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薦書兩本,可在桂香中慢慢看起來

我們在小學甚至初中階段,可能都不大會有人用文學素養、語文素養來評價你,但對於氣質這個詞,大家應該已經不陌生了。人的氣質如何,跟美貌跟顏值掛鉤。小孩子也有氣質,但幼兒時期的氣質,更多的是性格的體現,等到長大了些,到了青少年階段,這個時候的氣質,就是環境薰陶、教育影響、學習訓練等多方面的作用結果了。

比方說,我們看到一個男生,跟他聊天、相處下來,評價這個男生說他有書卷氣,氣質儒雅,這當然是讚揚,而且給人一種翩翩公子溫潤如玉的感覺。但我們並沒有說他長得多帥,什麼劍眉星目,玉樹臨風,只是感覺得他外形還不錯。這其實就是氣質加分,而這個氣質,就包含了文化素養、文學素養。

同樣,我們看到一個女生,覺得她溫文爾雅,知書達理,雖然也沒有說這個女生容貌多麼漂亮,卻也會讓人感覺這女孩不錯,氣質佳。這個氣質,也包括了素養。

蘇東坡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腹有詩書氣自華:薦書兩本,可在桂香中慢慢看起來

但是,讀書多了,文學素養就有了,氣質就好嗎?也不是,因為書卷氣,搞得不好就是書呆子氣。但一個人要是不讀書,肯定是沒有書卷氣、文雅氣的。那麼,到底什麼叫素養,什麼叫文學素養呢?

文學素養,掰開來講,就是文學方面的素質和修養。文學的體裁有詩歌、小說、散文、戲劇、評論等等,是語言文字的藝術,表現社會文化,是對美的體現。

文學素養,一般是指我們在小說、散文、詩詞等方面的綜合能力。這個綜合能力,簡單理解,就是一個人怎麼寫、怎麼說,怎樣表達社會生活和內心想法的能力。

說起來簡單,人會說話會寫字,就具備了表達的基本能力,說得好一點,寫得好一點,是不是就是素養提高了呢?

好像也沒錯。那麼,提高素養,是不是很簡單呢?

當然不是。識字容易講話容易,怎麼講得好,文章怎麼寫得好,不容易。這方面,就算是天才兒童,如果沒有持續不斷的積累、提高,也會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說到這裡,就很容易引出一個問題。“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呢?

出自《世說新語》,講的是孔融小時候回擊別人的事。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舉這個例子,不是說這個故事有多了不起,也不是說知道這句話的出處有什麼了不起。因為只要你讀過或者學過這篇文章,自然就知道,不在話下。

不知道,也沒什麼問題。

我們甚至可以說,什麼意思嘛,解釋一下唄。別人解釋了說,了了是聰明的意思,甚至有的人聽完解釋後還會說,哦,那你就直接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聰明。幹嘛掉書袋,好像自己多有學問似的。

這種情況,我們都不排除。

這種話,老實講,開玩笑,自嘲,可以。真的不懂也沒關係,學海無涯,人都不是天生就知道很多事的,只要保有學習的心態,就會從生活中得到很多知識。

但如果不懂,看到別人懂,然後去嘲笑別人,那就有點頑固了。別的不好說,這樣的態度,肯定跟提高文學素養沒什麼關係了。

提高文學素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簡單點說,透過閱讀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條主要途徑,比方說,讀了像《世說新語》這類書,你至少會發現,不少成語都出自這本書吧?

像望梅止渴,講曹操的急中生智、應變之才。像受寵若驚,寫伏滔的一篇小品文。被皇帝眷顧後匆匆跑回家跟兒子說話的細節。

還有口若懸河、標新立異、琳琅滿目、大家閨秀、鶴立雞群、登峰造極、才疏志大、流芳百世、難兄難弟、若有所失……

這些平常我們經常用到的成語,都會用,但知道背後的故事,肯定比不知道的人,具有更多的文學素養。

著名翻譯家、評論家、學者,傅雷,就很欣賞《世說新語》。他可以說是學貫中西,在給留學波蘭的兒子傅聰的信裡,也叮囑他,讓他經常讀《世說新語》。

推薦戴建業教授的《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

腹有詩書氣自華:薦書兩本,可在桂香中慢慢看起來

我們用一個成語,不會特意去跟人說,它是怎麼回事。因為素養的培養和提升,目的並不是拿去炫耀的。詩書讀得多,不一定讓一個人“氣自華”,讀書的目的不是用來炫耀學識,也不是為了增加談吐的資本。而是用來修養內心,培養品性,提升思想境界的。

我們去旅遊,遊覽名山大川,或者來到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建築物前面,不管是一座廟宇還是一片古蹟,到了以後,拍個照,發朋友圈,一般來講,大家不會把自己知道的相關的人文知識都寫一遍,發出來,長篇大論一番,可能也就是說上三兩句,讚美一番,感慨兩句,或者就一句話真漂亮,真壯觀。

但是,只會寫真漂亮,哇塞好棒棒,並不知道好在哪裡的人,跟雖然只是隻言片語,但是內心有很多感觸,知道眼前景物的歷史、文化、社會背景,在多個角度都有感慨的人,同樣的風景,同樣的景物,帶給不同的個體的大腦活動是不一樣的。

比如去敦煌,可能會想到日本井上靖寫的《敦煌》,想到《我心歸處是敦煌》的樊錦詩。

推薦樊錦詩口述、顧春芳撰寫的《我心歸處是敦煌》。

腹有詩書氣自華:薦書兩本,可在桂香中慢慢看起來

這次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高分填報了北大考古專業,成為考古界的團寵。她收到了她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贈的口述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激動得連夜回信。

文學素養高的人,講不定就此來了一次頭腦風暴,激盪心靈,啟發思考,充實智慧。

對於我們的精神生活來講,這方面得到的愉悅感和滿足感,素養不同,效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