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圈鄙視鏈,你怎麼看?

茶圈鄙視鏈,你怎麼看?

“茶圈鄙視鏈”

?那是什麼?

概括起來大致是這樣的——

喝六大茶類的瞧不起喝花草茶的,喝紅茶的瞧不起喝綠茶的,喝白茶的瞧不起喝紅茶的,

和普洱茶的瞧不起喝白茶的,而喝巖茶的,瞧不起除了巖茶以外的所有茶。所有喝茶的人都瞧不上喝奶茶和飲料的,喝奶茶和飲料覺得以上所有喝茶的人都是裝❌!

甚至連喝茶的器具都講究——

用蓋碗的瞧不起用玻璃壺的,

用銀壺的瞧不起用蓋碗的,

用紫砂壺的瞧不起用銀壺的

……

(鄙視鏈各異,以上並不一定普遍認可,歡迎評論區補充)

茶圈鄙視鏈,你怎麼看?

當然了,我身邊也有位資深的茶人曾說,

這種鄙視鏈也就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其實真正在喝茶的人群中,

並不存在,也不應該存在。

喝茶,其實是件挺私密的事,

說它私密,是因為再好的茶,

喝到嘴裡的感受到底怎麼樣,

只有自己最清楚。

而他人口中的粗茶,

或許恰好對了你的口,

從舌尖到味蕾,從口腔到腸胃,

每個人適合的茶絕不會高度統一。

因此,作為一個商品,

中國的茶,一直無法有真正的標準,

高階的茶,也只是長年在一個小圈子內盛行。

茶圈鄙視鏈,你怎麼看?

外面的人進不來,

裡面的人出不去。

但就像現如今很多茶館的多元化一樣,

好茶,也在不斷變換成不同的樣子,

不同的沖泡方法,不同的新鮮搭配。

只是,茶有它獨有的特性,

創新的道路上,也不太可能急轉彎。

就像當年的爆火的小青柑,

甭管老茶客們怎麼瞧不上,

但的確創造了銷售的神話。

幾乎所有的茶館裡,

一定能看到小青柑的產品。

但現如今,熱度下去,

喝茶的人還是更看重口感本身,

陳皮與茶的結合,

或許還有更好的、品質感更好的方式。

形式的創新,包裝的創新,

背後一定是產品過硬的支撐。

日本茶聖千利休這樣說:

“先把水燒開,再加進茶葉,

然後用適當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除此之外,茶一無所有。”

所以,喝茶人不必在意任何鄙視鏈,

而賣茶的人也不用盲目模仿和跟風。

什麼時候,我們真正把喝茶這件美好的事,

當作生活裡再普通不過的日常了,

喝茶的人,享受了其中的美妙,

賣茶的也就能真正找到值得付出的事了。

做符合自己價值觀和審美情趣的事與產品,

茶才能喝的安心,把茶當事業,

這事也就隨之慢慢清晰了……

茶圈鄙視鏈,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