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最近國產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吸睛無數,畫面製作精良,在展現盛世繁華下的長安美景時,也為觀眾帶來了風格獨特的唐式餐飲。

在影片一開場的二十分鐘內,有一種美食竟出現了兩次

,一次是在長安鬧市,一次是旅賁軍旅帥崔器含淚接過一枚胡餅放在了頭盔中。可見,注重細節的《長安十二時辰》劇組也意識到,

胡餅這一美食已經成為了盛唐的重要符號

,因而有意強化。那麼,

胡餅在唐人的飲食體系中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胡餅又是起源於哪裡?是怎麼成為大唐的文化符號呢?

《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一、胡餅是從西域傳來的

胡餅早在

漢代

的時候就已經傳入中原。當時,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西域的飲食加工和烹調技術也傳入了中國,極大豐富了中原地區的飲食文化。胡餅在古代是西域和中亞一帶人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主食。宋朝的黃朝英在《

靖康緗素雜記

·卷二·湯餅》提到:“蓋胡餅者,以北人所常食而得名也,故京都入轉音呼胡餅為胡餅。”

《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胡餅,又稱“饢”

顧名思義,胡餅是來自胡地的胡食。

“胡”字在古代特指北方和西北的少數民族

,回鶻西遷之前,西域就生活著許多民族(族群),既有歐羅巴人種,也有蒙古利亞人種,還有兩者的混合型,包括塞人、月支人、吐火羅人,以及之後陸續遷入的匈奴人、羌人、漢人、柔然、高車、吐蕃、吐谷渾等。

但歷史上也有一些少數民族的統治者認為“胡”字有歧視的嫌疑,因此專門將胡餅改名。如《太平御覽》八六〇引《趙錄》說,

十六國時期石趙政權的皇帝石勒

,因為出自胡人血統忌諱胡字,

將胡餅改稱為麻餅

:“胡物皆改名,胡餅曰摶爐 ,石虎改曰麻餅。”

《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胡餅

胡餅在古時中原又被稱為“饢”。

“饢”(nang)字源於波斯語

,是維吾爾語直譯漢語的音譯,維吾爾語中的“饢”是“麵包”的意思。成文於公元11世紀的《突厥語大詞典》稱饢為“ətmək” (阿拉伯語),即“埃特買克”。但在大多數時期,

中原地區還是以“胡餅”來稱呼這種西域美食

二、胡餅在古代的傳播

《敦煌遺書》中就記載了26種餅的名稱,而“胡餅”僅是其中之一,可以認為,饢是從西域傳入中原的,且從時間來講

不晚於東漢

。胡餅自傳入中原後就成為中原人喜愛的食物之—。“東漢時甚至在宮廷裡都曾興起過胡餅熱,而‘胡餅’這一名稱從漢到五代、宋一直在中原流行”。

《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絲綢之路

文獻中不少關於胡人製售胡餅的記載

唐皇甫氏《原化記》:

“有舉人在京城,鄰居有鬻餅胡。”

《事林廣記·至元驛語》飲食類記載:

“燒餅:兀都麻”,其轉寫音為:üdüme。

《後漢書·五行志》記載:

“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京都貴戚皆競為之。”

《續漢書》中也說:

“靈帝好胡餅,京師皆食胡餅。”

《晉書王長文傳》中則記載漢族文士王長文,“微服竊出,舉州莫知所之,後於成都市中蹲踞齧胡餅”。

《肅宗實錄》裡談到楊國忠衣服袖子裡常常裝著胡餅,可見當時漢唐“胡餅”之盛行。

“楊國忠自入市,衣袖中盛胡餅。”

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是記載當時人們生活和生產勞作狀況的著述,在

《齊民要術·餅法第八十二》中記載了胡餅的製作方法

:以面和羊肉為原料,“面一斗,羊肉兩斤,蔥白一盒”,將羊肉和“蔥白一合,豉汁及鹽”,一起煮“熬令熟”,然後將肉放入面中“炙之”,“面當令起”,即可食用。

《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除此之外,《齊民要術》還對少數民族尤其是北方遊牧民族的飲食文化進行了比較詳盡的記述,包括乳酪製品、餅食製品、菜餚製品等都有詳盡描述。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是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時期,西北各遊牧民族傳統飲食在中原地區有了更為廣泛地傳播,並逐漸被中原人所吸收,

“胡食”對中原飲食文化產生重要影響

,胡餅就是其中之一,之後又演變成大餅、燒餅、鍋盔、火燒等麵食品種。

《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紅拂女

在唐人傳奇故事中,有許多

賣胡餅的店鋪或以賣胡餅為生的胡商

。《

虯髯客傳

》記英雄李靖與名妓紅拂夜奔太原,住靈石旅店,逢豪俠虯髯客。“客曰:‘飢甚。’靖出市胡餅。客抽匕首,切肉共食”。

任氏傳

》中也寫到:唐天寶九年鄭生在長安昇平門,天未亮,“門旁有胡人鬻餅之舍,方張燈熾爐。”類似的記載還有很多, 如《

廣異記

》中記載東平縣尉李某於赴任途中,“夜投故城。店中有故人賣胡餅為業”。《

原化記

》載:“有舉人在京 城,鄰居有鬻餅胡,無妻。”

這些傳奇記載都反映出唐代街市上銷售胡餅的店鋪隨處可見 , 胡餅是庶民百姓喜愛的食品

《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從文學作品看,古代文人才子也留下不少歌詠胡餅的作品。最知名的莫過於唐朝詩人

白居易的詩《寄胡餅與楊萬州》

,這首詩描寫四川忠州的胡餅在製作方法上模仿了長安輔興坊胡餅店:“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可見當時胡餅在唐朝社會的流行。

三、胡餅為什麼會成為大唐的文化符號

飲食文化

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最能

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社會發展水平和民族心理狀態

,還能反映出市井百態,能夠幫助我們研究某個民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文明演進的歷程和民族精神的特性。

《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唐朝文化

唐代中外交往空前繁榮,長安是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國際化大都市之一,西域胡人大量移居長安,

胡餅也成為當時上流社會和世俗百姓普遍喜愛的食物

,風靡全社會。因此,胡餅在唐朝飲食文化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最能反映唐朝人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狀況,可以作為唐朝的一大文化符號。

《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胡服騎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筆者認為,胡餅體現了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交通融合

。自公元前二世紀末張騫出使西域為中西方開展直接的交通貿易創造了便利條件之後,胡商雲集絲綢之路,內地與西域的物質文化交流趨於頻繁。中外交往的發展使異域的食品大量湧進中原內地,胡風盛行,絲路沿線的居民也多染以域外民族的飲食習慣,在所有胡食中最著名的要數胡餅。胡餅在唐朝的盛行正反映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

《長安十二時辰》出現的胡餅起源哪裡?為何會成為唐朝文化符號

唐朝飲食文化

其次,胡餅顯示出唐朝社會高度的開放性與親和性。

唐朝人們在飲食上多體現出胡風現象,例如主食多吃麵餅,蔬菜主要有菠菜、黃瓜、茄子、榨菜、萵苣等,水果有金桃、葡 萄、波斯棗等。唐代社會胡風現象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 的結果,說明

唐代社會是一個海納百川,相容幷蓄的社會,能吐舊納新,具有大國的胸襟與風範。

四、總結

中國古話雲:“

民以食為天。

”飲食是聯絡著個人、社會與國家的頭等大事,唐

朝的飲食文化可以反映出唐朝的國勢。

飲食火爆、發達之時,便是社會穩定、富庶、國勢強盛之日。

胡餅作為傳入中國的胡食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體現了唐朝社會開放、進步與包容的社會風貌

,廣泛地進行中外文化的交流,吸收著域外文化的營養,也成為了大唐的文化符號,使後人對唐朝文化形成了古樸、清新、大氣的感覺。

參考文獻:

(宋)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中華書局,1985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中華書局,1960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卷四百二·鬻餅胡》,中華書局,1961年。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飲食部分》,石聲漢校釋,中華書局,2009年。

解梅:《“胡餅”考略》,農業考古2012年第1期。

劉錫濤:《略論唐代舌尖上的胡味》,《唐都學刊》2015年第31卷第2期。

閆豔:《釋“燒餅”兼及“胡餅”與“饢”》,《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9期。