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個自稱“山羊鬍子”的農民,放羊“拾柴”成了名人,太傳奇

河南一個自稱“山羊鬍子”的農民,放羊“拾柴”成了名人,太傳奇

圖片上這個笑容燦爛的農民大哥,叫李松山,今年40歲,是河南平頂山市舞鋼縣李樓村的一個放羊倌。別看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還是個口齒不清的殘疾人,可他有個讓人難以想象的的本事,就是寫詩。

寫詩的功夫有多深?

全國頂級的《詩刊》雜誌,在2019年的2月份一下就刊登了他13首詩,篇幅達到11個頁面,這在詩詞界就像放了一顆“重型炸彈”,引發軒然大波,這讓李松山一下火到全國,成了詩界一個名人。

河南一個自稱“山羊鬍子”的農民,放羊“拾柴”成了名人,太傳奇

咱們先看看他發表的一首叫《我把羊群趕上岡坡》的詩,看是不是有點意思

我把羊群趕上岡坡,

陽光在麥苗上驅趕露珠。

我用不標準的口號,

教它們分辨雜草和莊稼,

像你在黑板上寫下的善良與醜陋,

從這一點上我們達成共識。

下雨了,你說玻璃是倒掛的溪流,

詩歌是玻璃本身。

你擦拭著玻璃上的塵埃,

而我正把羊群和夕陽趕下山坡。

然而,這個農民詩人的現實生活,並不是寫詩的那種浪漫,他有一個很不尋常的命運,乃至是一個苦命人。

河南一個自稱“山羊鬍子”的農民,放羊“拾柴”成了名人,太傳奇

說起李松山的經歷,一句話:“就是個苦命孩子”。家裡3個孩子,他是老二,不幸的是三歲那年,他突發高燒,患上了腦膜炎,從村裡的保健站拿了點藥,由於沒有及時得到治療,自此留下後遺症。

為了讓姐姐弟弟完成學業,四年級下半學期,9歲的李松山輟了學,從此開始了放羊為生的日子。不下雨的日子裡每天到荒埂上、山腳下放羊,當羊群在吃草時,他就坐在一旁翻起書來讀。

河南一個自稱“山羊鬍子”的農民,放羊“拾柴”成了名人,太傳奇

為了多認識幾個字,除了放羊時看點書,晚上回到家就看帶字幕的電視節目,根據解說員的讀音,慢慢矯正自己的發音;有了手機之後,學過拼音的他,認字才有了突飛猛進,有時從電視上記住讀音,然後在手機上打出來,反覆比對,確認正確無誤後才記錄到本子上,就這樣反覆過了文字關。

他說:自己讀書寫字這個關口整整用了21年。

河南一個自稱“山羊鬍子”的農民,放羊“拾柴”成了名人,太傳奇

在農村放羊是個寂寞的生活,一個人趕上一群羊往往要到荒灘野地一呆就是一天,有時他站在那,眺望著遠山,矚目著田園,會思緒萬千,偶爾會蹦出讓自己都驚訝的美妙句子。

他就愛上了讀詩,買了100多本中外詩集,羊群安頓在山坡上,他就沉浸在詩歌的海洋之中。放羊的他,就給自己取了個土裡土氣的筆名:“山羊鬍子”,把家鄉的一草一木、陽光雨露,還有漫山的羊群,當成自己創作的題材。

河南一個自稱“山羊鬍子”的農民,放羊“拾柴”成了名人,太傳奇

如今,他除了在頂級的《詩刊》發表13首詩外,共有100多篇詩還發表在《河南詩人》、《三月》等雜誌上,不少讀者看後,感覺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的“山藥蛋”派詩歌又回來了。

河南一個自稱“山羊鬍子”的農民,放羊“拾柴”成了名人,太傳奇

當然,目前他靠詩歌來養家餬口還有點困難,放羊也許是他終身的職業,眼下他的最大希望是蓋個新房子,娶個好媳婦,把自己的詩歌集賣的好一點。

看來他還是個單身漢,不過這個奔跑在奮鬥的征程上的農民,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大家說是不是啊!

【講述老百姓的故事,關注黃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