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岡仁波齊」朝聖者的靈魂洗禮之旅

“沒有高潮,沒有意義,這就是人生。”

「影評|岡仁波齊」朝聖者的靈魂洗禮之旅

電影《岡仁波齊》,是第六代電影導演張楊的作品。該影片以藏民朝聖為題材,用近乎紀錄片的表現方式講述了十一位藏族村民,在神山岡仁波齊的本命年,共同踏上了歷時一年有餘,長達兩千多公里朝聖之路的故事。

路途艱難,坎坷曲折,朝聖者們跋山涉水,知難而進,他們懷揣著對信仰的虔誠一路向前,讓我們看到了一場震撼人心的靈魂洗禮之旅。

「影評|岡仁波齊」朝聖者的靈魂洗禮之旅

炊煙裊裊,安靜祥和,電影平淡開場,導演用大量篇幅展現了藏族村民的淳樸生活,記錄下了藏民朝聖前的準備,從中我們知曉了他們各自的祈望:

青年尼瑪扎堆為了完成父親朝聖的遺願,達成叔叔的心願;晉美夫婦為了給家裡蓋房子意外死去的人祈福,順便祝福活著的人;孕婦次仁曲珍為了家人和自己未出世孩子的平安;屠夫旺堆為了減輕自己常年殺生的罪孽……

他們希望眾生平安幸福,也祈禱自己一帆風順,心願簡單而又真實,沒有過多奢求。於是過完年,他們在村民的護送下踏上旅途。

雙手合十,將合十的雙手依次置於頭頂、面前、胸口,行走幾步後五體投地,前額觸地,雙臂在兩側劃至頭頂,起身,重複動作,週而復始。

“磕長頭”是影片重複數次的畫面,一次次的跪拜詮釋著藏民們虔誠的信仰。從起點到終點,他們一路伏地而行,將身體覆蓋朝聖的每一寸旅途。

不論風和日麗,還是雨雪交加;不論路面平坦,還是泥濘水窪,他們都一如往常,伏地而過,默默前行。兩千多公里的路途伏地而行本就絕非易事,裝載生活用品的卡車又在路途中遭遇車禍,他們不得不拖曳著車身繼續行走。

女人跪拜,男人拖著車身行走,一段路程後男人們放下車身,重新回到起點,以磕長頭的形式再走一遍路途。遇到上坡,男人女人便一齊發力,共同推車。條件艱苦,路途難行,他們始終沒有抱怨,甚至沿途唱起了藏歌。

群山巍峨,優美的歌聲縈繞山間,舒緩了每一位朝聖者的疲憊,歌曲散發的無限感染力,穿過雲層,穿透螢幕,洗滌了我們的靈魂。

「影評|岡仁波齊」朝聖者的靈魂洗禮之旅

有新生,有死亡,但沒有人在路途中止步。

孕婦次仁曲珍腹痛即將生產,一行人便急忙將她送去了鄰近醫院,平實記錄下,她順利完成了生命的延續。次仁曲珍短暫休息後便回到了跪拜行列,繼續前行,她時而將孩子放在車中,時而和丈夫一起輪流揹著孩子跪拜。

這樣簡單的故事情節,卻將朝聖者心中的虔誠和信仰淋漓展現,他們懷揣著心願,堅守著信念,前行之路沒有絲毫動搖。

「影評|岡仁波齊」朝聖者的靈魂洗禮之旅

而尼瑪扎堆的叔叔楊培,年歲已高,步履蹣跚卻依然堅持完成跪拜的每一步,行至岡仁波齊山腳,他在睡夢中離去了。面對此景,眾人長久沉默,尼瑪扎堆卻說“在神山岡仁波齊腳下去世,是他的福氣。”

生死自有定數,大家接受了這一事實,請了喇嘛為他安排天葬。於是,在一陣陣誦經聲中,楊培在山腳永遠安息了。不論是生命的誕生還是逝去,前行的腳步從未停止。

影片沒有使用誇張的鏡頭表達,而選擇在平淡中、在靜默裡客觀地將一切記錄。藏民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真實生活的展露,這一切,都是純良真誠的美好。

對生命慈悲,亦對信仰敬畏。

朝聖途中,屠夫突然停止了動作,旁人不明原因,但在鏡頭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他面前有隻小蟲正在橫向爬行,於是屠夫等待小蟲經過後才起身繼續。

細想他從前屠殺犛牛的生活常態,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他的改變。他渴望減輕罪惡,也真正用實際行動尋求著救贖。

「影評|岡仁波齊」朝聖者的靈魂洗禮之旅

同樣,路途中一對四川夫婦和一頭驢同行,男人跪拜,女人拉車,驢跟在車後面。當被問到為什麼不用驢拉車時,夫婦坦言,他們將驢視為夥伴,只有上坡拉不動時才會讓驢拉車。

他們質樸又純良,不論過去,朝聖之旅中的屠夫和夫婦都是真誠的,他們秉持著善心,對生命尊重,更對信仰敬畏。

沒有高潮,沒有意義,這是朝聖之旅,更是人生之態。

這種平淡,沒有絲毫的枯燥和乏味,靜默姿態下一點一滴,滲透著的都是對崇高信仰的虔誠。這種虔誠洗滌了朝聖者的靈魂,也在我們的心靈刻上印記。於是,我們看到了執著信仰匯聚而的美麗圖景:

群山矗立,碧空如洗,一行人目光如炬,堅定不移。

「影評|岡仁波齊」朝聖者的靈魂洗禮之旅

最後,我的公眾號是【南風古居】,如果你覺得我寫的不錯,那就花半分鐘的時間去微信搜一下,關注我吧!

作者 滋滋

排版 易水

編輯 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