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競爭不在當下——張維迎振聾發聵的10個觀點

思想的競爭不在當下張維迎振聾發聵的10個觀點

作者丨張維迎

思想的競爭不在當下——張維迎振聾發聵的10個觀點

經濟學家張維迎老師曾多次因經濟見解與眾不同而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

01

中國人容易驕傲,稍微做出一點成績就覺得自己了不起,厲害了。其實沒有那麼厲害。我們取得的成就雖然值得欣慰,但遠遠沒有達到讓我們驕傲的程度,比現在再多10倍、20倍、100倍都不一定值得我們驕傲。你看看現在的汽車,一輛寶馬車裡面的專利發明有數千項,有哪一個是我們的?沒有。

02

有人說,中國用了40年的時間走了西方200年的道路,說明“中國模式”是全世界最好的。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中國過去40年的高速增長,是建立在西方二三百年技術積累的基礎上。正是西方過去二三百年創造的技術、產品、思想、管理方法,為我們這種趕超式的發展、超常規的增長提供了可能。模仿總是比創新容易。別人在前面修路,我們在後面跟著走,我們走的速度快,一點也不奇怪。

03

人類犯錯誤,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無知,不明白。一個是無恥,太明白。中國的很多錯誤,都是因為多數人的無知和少數人的無恥。

04

我曾主持光華管理學院工作12年,把學院從一個普普通通的管理學院變成中國的旗艦商學院,但也確實得罪了一些人。2010年12月院長換屆時,我被選下去了。我的經驗告訴我,經常是,支援你的人,正人君子,有心沒肺,甚至忘了投票日期;而反對你的人,小恩小惠,處心積慮,投票時絕不會缺席。

05

我追求“四無”,自稱“四無居士”——“上無領導,下無群眾,目無組織,心無旁騖。”我的意思是,我不願意接受任何人對我的指手畫腳,也不願意對別人的行為後果承擔責任。我是人類的一份子、社會的一份子,而不是某個組織的人。

06

任何思想都是個體思考的產物,集體不會思考。一種有價值的新思想在出現之初,一定只被少數人接受。如果沒人反對,往往說明這套東西不是新的。這是任何創新的一個基本特點。所以,學者必須有獨立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對人類做出有價值的貢獻。

07

我不贊同用結果導向論,來判斷一個人做事的正確與否。有的人賺錢了,甚至當官了,我都不認為那是成功的。關鍵是你走的路對不對?若成功是基於,搞陰謀詭計,勾心鬥角,我都不認為那是成功,因為他沒有發揮人性本身的優點,總是生活在焦慮中。

08

個人若在某個單位沒被提拔,不要認為自己失敗了。如果那個單位的領導本身是個小人,是個沒有正義感、沒有原則的人,而你卻是一個正派的人,那在某種意義上,這恰恰是你的成功。

09

經濟學家最重要的使命是改變人的觀念,以此來推動社會進步。亞當·斯密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學術企業家之一,因為他改變了人的觀念。在亞當·斯密之前,如果說某個人為自己謀利益,就說這個人不道德;亞當·斯密則證明,一個人謀自己的利益,也可以給社會帶來好處,所以謀利本身並不是不道德的。

10

在過去40年裡,中國經濟學家的一個重要貢獻是讓中國人開始接受市場經濟的理念,不再相信計劃經濟、人民公社、鐵飯碗和大鍋飯,轉而相信市場競爭、私有產權、企業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