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上次,大家笑“潘嘎之交”那會——

這事源自“嘎子哥”

嘎子哥,直播帶假貨假酒,被官方點名了,

後來,嘎子哥直播給大眾道歉,又跟潘長江連線痛苦。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潘長江勸嘎子哥:

聽你潘叔的話,網上的東西都是虛擬的,你把握不住的你還年輕,你沒有經驗這裡水很深你不懂

完事之後,潘長江給嘎子哥,也就是謝孟偉打圓場「

是個好孩子,我打小看他長大,希望大家還可以繼續支援他」

潘長江的苦口婆心,勸迷途少年迴歸正道,還感動了一批人。

結果你猜怎麼著。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潘長江自己也給帶上貨了——

累計觀看人數1800多萬,下單27。62萬件,成交金額1784。05萬元。

帶貨也是酒,是真是假不知道,但是價格是不便宜。

有網友貼出來說,潘長江帶貨的“黃金酒”,是偷換概念,跟嘎子哥差不多,“酒”是智商稅。

是貼牌產品+智商稅。

酒是正經的,但是價格不正經。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潘長江直播“帶酒”之後,

網友跑去嘎子哥的直播間,讓他去勸勸潘長江。

結果嘎子哥說:愛莫能助。

在網友的玩梗之下就出現了“潘嘎之交”這番特殊的用詞。

是諷刺,也是後現代主義的狂歡消解,但似乎這把火還在燃燒。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前兩天,有著近四十年戲齡的老戲骨張晨光也被罵了。

他在直播間帶貨,

有網友直接攻擊:張晨光「晚節不保」

「晚節不保」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翻字典有兩種釋義。

第一種:

已經到了晚年卻未能保住自己的節操。

第二種:

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時候卻失敗了。

張晨光聽到這話,在直播間直接崩潰了。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老戲骨帶貨真的就晚節不保了嗎?也不是。

這事如果要怪就怪之前的“潘嘎之交”給人留下的印象太壞了。

直接導致今天的觀眾看到老戲骨帶貨,就不可避免地陷進“先入為主”的偏見,但

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他人,從來就不是網暴的藉口。

這件事的背後也體現了三件事。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第一、老演員是要臉的,但這個時代沒機會。

張晨被質疑的時候也說過什麼,但是被罵到「晚節不保」,他崩潰了,在直播間痛哭。

上一輩的老演員說要臉的,他們過去經歷的是集體分配,那會演戲的時候,工資,工作都是給分配的,所以現在多少覺得賺快錢不是特別光彩。

我認真地說,如果真的讓陳道明出來代言,他能夠接到的代言能夠超越一大堆流量明星,為什麼陳道明的底盤穩盤子大。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老演員說有演技,有實力,靠作品吃飯的。

他們在恰飯的時候多少都會注意自己的形象,畢竟,你看過李誠儒去搞什麼七里八里地賺外快的機會嗎?不會。他們會隨便上綜藝嗎?也不會。

老演員和大導演上綜藝上節目,無疑就兩個目的,一,人情世故,二,給自己的作品搞宣傳做路演,搞完就再消失在觀眾視野面前,下部作品上映時再蹦出來。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張晨光這回被被罵哭,說明他是在乎自己的氣節的,他在乎自己德行舉止。

但他被罵「晚節不保」很委屈。

第一,張晨光並不覺得自己帶貨做錯了什麼事情,他就是在做直播帶貨罷了,不丟人。

第二,自己兢兢業業三十多年,到老了還要被罵,被說只賺快錢,說他“晚節不保”——

好笑嗎?挺好笑的,但也是真的很委屈。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我翻了下張晨光老先生的簡歷,也許今天許多人不認識他,但是他的戲紅——

每一個不同的角色,在張晨光先生的演繹下都是“真實”的。

1988年,22歲的張晨光出道,四年後,憑藉著電視劇《京城四少》捧下了視帝,金鐘獎。

2004年,張晨光憑藉著《日正當中》又捧下了金鐘獎的戲劇類最佳演員。

也正是在這一年,張晨光決定轉戰內地,從中國臺灣走到了內地市場。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那會內地市場正是一片肥沃待開闊的土壤。

如果張晨光願意的話,帶上他的團隊,稍微包裝一下,手上的影帝都足以支撐橫著走了,但張晨光沒有這麼做。

他來到內地,從配角那些角色做起,但其實也挺尷尬的,那會中國流行的電視劇流行的是青春劇和諜戰劇,

張晨光的年紀有些尷尬,去演青春劇,那肯定扮小,有些誇張了,但是去演諜戰劇,張晨光又有些太年輕了,或者有些角色又太老了。。。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好幾部張晨光出演的電視劇沒什麼火花,直到後來的趙寶剛的《奮鬥》火了——

但這是部青春劇,火的是

佟大為、文章、馬伊琍,王珞丹他們,

張晨光是個配角,而且那會張晨光已經不小了,“青春”哪裡還輪著他。

演技是在,但年紀上來了,接到的也大多是配角,不僅張晨光是這樣,陳道明也不例外。

華誼的王中軍就直言:「

因為他不是大男主了,陳道明老師再牛,也沒有一部戲是以他為主的戲了,你只是演了你這個年齡階段的,很符合你氣質的一個大配角,你不可能這部戲寫一個60多歲老頭的戲,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這不僅僅是張晨光,陳道明遇到的困境,這幾乎是整個中國影視的困境。

老演員有實力有演技,但是這個時代不給機會,我們並沒有一個足夠的劇本去給他施展空間,我們沒有給他一個合適的年齡劇本,讓他去做主角。

即便說配角,這戲也不好演,現在的戲大多以年輕人為主,即便是配角,也大多是40-55歲年齡階層的演員在演,角色需求60歲往上的太少了。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在娛樂圈,拍戲也不是想拍就能拍,馬思純夠年輕,夠有實力派,但她不也好幾年沒演過一場痛快淋漓的戲了。

但沒戲演就真的不演了嗎?不是,因為在這背後還有個團隊要去演,張晨光也一樣,他不是一個人,他的背後還拖著工作室拖著公司。

一大堆人還等著他去吃飯,等著他的檔期去拿工資,等著張晨光的工作,來養活自己的家庭,供自己的孩子上學。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張晨光直播帶貨沒有什麼毛病,只要他不犯法,推銷的商品沒有問題,為什麼人們就不能多點寬容呢?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第二、明星直播開始被反感了。

張晨光被網友罵這事,雖然僅僅只是個例,但是這些極端的個體或多或少代表了一部分大眾的情緒,即便這個情緒有些極端,但它像是訊號燈——

觀眾已經不再對明星效應買賬了。

在當下,人們在直播間購買貨物,不再是因為明星賣的是什麼而好奇了,在大多的群體下,人們都是思考的明星這回賺了多少。

即便去到直播間,人們因明星效應的衝動消費也減少了,人們購買得更多的是具有優惠或者吸引力的產品。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下的直播購物,那些真正具有購買力和消費能力的人,他們知道自己要買什麼,而不是被告訴要買什麼。

在魔幻主義的現實下,明星從過去的影視的“距離感”走向人間煙火,過去被塑造的“明星效應”也被逐漸消解了,這對影視發展來說,或多或少是件好事。

明星效應的消解,意味著資料時代的瓦解。

當然現在來看想要瓦解流量資料時代還是需要一些決定和改革性的力量,但瓦解的過程已經在悄然進行了。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我們無法100%的預見未來直播帶貨的未來,但是在可預見的未來裡,行業註定會重構,越來越多的人消費,不再是被權威引導。

過去的權威,在當下的網際網路時代被消解了,如今的人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議程,人們都可以發聲,發表看法,將事物從個體議程發酵成公眾議程。

但這決不代表著,網際網路就是法外之地,人們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發言,網路從來就是法外之地,也更不應該成為道德的沙漠。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第三、無底線的鍵盤俠。

在張晨光帶貨這件事的背後,我們這個社會的鍵盤俠依舊存在。他們大多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點著江山,來滿足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丟失的虛榮心。

憑什麼罵老戲骨,那些流量明星呢?我相信,網路上的鍵盤俠要是去噴流量明星,我估摸著鍵盤俠的私信信箱早就被轟炸了。

老戲骨直播帶貨,從來就不是晚節不保。一個演員,演好戲,是他的本質工作,但是在工作之外,人們創造自己的財富,從來就不寒

磣,

不愧疚,不違法就行。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

但與此同時,我們仍然需要注意到的是,公眾的情緒是可以被煽動的,從某種程度上,人們之所以對老戲骨帶貨這事的憤怒——

還是在於之前的“潘噶之交”引發的社會負面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在這個不斷髮酵和變革的社會中,人們不同的認識世界框架下,部分人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與影響,形成了偏見。

社會在變,獨善其身很難,但願你與我都能保持獨立思考。

64歲老戲骨帶貨,被罵「晚節不保」這事,有三點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