和平,即便身死,也是這悲哀一生,最大的意義。

3.貂蟬之哀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之過,昭君之禍,貂蟬之哀,貴妃之恨

《三國演義》中的貂蟬

東漢末年,我國又出了一位絕代美女,貂蟬。

貂蟬其人,史書上沒有記載,但這個身影卻頻繁出現與各種雜傳中,相傳貂蟬一曲輕歌令人銷魂,翩翩起舞,宛若驚鴻,四,花枝招展,給人一種柔弱飄逸的美感。

貂蟬出身歌姬舞女,在古代是地位最為低下的一類人,作為權貴們的掌中玩物,最後又成了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

貂蟬的命運也是悲劇。

四大美女中貂蟬是最為剛烈的一位,她出身低賤卻深明大義,機智果敢,幫助王允巧施連環美人計,除掉了奸臣董卓。

貂蟬這個人物也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個給予出場的四大美女之一。

貂蟬以大義憾人,義不畏死,是為了除滅權奸而甘願犧牲自己的烈性女子典範。

貂蟬之哀,哀在命運捉弄,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女子最後結局竟也潦草一生。

4.貴妃之恨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之過,昭君之禍,貂蟬之哀,貴妃之恨

影視劇中的楊貴妃和唐明皇

盛唐時代,經濟發達,文化發展,此時豐滿的婦女形象成為唐代審美標準,“燕瘦環肥”吃的便是豐麗明豔的楊貴妃。

楊貴妃在成為唐明皇的寵妃之前,曾與明皇第十八個兒子李瑁,當了整整六年的夫妻。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唐明皇見到了楊玉環,深為其姿色所迷,日夜念念不忘,便強令楊玉環遁出空門,在道觀修行,經過一番洗禮,再將楊玉環名正言順的納進入皇宮,從兒媳變為寵妃。

歷史上有說唐明皇與楊玉環或為真愛,曾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流傳至今。

荔枝是南方的水果,在長安並不多見,一般運過來是新鮮的已經所剩無幾,楊玉環素來喜歡荔枝,因此唐明皇下令,用汗血寶馬,快馬加鞭,在荔枝盛產的季節,源源不斷向京城運送荔枝。

而一次荔枝的到來,要有使者的快馬加鞭和無數汗血寶馬的累死來換取。

可這種物質上的瘋狂給予,最終還是沒有邁過馬嵬坡這道坎坷。

唐明皇逃亡期間,因為軍中護送唐明皇計程車兵反對攜帶楊玉環,唐明皇無法,為了讓將士們繼續保護自己,便忍痛下令在馬嵬坡,勒死楊玉環。

就此這位風華絕代的四大美人之一,便在逃難的路上,被‘寵愛’她的唐明堂埋入黃土,化為枯骨。

在性命和愛情之間,唐明皇的選擇如此分明,想來便是,也只是愛楊玉環的皮相姿色,而非珍惜美人。

當初不擇手段奪來的美人,拋棄時也毫不猶豫。

楊貴妃若非不被唐明皇看中,本可以安安心心做她的王妃,平安一世,偏偏命運捉弄,她以不堪的身份,進入皇宮,最後一悲慘的方式,慘死流落在外。

貴妃之恨,只恨紅顏枯骨,無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