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篩選有價值的資訊?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法律修音機

市場上總會充斥著無數資訊,有的資訊是有用的,可以幫你做出正確的決策。而有的資訊是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會誤導你去往錯誤的方向,得到壞的結果。

這種無用的資訊,我稱之為“噪音”。我們需要遮蔽噪音,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資訊。

本文較長,將會重點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哪些情況下會遇到噪音?

如何應對市場上的噪音?

我們應該如何建立自己的決策系統?

這個時代的資訊真的太多了

作為新興人類,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訊息。

不論你是一名內容創業者,還是網際網路公司的員工,抑或是創投相關從業者,現在你所面臨的資訊,和過去相比只會多不會少,甚至可以說“過載”。

資訊過載是什麼概念?

舉例來說,網際網路人獲取資訊的地方,通常是像36氪這樣的科技媒體。雖然和搜尋引擎、入口網站相比,科技媒體的內容是算少的,但要想完全吸收也不容易。

比如36氪,一個工作日至少會上傳 200 篇文章,每篇文章 2000-1W 字不等。你需要從中篩選出有價值的資訊。

普通人也一樣。

你可以點開你的公眾號列表,看看你關注了多少個公眾號,這些公眾號的文章你都會看嗎?有多少個公眾號你已經很久沒點開了?在這些推送中,你如何選擇值得看的資訊?是公眾號推了你都看?還是你會選擇性地去看?

這個時代的資訊真的太多了。

很多人被資訊所累,覺得不堪重負。但這不是真正的問題。因為被資訊所累,有可能是認知水平不夠帶來的,和資訊量的多少無關。

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噪音”太多。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遮蔽噪音,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資訊。

提高資訊的質量和你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是一個從事網際網路工作的人,有價值的資訊能夠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策。

如果你剛好從事的是經常和資訊打交道的工作,比如商業分析師、內容運營、內容創作者,如何篩選出對你有價值的資訊,並且為你所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這個能力可以把你和行業內平庸的人區分開,這也是一個優秀的面試官會看重的能力。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平時對資訊的有效性和及時性需求不高,我還是建議你適當地篩選資訊,這樣可以減少輿論場(如微博)對你情緒的影響,保持內心的平靜。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沒什麼好激動的。

如何應對市場上的噪音?

回看過去二十年,網際網路有三波新媒體內容創業的機會,分別是部落格、微博、微信。這三波機會生產了海量的內容。

但這些內容裡面,是不是有噪音的成分?怎麼判斷它是不是真正有價值的資訊?

第一,選擇優質的資訊源。

在篩選資訊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有價值的資訊。有價值的資訊,是高信噪比的資訊,這些資訊釋放的訊號多,噪音少。

與此同時,資訊的生命週期也會有所不同。

生命週期長的資訊有很多,它們往往以作品的形式呈現,比如四大名著。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們追逐的更多是生命週期短的資訊。

生命週期短的資訊可能是一些新聞,比如各種吃瓜事件,這就是一些自媒體喜歡追的熱點。

生命週期短的資訊也可能是嚴肅新聞。

比如,滴滴事件。

滴滴事件的影響是空前的,聰明的公司和創始人應該做出及時的反應,反應慢一點,造成的損失都是不可預估的。法律修音機上週發表的《滴滴事件之後,大廠們紛紛加碼「法律政策研究」》,就分析了滴滴事件的潛在影響,以及大廠們的應對舉措。

也就是說,我們在篩選資訊的時候,通常需要考慮兩個維度:

及時性

有效性

首先,及時性很好理解,比如滴滴事件及其背後的監管動態,我們需要及時知道。

能滿足及時性的資訊源有很多,不論是媒體、流媒體,還是工具軟體,透過爬蟲基本上都會及時上傳這些資訊。

難的是有效性。

滴滴事件發生後,一般人其實很難預判它會有什麼影響,網際網路監管會出現什麼新趨勢。

也就是說,你只是知道了這條訊息,但你不知道這條訊息的價值。

要想真正理解一條資訊的價值,往往需要一定的專業門檻。就像諜戰劇中演的一樣,想要破譯一條密電,你首先要找到這條密電所依託的密碼本。放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就是需要有人給我們解讀這些資訊。

因此,能滿足有效性的資訊源不多,通常就是科技媒體和優質的自媒體,而不是大眾化、娛樂向、輿論場之類的資訊源,比如新浪、微博、搜狐這些入口網站。

當然,科技媒體也分優劣。國內最好的科技媒體就是36氪,其次就有很多了,這裡不一一列舉,你應該優先看36氪,36氪每天至少上傳 200 篇文章,能看完就已經不錯了,有時間再看別的。

第二,遮蔽明顯與你無關的資訊。

我們所說的噪音,通常是與你無關的資訊。但是,一條資訊是否真的與你無關,有時候並不容易分辨。

您就好比說,吳亦凡被刑拘這事,就肯定與我無關。原因很簡單,這條資訊沒有給我提供任何價值,因為法律修音機不做法律科普內容,看這條資訊只會浪費時間。

但是,滴滴事件就不一定了。咋一看,好像跟我沒什麼關係,因為法律修音機不做法律科普內容,那像資料安全、VIE 架構、反壟斷之類的問題,對我也是沒有價值的。

看起來與我無關,就要遮蔽嗎?

不可以。

因為滴滴事件有幾個關鍵點:網際網路公司、行業壟斷、境外上市……無不與監管有關,與行業前景有關,那我就可以從這個事件出發,洞察到大廠的「法律政策研究」動向。

這是跟我有關的。

所以,我們應該遮蔽的是明顯與你無關的資訊,對於那些看起來與你無關的資訊,我建議你還是應該給予一些關注。

但問題是,如何發現那些看起來與你無關的資訊的價值?

首先,你需要有廣闊的知識面和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我們都知道“蝴蝶效應”,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雖然事物的發展存在不可測的“變數”,但我們仍然要儘自己所能發掘出其中的規律,這就需要廣闊的知識面和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但是,人腦擅長的是提取,而不是記錄。

在《神探夏洛克》第一季中,就提到福爾摩斯竟然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

華生:小學的東西,你怎麼能不知道?

卷福:就算我以前知道,我也把它刪除了。

華生:刪除了?

卷福:大腦是我的硬碟,但它只有裝了有用的東西才有意義。真正有用的。普通人用各種垃圾充滿自己的腦袋,這讓它很難找到要緊的東西。

人們希望將大量的知識裝進大腦,可以隨時呼叫,並且可以按照一定的邏輯去重新組織知識,但我們的大腦不是這樣工作的。

我們大腦的進化方式是記住跟我們相關的事物,所以一定要建立相關性,不然記憶的過程會很痛苦,也很困難,因為看上去太抽象而無關緊要。所以必須有相關性和重要性,要理解事物的原因,才能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識。

對此,市場上出現了各種文件產品,用於輔助人腦的儲存功能。

縱觀市面上的文件產品,大多都有“文件關聯”的功能。

比如「飛書文件」就有一個“文件關係圖”的功能。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引用文件”和“反向引用文件”的方式,將多個文件置於一個“文件關係圖”中,這樣你能直觀地看到各個文件之間的聯絡。

「印象筆記」也有一個“知識星圖”的功能。和「飛書文件」類似,除了文件引用的方式,還可以透過打標籤的方式,將多個文件以視覺化的方式關聯起來。

當然,使用文件關聯的前提,是你有可以用於關聯的內容,這就要求你平時有記錄資訊的習慣。那對於平時沒有記錄習慣的人,怎麼判斷一條資訊的價值呢?

第三,加上時間尺度,適當裝蠢。

很多時候,當你不理解一個現象或者一條資訊的價值,加上時間尺度,讓子彈飛一會,往往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在《十三邀》的最新一期中,許知遠就將女團文化這個現象加上了時間的尺度。第一次拍攝是 2018 年,最後一次拍攝是 2021 年,在這 3 年裡,參加這次選秀的女孩們,經歷了節目錄制、成團出道、進入娛樂圈等成長路徑,3 年後往回看,往往能將這個現象看得更清楚。

篩選有價值的資訊也是一樣。

想要判斷一篇內容的好壞,看資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比如,你今天看一篇內容的資料是這樣的,明天再開啟這篇內容,從資料的增長情況上看,大概就能判斷內容的好壞。

當然,單純用資料來衡量內容質量是愚蠢的。而且普通人所理解的資料也有可能是假的,比如閱讀量、公眾號的點贊量、在看量等等,這些資料都有“刷”的可能性,行業內也確實有相關的產業鏈。原因很簡單,刷這類資料的門檻太低了。想要提升閱讀量,找多點人點開文章就行,點贊和在看也是,點一點就行。

但是,有一類資料是不容易刷的,那就是真實的使用者反饋,比如留言、打賞、彈幕。

留言很容易理解,高質量的留言需要用心去寫,成本比點點文章刷下閱讀量高多了。

打賞也是一樣,刷打賞的方式無非兩種,一是你先把錢打給別人,然後別人再打賞你。二是別人先打賞你,然後你再把錢退回去。這兩種方式都需要信任成本。

彈幕更是如此。大家都羨慕 B 站的彈幕文化,所以很多影片網站都在做彈幕功能。我曾經在一個影片平臺上發過彈幕,我發的這條彈幕很長,明顯不是在刷梗,比如突然出現一大片“爺青回”。但過了幾秒鐘我發現,竟然出現了一條一模一樣的彈幕。然後我就知道了,這個影片平臺對彈幕的理解是“把這條評論複製一遍”。但是,不論是我這個發彈幕的人,還是其他看彈幕的人,看到兩條一模一樣的非刷梗類的彈幕,就會感覺莫名其妙。這時,彈幕不是在放大訊號,而是在放大噪音。

在 B 站,彈幕是一個高信噪比功能的體現。而在其他網站,彈幕是製造噪音的工具。

因此,我們需要關注的資料其實不是數字,而是“使用者反饋”。

也就是說,判斷一條資訊是否有價值,最重要的就是看真實的使用者反饋,比如留言、打賞、彈幕、轉載、轉發、收藏等等。

與此同時,由於內容的評判標準變了,內容創作的主要陣地跟著也變了。

為什麼很多內容創作者都去做短影片和 B 站?就是因為能夠獲得即時反饋,有了即時反饋,就能持續迭代,還能快速變現。

短影片不用多說,平臺能夠給創作者帶來巨大的流量,使用者反饋是即時的,創作者可以得到持續的激勵。B 站的使用者反饋也很直接,你的內容不好,彈幕就少,更別說一鍵三連了。

很多資訊的價值是需要時間去考驗的,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時候我會說:我不懂,我還沒看明白。我不懂,所以不予評論。

剋制自己的表達欲,適當裝蠢,其實是過濾噪音的一種方式。

選擇優質的資訊源,遮蔽明顯與你無關的資訊,同時,加上時間尺度,適當裝蠢,這些都能有效遮蔽噪音。

如何建立自己的判斷系統?

在看過很多資訊和內容後,我們可以嘗試建立一套判斷系統,它能幫我們更有條理地遮蔽噪音,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資訊。

第一,持續最佳化資訊源庫。

如果你有一些經常使用的資訊源,那你就可以建立一個資訊源庫。它的呈現方式有很多,比如你經常訪問某些網頁,那你就可以將這些網頁建立一個資料夾,這就是你的資訊源庫。更常見的資訊源庫,其實是每個人微信裡的公眾號訂閱列表。

但問題是,各個資訊源的質量並不穩定,我們需要持續最佳化資訊源庫。

所以在使用資訊源的過程中,其實會產生兩個動作,一是選擇資訊源,二是管理資訊源。

比如,關注某個公眾號是“選擇資訊源”,過一段時間後是否取關是“管理資訊源”。

選擇資訊源的成本很低,比如你看到一篇文章寫的好,可能就會關注這個公眾號了。

但管理資訊源是一件麻煩的事。

比如,你關注了幾百個公眾號,後來你發現某些公眾號質量不行,你寧可取關,也懶得去管理。最難取捨的是那些輸出質量不穩定的公眾號,取關也不是,不取關也不是。

普通人會明顯地感知到關注帶來的負面結果,但很難理性地去修訂關注列表,從而改變這些負面結果。以至於關注越多,關注帶來負面影響的機率就越高。

所以大部分人獲取的資訊都很糟糕。

你需要不斷新增新的資訊源進來,同時你還要管理,把不夠優質的資訊源篩掉。事實上,隨著你自身的提升,必然有一些資訊源會被淘汰,否則就意味著你沒有進步。

第二,對世界保持開放。

人們往往會傾向於看簡單的、自己熟悉的內容,而忽視困難的、自己陌生的內容。因為理解前者比較容易,對大腦的耗能最少。

但是,過多消費簡單的、自己熟悉的內容,很容易陷入資訊繭房。如果你對新的領域缺乏瞭解,那你就不可能真正瞭解一個新的領域。

你需要對這個世界保持開放。

比如,多看看陌生領域的文章。當然,如果你不喜歡看文字內容,那不妨嘗試多瞭解一些新鮮事物,比如蘋果 WWDC 大會,多玩玩電子產品、多看看新上的電影、多刷刷抖音和 B 站、多打打遊戲。這些都能讓你攝入大量新知識,而且還沒有很大的認知負擔。

又比如,最近「元宇宙」概念在創投圈大火,但有多少個投資人玩過豆瓣 2010 年推出的「阿爾法城」?

吃喝玩樂,非常有益於身心健康。

第三,及時消化資訊。

很多人都有學習熱情,只不過熱情稍縱即逝。看到一篇文章寫得不錯,請進收藏夾吃灰。

建立判斷系統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及時消化資訊,前兩個步驟都是蒐集資訊,但最關鍵的還是消化。你收藏的公眾號文章,你開啟的網頁,都要及時消化,不要囤著。

事實上,很多人喜歡收藏文章,除了覺得這篇文章很好,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覺得這篇文章所包含的知識、理解難度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這些困難的、自己陌生的內容,在當下確實很難理解,但過了一段時間,你的知識量和認知能力提升了,以前的內容也可以理解了,那就及時消化掉。

消化過往的資訊,會有兩個作用:

一是審視你的內容審美水平,二是練就快速判斷內容質量的能力。

我舉個例子幫你理解。

你今天打開了一篇文章,覺得質量很高,而且一時間消化不了。比如這篇文章的結構非常完整,是一篇萬字長文,哪個段落都是知識點,但現在沒那麼多時間看。關掉吧,又還沒讀透。那就放著吧,或者新增到收藏夾。

又過了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甚至大半年,你再回去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嗯,大部分內容都能看懂了,而且有些理念也應用到工作中了,現在,就是讀完這篇文章的時機。

這時你可以做一個動作:

“重新整理網頁”

重新整理網頁可以看到這篇文章過去和現在的資料對比。比如當時你點開這篇文章的時候收藏量是 10 ,現在這篇文章的收藏量是 999+ ,那就說明你比絕大多數人更早地看到了這篇優質文章,並且更早地實踐這篇文章的知識。

能否提前發現優質內容,代表了你的內容審美水平。

同時,由於你已經看過大量的內容,現在你看到一篇文章的題目、摘要,或者只是點進去大概瀏覽一下,大概就能知道是什麼內容,是不是值得看。這時,每天看 200 篇文章,甚至一目十行,根本不是問題。

這就是快速判斷內容質量的能力。

簡單來說,整個判斷系統,第一個問題是:持續最佳化資訊源庫;第二個問題是:對世界保持開放;第三個問題是:及時消化資訊。

當然,很多判斷標準也是慢慢建立的,初期的時候不一定對,需要在時間中不斷地打磨。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覺得應該專注於法律科技行業,但這讓我錯過了對更大的趨勢的洞察。而且法律的內容太垂直,專注於在這個領域做內容很容易內卷。於是我才意識到,不行,這個不對,我要去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法律行業的媒體是重要的資訊源,但是,它們本身也存在噪音的問題。

比如,市場會認為法律檢索賽道的格局已定,不會再出現什麼大的創新。但市場分析這條賽道的使用者需求和使用者畫像可能已經過時了。

這種時候,還是要自己去做判斷。

每個人看到的資訊不同,理解資訊的深度不同,看到的世界和事實也註定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