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古易:五行的本義指五氣,非指五種物質

木氣主生髮,金氣主收斂,火氣主暄騰,水氣主閉藏,土氣主天地陰陽交匯而化育,是為五行,與五種物質無關。

什麼是五行?通俗地解讀為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五行生剋被解釋為:木生於土,土能掩水,水能滅火,火能熔金,金能砍木。這種曲解失去了邏輯性,讓陰陽五行理論顯得荒謬而愚昧。探源尋本,有助於揭開陰陽五行的神秘面紗,恢復其科學麵目。

早期五行被解釋為“五氣、五節”,與現在差異很大。孫星衍在《尚書·洪範)疏中引鄭康成說:“行者,順天行氣。“又引《白虎通·五行篇》雲:“言行者,欲言為天行氣之義也,”《春秋繁露》:“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五行。”

《春秋繁露》的大致意思:天地之氣混合在一起,分開之後,就成為陰氣和陽氣。陰陽二氣的運動變化便形成四季,或者分為五個時節。行的意義就是陰陽之氣執行,氣有五種狀態,一年就有五個時節,所以稱之為五行。

因此,五行的含義是五種氣的執行,依據氣的執行特徵、陰陽狀態、時間,把一年分為五季。《呂氏春秋》把五行稱為五氣,意義就更為明顯。《管子·五行》說:“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可見當時的五行只與天時有關,就是五個時節。作立五行的惟一目的就是為了定季節,制曆法。

夏代使用十月太陽曆,一年分水木金火土五季,而不是春夏秋冬四時。春秋時代雖然已行用春夏秋冬四時制度,但自古流傳下來的一年分為五時的說法仍然存在,古時節、時並稱,意義相同,五節即五時,只是為了文字區別才並稱四時、五節。《春秋緯·說題辭》說:“《易》者,氣之節,含五精,宜律歷,上經象天,下經計歷。”這說明《周易》源於十月太陽曆,所謂“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以作八卦。”把陰陽之氣的五種狀態進一步細化為六氣,再加上南北方位,就是八卦。

早期的五行源於十月太陽曆,是指依據五氣,把一年劃分為五時或五季,後世的陰陽、五行、八卦,都是以此為基礎,這種曆法雖然後來被十二月陰陽曆所取代,卻留下許多不可磨滅的痕跡。

七十二天行水氣,天地閉藏;七十二天行木氣,陰極生陽,生機萌發;七十二天行火氣,陽盛極,萬物相見於離而茂盛;七十二天行土氣,陽極生陰,陰陽交匯而化育,成熟而識己;七十二天行金氣,陰勝陽,收割而肅殺。這是五行之本義,與五種物質並無關係。

長沙子子彈庫楚帛書以五木喻五季,《尚書·洪範》以五種物質比喻五氣、五季,都證明五行實指五氣、五季,人皆不察而附會穿鑿,掩蓋其科學麵目,遂致陰陽五行理論於荒謬愚昧之境。

順便提一句,《尚書·洪範》的生成序五行為“水火木金土”次序,相生序五行為“木火土金水”次序,二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前者源於《河圖》,先立南北再列東西,土居中央,後者源於《洛書》以陰陽週四方的時間為序。

春秋

古易解讀的《易經》、《焦氏易林》兩書,由著名出版社投資出版,還在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