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看懂《天道》了嗎?從六個方面深度解讀《天道》

聊聊《天道》之一:神秘感

這部作品當初吸引我,就是因為神秘感。一是作者豆豆很神秘,公開資料顯示其僅是個中學畢業的廠妹,但她作品裡涉及商業、金融、法律、哲學、佛學、東西方文化諸多領域,這很難讓人跟廠妹聯絡在一起。二是主人公丁元英很神秘,隱逸的哲人+幕後操盤手+先知先覺者,神秘得不像人。有人推測丁元英的原型是纏師李彪,纏師的名號在股市中無人不知,傳其是開國上將之子,其數學、詩歌、儒道、佛法、股市,無一不精,這一點跟丁元英確實非常相似。纏師雖英年早逝,但其作品《市場哲學的數學原理》至今如天書一般,無人參透。三是作品的主題很神秘。強勢文化,文化屬性,天道,到底是什麼?恐怕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你真的看懂《天道》了嗎?從六個方面深度解讀《天道》

聊聊《天道》之二:丁元英

劇中丁元英是神,是魔,是鬼,是極品混混,唯獨不是人。他創立基金,縱橫股市;退隱江湖,枯坐古城;運籌帷幄,洞察人性;因愛而行,書寫神話。在我看來,丁元英亦道,亦佛,亦儒:非道,非佛,非儒。丁元英追求自由自在,清靜無為,這是他為“道”的本性;他明白一切都是因果,一切都不可能永恆不變,這是他為“佛”的體悟;他是世外高人,本不願入世,但在愛的號召下,卻創立殺富濟貧的神話,這是他為“儒”的行動。他為“道”而不能遠離世俗,他為“佛”而不能斬斷情絲,他為“儒”而不能為生民立命,這是他非道,非佛,非儒。丁元英,奇人也!

聊聊《天道》之三:芮小丹

天道所有人物中,芮小丹的境界是最高的,沒錯,她的境界比丁元英還要高。這一點丁元英自己也承認,我認為這並不是謙虛,而是事實。芮小丹真正做到了“自性而為,不昧因果;生則當生,死則當死”,來去自由,心無掛礙。丁元英雖然也悟道了這一點,但與芮小丹卻是不同的。就如同兩個大詩人,一個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個是“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境界高下立判。

丁元英經過雄關漫道即將抵達山頂時,卻發現芮小丹早已笑盈盈在此恭候多時。芮小丹來自天國,她是天國的女兒。她對於人生最重要的三件大事——事業、愛情、生死的態度,無不體現了這一點。她違背父母之命,放棄演員,選擇警察,也不因丁元英的勸告而改變,她選擇了自己的選擇,撐承擔了自己的承擔;她不顧好友的勸阻,不管“駕馭不了”,不惜放棄女人的自尊,不在乎“天長地久”,想愛就愛,隨心而動;她貌美如花,熱愛生命,但當她發現自己已無存在的價值時,毅然結束自己的生命,溘然離去。

芮小丹,真不愧是天國的女兒。

你真的看懂《天道》了嗎?從六個方面深度解讀《天道》

聊聊《天道》之四:愛情

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愛情很純粹,又很不同尋常。他們的愛情,對我們或許有一些啟示。

一是站著說話。愛的雙方不分年齡,身份,地位,財富,都應完全平等,不存在俯視,跪舔,憐憫,施捨。芮小丹本是白富美,但自知財力沒法與丁元英相比。她一直恪守自尊和獨立,豪華寶馬寧肯停在車庫裡也不開;哪怕未來到德國長居,她也設想透過借貸償還的方式,以自己名義在柏林郊區買一套別墅,“收留”流浪者丁元英。在她看來,只有這樣,她的人格才是獨立的,才是完整的,兩人的交往才是平等的。

二是身心合一。芮小丹對丁元英從最開始的討厭到吸引到愛上,是有一個過程的。這期間,丁元英一直採取守勢,因為他堅信“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不想折磨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折磨。他猶豫徘徊良久,但最終被芮小丹的真誠所打動,在那個大雨滂沱的下午,兩人在雨中擁抱激吻,隨即在芮小丹的家裡翻雲覆雨如膠似漆。只有在這一刻,兩人的關係才真正確立。如果沒有身心合一,兩人說到底只是擦肩而過的平行線。所以,如果說男女真正相愛,那身體必然相交,不可能脫離靈魂獨立存在。沒有身體,就沒有真愛,說別的都是藉口。

三是不必永恆。芮小丹從一開始就明白,古城不是丁元英的久留之地,她跟丁元英不會有結果。但她依然愛著,認真地愛著。她讓丁元英在王廟村創造一個神話,目的就是希望丁元英能多留一段時間,哪怕有一天離開了,也有個念想。芮小丹在暢想將來德國留學時,希望丁元英住在柏林郊外,自己每週末坐車去看他,這樣每過一天,就接近週末一天,每天都生活在希望之中。我們經常用時間來量度“永恆”,豈不知“永恆”從來不是物理上的時間概念。

四是何必矜持。女人為了面子,經常刻意保持矜持。芮小丹,沒有矜持,只有率性而為。從而,美到極致。

聊聊《天道》之五:救世主

《天道》的原著名為《遙遠的救世主》,為什麼是遙遠的救世主?其一,救世主遙不可及,意即根本不存在;其二,妄圖做別人“救世主”的精英們,也請離我們遠一點。劇中王廟村的泥腿子們渴望丁元英做他們的救世主,以此獲得生存空間的大幅躍升。但丁元英明確拒絕了,他說如果你自己站不起來,神仙也救不了你。丁元英在王廟村創造了一個神話,這不是致富的神話,而是一個精神覺悟自立自強的神話。神話寫成,而丁元英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他不需要不想做也不認為自己是王廟村的救世主。

我們傳統文化中從來不缺少救世主,甚至骨子裡就是救世主文化。儒家聲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格局不可謂不宏大,但這種偉大理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又激起了多少浪花呢?任何人都無法被動被拯救,能拯救的前提是自身覺醒,而覺醒後的拯救,主體仍是自己,別人只有看到你覺醒後,才願意扶你一程。

我們貌似都知道世上沒有救世主,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藏著無數救世主。學習,就業,買房,買車,結婚,發展,有多少人渴望或者事實上在依賴父輩而毫無內疚之情?更有甚者,一旦父輩不能滿足自己的期望,就埋怨不滿。何為孝?不讓父母操心就是最大的孝。股市中,又有多少人想依賴股神,大V,內幕訊息,獲得暴利?生活中,多少人希望有地位有錢的朋友能拉自己一把,並認為這種幫助是理所應當?感情世界中,一旦發生親密關係,便認為對方有責任有義務幫自己,認為對方的一切都應分自己一部分?主動將自己置於被拯救的地位並渴望被強力拯救?

如此,破錶象救世主易,破心中救世主難。

你真的看懂《天道》了嗎?從六個方面深度解讀《天道》

聊聊《天道》之六:文化屬性

文化屬性是丁元英提出的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並由此衍生出了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

什麼是文化屬性?在我看來,文化屬性廣義上指的是文化傳統、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對於個人來說,主要是指思維方式、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是骨子裡基因上的文化印記。

我們看到,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之所以不同,底層邏輯是文化屬性的差異。中國自秦以降大統一王朝始終是主旋律,這跟儒家強調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重社會秩序輕個性自由的文化屬性,是一脈相承的。西方的文藝復興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改變的是人的思想,進而改變了社會制度。

所謂的強勢文化,是自立自強,自負其責,獨立自主,自由解放的文化。所謂弱勢文化,是等,是靠,是依賴,是匍匐,是不自主不自立,是不擔當不負責的文化。這個強勢與弱勢,與我們日常講的強弱並不相同,跟社會地位,財富多寡,並沒有直接關係。攀龍附鳳者,再怎麼富貴,還是弱勢文化;自強不息者,再怎麼潦倒,還是強勢文化。

市場主體的自由平等,自負其責,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是強勢文化的必然產物。王廟村馮世傑等人深受中國傳統農耕文化影響,骨子裡還存在等,靠,救世主,這與市場經濟要求的強勢文化是有差距的。因此,丁元英創造的王廟村神話,並不是一個致富的神話,而是人性覺醒,從弱勢文化蝶變到強勢文化的神話。

於我們個人而言,強勢文化的意義就在於,要改變命運必須立足自身,改變自我,而不能依賴他人。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性格,行為決定習慣,思維決定行為。因此,思維方式的改變,才是一切的起點和關鍵。

你真的看懂《天道》了嗎?從六個方面深度解讀《天道》

綜上是本人對於《天道》也即《遙遠的救世主》的拙見,還希望大家能夠一起相互討論,相互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