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歲月(20)

張徹後來加入了邵氏,六先生對此人的印象也不深,做了幾年副導演後得到一個機會,當正導演拍了一部叫《蝴蝶杯》(1965)的武俠片,六先生看了很不喜歡,下令要補拍。邵氏影片有這麼一個傳統,把完成的戲第一個讓六先生看,他覺得情節莫名其妙就要重來,輕的是加上幾場戲說明,重的是把整部片存進貨倉,不讓上映,金漆招牌重要過一切。許多年輕導演都要經過這段考驗,補戲對他們來說是沒有面子,莫大的羞恥,其實我們之後看來,這是何等的幸福,有人肯花那麼大的學費來讓你有第二個機會,是求之不得的事!

邵氏歲月(20)

張徹

張徹的第二部戲《虎俠殲仇》(1966)就過了關,鎖定他當導演的地位。因為同是浙江人,張徹和金庸先生的交情特別好,和倪匡更是親密,有天他向倪匡說要改編金庸作品,倪匡回答:「那麼長篇大論,兩個鐘頭怎拍得完?要拍的話,採用其中一段情節,或者拿到一個概念,就成了。」

邵氏歲月(20)

《虎俠殲仇》海報

從楊過這個人物得到的啟發,倪匡替張徹寫了《獨臂刀》(1967),這部戲在當年大賣特賣,破了一百萬港幣的票房,張徹從此被冠上「百萬導演」的銜頭,事業一帆風順。

邵氏歲月(20)

《獨臂刀》海報

在這段期間,張徹招攬了易文和董千里,前者原名楊彥岐,出生於文人世家,開始為電影插曲填寫歌詞,後來也當上了導演。來邵氏時他已風光不再,住在宿舍中,喜歡寫情書給女編劇,他死後這些私信被找出來,公司裡的人問我怎麼處置?我覺得是他個人私隱,沒把它們公開,和他一起埋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