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總愛將美與年輕掛鉤,但我覺得那是大錯特錯”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今年適逢義大利導演維斯康蒂的經典影片《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上映五十週年。近日,一部名為《世界第一美少年》(The Most Beautiful Boy in the World)的紀錄片在英國等地公映,聚焦的正是《魂斷威尼斯》中飾演美少年的瑞典演員伯恩·安德森(Björn Andrésen)。

借紀錄片上映的機會,銷聲匿跡多年的安德森也出面接受了媒體的採訪,直言《魂斷威尼斯》毀了自己的人生。

“世人總愛將美與年輕掛鉤,但我覺得那是大錯特錯”

伯恩·安德森近照

“他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世界第一美少年》由瑞典紀錄片導演克里斯蒂娜·林德斯特羅姆(Kristina Lindström)和克里斯蒂安·佩特里(Kristian Petri)聯合制作,兩人跟拍伯恩·安德森長達五年時間,加上大量檔案畫面和全新素材,揭示這位曾被譽為“世界第一美少年”的瑞典演員跌宕數十載的人生故事。

“世人總愛將美與年輕掛鉤,但我覺得那是大錯特錯”

《世界第一美少年》海報

半世紀後的今天,已經66歲的安德森依然生活在故鄉斯德哥爾摩。他蓄起了一大把白鬍子,再加上一頭灰白色飄逸長髮,實有仙風道骨之感;而昔日那個精緻中帶著一絲邪魅的美少年,早已蕩然無存。

在被問到幾十年前就已去世的維斯康蒂導演倘若起死回生,重新出現在其面前的話,他會想對這位名導演說些什麼時,安德森直截了當地回答:“我會對他說,‘去你媽的!’”他表示,《魂斷威尼斯》的整個拍攝過程中,維斯康蒂全然不曾顧及過他的感受。“但這就是電影這一行業的本質,幹這一行的人裡頭,法西斯和人渣的比例要比其他地方都高得多。”安德森說到,“維斯康蒂也屬於這種文化意義上的掠食者,為了作品,他們可以犧牲任何人、任何東西。”

“世人總愛將美與年輕掛鉤,但我覺得那是大錯特錯”

《魂斷威尼斯》導演維斯康蒂(左)與安德森在片場

伯恩·安德森於1955年1月26日出生在斯德哥爾摩,屬於非婚生子,從小就沒見過父親。安德森的母親生性灑脫不羈,經常行蹤不定,他基本是由外公外婆撫養長大。到了他十歲那年,母親忽然徹底消失不見,事後才知,她已自殺去世。

從小,安德森的外婆就希望他能成為明星,到處帶他參加各類試鏡和演出。日後成名成家的瑞典導演羅伊·安德森(Roy Andersson)當年拍攝的處女作《瑞典愛情故事》裡,安德森就是主演之一。沒過多久,外婆又帶他到了維斯康蒂的《魂斷威尼斯》劇組參加試鏡。“本以為那只是又一次很簡單的暑期工經歷。”安德森回憶說,沒想到卻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世人總愛將美與年輕掛鉤,但我覺得那是大錯特錯”

《魂斷威尼斯》劇照

兩位紀錄片導演在義大利電視臺的檔案庫中細心搜尋,最終翻找出《魂斷威尼斯》的試鏡片段。當年,維斯康蒂為找到合適的演員,已在歐洲不少地方搞過試鏡活動,面試了無數年輕演員,直到他在瑞典遇見安德森。

透過紀錄片《世界第一美少年》,我們可以看到當年的安德森在試鏡時略顯尷尬,機械地完成著維斯康蒂導演吩咐助手發出的指令:笑一笑、走幾步、脫去上衣。負責在瑞典當地為他推薦演員的選角導演瑪格麗特·克朗茲(Margareta Krantz)在紀錄片中回憶到:“這個金髮男孩出場時,當時我就站在維斯康蒂的身側,明顯感覺到他整個人忽然興奮了起來。那個男孩身上有著一種極為精緻的美,臉也非常上鏡。他有一種特殊的魅力,那種看著弱不禁風的感覺,而這恰恰就是拍在膠片上會顯得特別美麗的一種特質。”

“世人總愛將美與年輕掛鉤,但我覺得那是大錯特錯”

《魂斷威尼斯》劇照

“人們把我稱作美少年,但實在不喜歡這種叫法”

《魂斷威尼斯》根據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按照故事設定,伯恩·安德森飾演的14歲波蘭少年塔奇奧是美的理想化身,令陷入人生危機的作曲家阿申巴赫心馳神往,無法自已。

1983年,飾演作曲家阿申巴赫的演員德克·博加德出版回憶錄《按部就班的人》(An Orderly Man),其中有一章節也提到了安德森:“在他身上有一種近乎於神秘的美……整個拍攝期間,為了維持他的膚色和儀態,維斯康蒂對他做了嚴格規定:不許曬太陽,不許踢足球,不許下海游泳。總之,只要是能給他帶來樂趣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丁點的樂趣,都不允許做。”

而據安德森自己回憶,拍攝期間,他幾乎始終都是一個人,維斯康蒂嚴格規定劇組成員非必要都不可以去打攪安德森。“不過電影殺青之後,他自己倒是硬拖著我去了一家同志俱樂部玩。”五十年前,《魂斷威尼斯》一經上映,立即引發轟動,而導演維斯康蒂替安德森貼上的“世界第一美少年”的標籤,也迅速被媒體與大眾吸收,令其一夜成名,所到之處即是焦點所在。

先是1971年3月1日,安德森參加了《魂斷威尼斯》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全球首映禮,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和安妮公主雙雙大駕光臨。

5月23日,他又隨劇組來到戛納參加電影節,追星族和狗仔隊的瘋狂讓他徹底崩潰。“那就像是一群群的蝙蝠那樣,圍在你身邊,真是活受罪啊。讓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來承擔為整部電影做宣傳的重任,我覺得這做法怎麼說都有點說不過去。”他回憶說,“暑期之後,我重新回到學校,已經有人給我起了‘天使嘴唇’的綽號。人們把我稱作美少年,但當時正在經歷青春期荷爾蒙大爆發的我,實在不喜歡這種叫法。”

“世人總愛將美與年輕掛鉤,但我覺得那是大錯特錯”

安德森為《安安》雜誌拍攝的照片

1971年8月,安德森隨同劇組到訪日本,為十月即將在日本上映的《魂斷威尼斯》宣傳造勢。經過蘿莉風格大師金子功的造型創意,他穿上一襲水手服,為女性雜誌《安安》九月刊拍攝了封面特輯,迅速征服日本婦孺。

同年12月,安德森再次到訪日本,經紀公司已為他安排好了包括明治巧克力在內的多筆商業廣告。此外,高人氣的安德森還在日本錄製了兩首單曲,成了日本民眾心目中“美少年”的代名詞,包括作為耽美漫畫前身的美少年漫畫開壇宗師竹宮惠子在內,不少漫畫家都成了他的粉絲,而池田理代子在1972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凡爾賽玫瑰》,據說也從安德森的英俊長相里汲取了創作靈感。

“世人總愛將美與年輕掛鉤,但我覺得那是大錯特錯”

竹宮惠子的《風與木之詩》的主人公吉爾貝爾的創作靈感據說就來自安德森

“衰老並不醜陋”

二十多歲時,伯恩·安德森曾在巴黎生活過一段時間,成了一些中年男人藉以炫耀的“戰利品”。他住在他們出資購買的公寓房裡,衣食無憂,還能不斷收到各種禮物和情詩。不過,關於這段經歷,安德森自己並不願意太多提起。“他不想提,我們也就不想再過多挖掘了。”導演之一的佩特里表示,“但他確實說過,自己這一生基本無憾,除了在巴黎的那段時間之外。”

在此後的演員生涯中,安德森不願意再嘗試會導致外界對他的性取向有所誤解的角色。1983年,他與作家蘇珊娜·羅曼(Suzanna Roman)結婚。1984年,他們有了一個女兒;兩年之後,又有了一個兒子。不幸的是,兒子艾爾文九個月大的時候,因為一次意外夭折,安德森為此自責不已,不僅沾染上了酗酒的毛病,與妻子的婚姻也徹底走到盡頭。

“世人總愛將美與年輕掛鉤,但我覺得那是大錯特錯”

傑梅茵·格里爾的《漂亮男孩》的封面

最終,是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內心對於藝術的熱愛,幫助安德森走出了人生的困境。偶爾,他還是要為揭去腐蝕的標籤而發聲。2003年,澳大利亞著名女權主義作家傑梅茵·格里爾(Germaine Greer)出版《漂亮男孩》(The Beautiful Boy)一書,封面用了安德森年輕時候的照片,雖獲得攝影師授予版權,但事先並未知會安德森本人,讓他一度十分氣憤,沒想到數十年後仍無法改變人們的刻板印象。

如今,安德森還在繼續出演各類影視作品。三年前,他在恐怖片《仲夏夜驚魂》中飾演配角:一個由懸崖一躍而下然後頭部又被徹底砸爛的老頭。“在恐怖片裡被殺掉,這可是每一個男孩的夢想啊。”他笑著說。此外,他還堅持從事音樂創作,每年都會跟隨自己所屬的樂隊巡迴演出。從紀錄片裡可以看到,他和女友共同生活的公寓並不豪華,但還算溫馨且富有生活氣息。

“我現在已經沒什麼放不下的了。”安德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那是1992年的某一天下午,我坐在廚房裡,眼看著自己的心魔一個接一個地跳出來。我給它們全都起了名字,編好序號,然後告訴它們:你被開除了!它們代表著我人生中的各種焦慮、恐懼和記憶。現如今,只有記憶還在,但它們已經不會再讓我恐懼了。到了我現在這把年紀,已經沒多少東西能讓我害怕的了。”被問到為什麼會同意拍攝這部紀錄片時,他表示僅僅是因為他和兩位導演都是朋友。“我可不是想要重新引起世人對我的關注,那方面,五十年前我就已經受夠了。”

不過,在兩位導演看來,能夠拍成這部紀錄片,其實對於安德森本人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事。“這一次,他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將關於他人生故事的講述權重新抓回到了自己的手裡。”導演佩特里表示,“除了那些所謂的維斯康蒂專家、那些評論家之外,大家也可以聽聽看安德森自己究竟是怎麼說的。”

“世人總愛將美與年輕掛鉤,但我覺得那是大錯特錯,這恰恰是當下一個很大的問題。眼睛和臉龐都是心靈的窗戶,隨著歲月增長,隨著生活所帶來的傷痛的累積,人的眼睛和臉龐反而會變得越來越美,衰老並不醜陋。”安德森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