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從小就願當“擺渡人”

希望你從小就願當“擺渡人”

看了篇文章叫《真正的高手都是悄無聲息的擺渡人》。

“擺渡”,當然是為了把想過河的人送到“彼岸”,擺渡人當然是那個“艄公”。

而此文中的每一個案例,幾乎都是在表達一個觀點:用自己成全別人,而且自己那般快樂,那般心甘情願。

尤其是其中年輕人的案例更讓我感慨唏噓,截頭兩個案例給您,我就無需廢話了:

“我的研究生導師是一個和藹可親、清心寡慾的教授。也許是因為他的導師是國際經濟法方向的權威,治學嚴謹,他身上便傳襲了西南聯大大師的風範。

他有一個兒子,當時在讀高三。那個男孩出類拔萃,在非常有名的中學讀書,該中學有一個以前總理名字命名的實驗班,他便是那個班級的班長。

他學習成績特別好,課外活動也很出色,每逢有領導人到該學校考察,他總被老師派去代表學生髮言。

因為太出色,每個人都覺得北大和清華非他莫屬。

高中校長找他,說,學校每年都有幾個報送北大、清華的名額,經考察,他符合條件,決定將名額給他。

他問校長,如果這個名額他放棄,可以給別的同學嗎?

校長驚訝他的回答,說,當然,名額是不會作廢的。

他說,“那好吧!我身為班長,希望我們班級能夠多一些人考上北大或者清華,我可以透過自己努力參加高考考上北大。名額要是能給別的同學就更好了。”

18歲的他從來沒有想過會失敗。我的導師因工作忙,幾乎從未在細節上給過他許多指引,只是在大方向上強調要好好讀書此類。

他高考失利,發揮失常,沒有考上北大,被人民大學錄取。這所大學雖然也是國內Top10名校,但畢竟比Top1的北大有些距離。

在我們畢業答辯結束的當天晚上,導師請我們吃飯,他一起去。

我問他,後悔當初的決定嗎?

他說,從來不後悔,如果再次重來,他還會那樣做。現在的他已經開始讀專業經典鉅著,打算讀完本科考研或者出國。已經找了學姐學長推薦了一些書目,希望早日做科研,爭取在本科時候可以寫出不錯的論文。

我有個發小。她是個非常鬼靈精怪的女孩子。小學、初中、高中我們都在一起,直至大學,我們考了不同的學校。

在小學,她總是把家裡的書和玩具帶到教室,與小夥伴一起分享。

在中學,她總是早同學一步把當下最流行的習題做好彙總,然後給大家講解各種參考書的優點和缺點。很多時候,她的週末都是花費在各種知識梳理和總結上。這樣的她,自然受同學歡迎。

她家與數學老師有不錯的關係。

有一次,吃完午飯,我看她不高興,問她怎麼了?

她說,“爸爸罵我。因為數學老師說,我經常跟班裡同學分享學習心得,這很浪費時間。老師跟爸爸告狀,爸爸罵了我,希望我可以放多點心思在自己身上。可是,我真的做錯了嗎?我喜歡這樣做啊!如果讓我一個人閉門造車讀書,那樣的日子實在無趣。”

我安慰她許久。她很快振作,依舊改不了本性。

後來,她讀了大學。在大學裡,她依然保持這種性格,熱心助人。

在許多同學都只顧自己努力往前拼:考研、工作、戀愛……

她拿出許多時間為班級做許多事,不僅門門功課優秀,還經常幫助老師幹活。

畢業時,她手拿7個offer,學校還推薦了她一個S交所的工作,這些戰績令她一度成為學校風雲人物。

這樣格局的孩子,回想我們自己年輕時的情景,是會羞愧的。

有這樣格局的孩子,你會擔心他的人生不幸福?

我總以為人要活到一定時候,對生活有了足夠的理解和思考之後,才可能具備這種格局。但這樣的年輕人從小就願意充當這樣的“擺渡人”,我無法判斷他們未來的成就,但我知道他們未來一定幸福。

前幾天,一個小年輕對工作排班不滿,認為多排了一個夜班,在100人的工作群中不斷和負責排班的同事叫板,發牢騷,表達不滿。負責人告訴他有意見可以提,但無需在公開場合亂髮議論。我只說了一句,多做一個夜班,不會死人。不想幹,可以提出來。

一個多做一點,多為別人分擔一點就斤斤計較的人,也許我不懷疑你的能力,但我懷疑未來誰將會與你合作。

你不能成為“擺渡人”是肯定的。當你未來連“上船”的資格都沒有時,還想讓別人來“渡”你嗎?我無法想象。

如果你只是想成就自己,也請先成就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